“单身40年,我妈骂我不要脸”
女儿、妈妈、姥姥。
三个女人一台戏。
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看似血脉相连的亲密关系下,各自扮演着生旦净丑,唱出一台大戏。
这是电影《春潮》的故事。
郝蕾+金燕玲,两位曾获得金马最佳女配角的演技派,用一段“母女相爱相杀”的故事,勾勒出破碎的原生家庭背后深远的“后遗症”。
1
奇怪的“一家三口”
这是一个由女性组成的一家三口。
母亲是一家之主。
作为社区干部,她能歌善舞,带领着几十人的合唱团。
对邻居,她爽朗、热情、受人喜爱。
女儿则完全不同。
为人孤僻,哪怕是在家里,大多数时候也沉默寡言。
年到四十依旧单身。
她有一个孩子,却始终没透露过,孩子的父亲是谁。
也因为如此,母亲常骂她“不要脸”。
女儿的女儿,从小跟随姥姥长大。
懂事,乖巧。
她清楚自己没有父亲,依然乐观,是家里的“开心果” 。
表面上平淡无奇的家庭,处处暗藏着“波涛汹涌”:
傍晚,女儿回到母亲家里准备吃晚饭。
开门进屋,看到母亲带着合唱团在排练,屋子里站满了人。
她什么也不说,偷偷躲进厨房抽烟。
抽完,把烟头按在晚餐的饺子皮上。
然后,拔掉水槽内刚修好的水管——
水漫到客厅内,合唱团不得不提前离开。
母亲脸色一变,瞬间怒言相向,女儿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站在一旁。
晚上,家中来了客人。
“一家三口”和客人一起坐在餐桌前,有说有笑。
这是母亲的“主场”。
她开心,说起许多从前的事情。
当中也包括,有关已经离开的丈夫的坏话。
女儿不乐意,反驳了几句。
母亲毫不留情。
骂完闺女,指责外孙女,起身就离开。
孙女一直在学习钢琴。
有一天,趁姥姥不在家,练琴练到一半,突然坐在钢琴上胡乱踩踏。
和平时乖巧的样子,判若两人。
被姥姥抓个正着,大吵大闹。
三代同堂,在《春潮》的故事里,被撕下温情美好的面具。
更多的是压抑、冲突和一地的鸡飞狗跳。
2
家庭的阴暗面
影片的前半段,用大量的情节,展示了看似莫名其妙、甚至略显荒诞的冲突。
从隐约的细节里,或许可以窥探到这个“畸形”家庭阴暗面的缘由。
《春潮》里有一段母亲的独白。
在决定与新老伴儿老周发展关系的一刻,她回忆起自己糟糕的大半生,痛哭了一场。
在她不堪回首的婚姻生活中,丈夫角色是缺席的。
那个男人,低俗、肮脏、甚至是变态:
而这个背负骂名的父亲,在女儿眼里却如心中的白月光:
“他多么温柔、仁慈。
我人生中第一次的鼓励和祝福,
都来自于你口里的那个大流氓。”
父亲的位置的留白,形成了罗生门式的情感印象,也成为了母女内心最深的沟壑。
另一个层面是,母亲的原生家庭,不仅没有给她不幸福的婚姻一点慰藉,反而带来了更多风雪。
“所有的细粮,都给他跟孩子吃。
我把自己那份省起来给我妈寄去,
每天就吃一顿饭。
我那个不谅解的娘她还说:
你干嘛不寄钱回来啊?”
一方面,母亲以悲壮式牺牲的心态,做着自己的付出。
另一面,她又不停地对生活、对亲人咒骂着、埋怨着。
她还把自己的“牺牲”,转化成控制女儿的亲情绑架。
她抨击女儿的记者职业,含沙射影地“辱骂”她:
“人呐,要是这点感恩之心都没有,连畜生都不如。”
她借职业,影射母女、家庭关系之间的道德链条:
因为我付出了,所以你必须感恩、必须妥协、必须选择唯命是从……
对于女儿而言呢?
父亲过早地离席,无疑也是一场灾难。
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她的婚姻观、爱情观、家庭观塑造,甚至对性的正确解读。
她生下了孩子,却不知道孩子父亲是谁。
表面上,她显得毫不在意,实际上充满了迷茫与困惑。
在哄孩子入睡之后,把她一个人留在公司的宿舍里,自己偷偷继续跑出去约会。
——她从未为这个孩子作任何准备,但突然就迎来了她。
即使已过了九年,却似乎还未洞悉如何做一个“母亲”。
这个家庭似乎总是这样:母亲和女儿不断地争论、冷战,年幼的孙女在二者之间不断回旋。
时间久了,母亲和女儿之间甚至积怨出了双向的毁灭性:
一个夜晚里,女儿梦见母亲变成了绵羊,被医生从橱柜下拖出来,随后抬出屋子。
绵羊哀嚎着、嘶哑着,但她只是冷眼旁观。
这一场景,直指出女儿内心对于母亲的毁灭倾向。
而母亲在得到了新老伴的爱后,也仿佛下定了决心要丢弃女儿这个负累:
在孙女面前,大讲特讲女儿的“坏话”,希望毁了她在孙女心中的形象;
多年来,“霸占”着孙女的成长,以各种理由,不让女儿参与孙女的家长会;
未经允许,就把女儿仅有的、关于父亲的回忆全数烧毁。
不是扔掉,而是直接焚化至灰飞烟灭。
面对母亲对自己的“毁灭欲”,女儿始终处于失语状态——无语言反驳、无肢体冲突,只是默默地自我消化。
这也是打从心底拒绝沟通的症结体现。
换个角度想,女儿何尝不是母亲心中所向往的另一个极端?
女儿健康、年轻,拥有着自由、自主的个性;
做着热爱的工作,从未拐进婚姻的死胡同.……
这些,都是已经老去的母亲,不可能再得到的、也无法得到的。
在大多数的影视作品里,母爱常以一种正面的形式出现:无私、温情、付出……
但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其他感情一样,复杂幽深、千回百转,也可能会存在人性的阴暗面:
自私、嫉妒、控制、绑架……
这些现实,大多以沉默的姿态躲于社会的阴暗角落。
人们越害怕揭露它,它就藏得越深。
3
中国式家庭的出路
故事的结局,母亲病倒在了床上。
一瞬间,所有的争吵都停息了。
在女儿长达七分钟的独白中,她控诉母亲这些年对她造成的伤害:
“你总是说我会遭报应,
哪有妈妈这样对自己女儿说的?
我胖,不行;没男人喜欢,不行;
有男人喜欢有男人睡,还是不行;
此生第一次被人荡妇羞辱是来自母亲,确实令人无话可说。
……
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家庭不是战场,你的胜利也不是荣耀......
你想让我找一个好男人,有家,过体面的生活,我不,我就要你看见我现在的样子!”
但至此,最源头的问题并没有根除解决——
只是在母亲的病情中,为女儿创造了逃避的空间。
《春潮》的结尾,把镜头转向孙女和她的小伙伴。
她们来到河边,春潮涌动,如同新生的力量。
女孩开心地玩水,一脸笑意。
年仅9岁的她,或许是希望的象征。
只是,在这样的家庭里,孙女早就表现出来过早的成熟懂事。
她懂得察言观色,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不动神色。
她深谙成人世界的规则:
很多时候,利益,是第一位的。
有谁知道,这份乖巧背后,藏了多少被逼懂事的无奈?
她真的能打破这样的循环吗?
结果不得而知。
回归现实,生活里的大多数亲密关系,或许并没有如此剑拔弩张。
关于《春潮》的负面争议也并不少,比如叙事凌乱、过于碎片化、节奏不好。
但社长依旧觉得,这样的电影,十分难得。
李安说:“最好的电影不是你说了一个多好的故事,而是你在观众心里激起了些什么。
你不要想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没有人在看你,他们是在看自己。”
在《春潮》的故事里,多少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多少儿女,不同程度承受着父母以爱之名的情感勒索?
多少父母,习惯性地在外人面前对孩子进行精神打击,忽略他们的感受?
多少家庭,有一位总被模糊掉面孔、甚至是长期缺席的父亲?
又有多少人,在发生冲突和表达爱面前,缺乏沟通、重度失语,又或是陷于原生家庭的泥淖,代代循环、始终无法寻找到出路……
春潮,表面意思是春天的海水在引力的作用下,迅速上涨,一定时间过后,又快速褪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父母对于家庭观念的思想格局,也如同潮水的源头,决定了水的流向、水能流多远。
而一代代家庭的传承,也像春天的潮水,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
或许,主动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才是最终的出路。
这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
但至少,跨出这一步,而不是要等到彼此“安静”了,才被动地任由这些矛盾“人间蒸发”。
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正如《春潮》的制片人李亚平所说: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父母是谁,也无法切断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但这决定了我们是不是快乐。
我们要尊重最亲密的人的情感世界的认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