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端妃和皇上之间隐秘的交易

文/萝茉莉

上次写到端妃第一次出场的目的是为了和皇上谈判提条件,以保证自己能继续在后宫活下去。

为什么她的生命会受到威胁呢?

自然是皇上出于对年氏一族的顾念,将协理六宫之权赐予华妃,华妃掌权对端妃就是最大的威胁。

与端妃衡量利弊、一石多鸟、谋定而后动的做事风格相反,华妃这个人做事,属于想一出是一出,顾头不顾腚的,说不准什么时候头脑一热就做出傻事。

当初对福子的处置便可见一斑,稍微细想大摇大摆处死福子投到井里就不是良策,皇后差点因此抓着华妃的小辫子大作文章,要不是皇上顾及初登基年羹尧有大作用放过华妃一马,想必这一出也够华妃喝一壶的。

但这件事足以看出华妃冲动的作风,虽然端妃位份高,难保手握后宫大权的华妃会对她不利。

这次端妃一出场,刚迈进大宴的门槛,华妃就给了个白眼,足见恨之深,是连见一面做做样子的体面都顾不及的。

此时华妃失宠失去协理六宫之权尚且要给端妃脸色看,何况是大权在握之时。性命为大,端妃必须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拿职场来说,同级同事之间除却合作共赢,更有赤裸裸地竞争关系,是否能做知心好友,万里挑一的机会固然有,但在倾心相待前,还是多考察考察,以免被坑还要替人数钱。

对端妃来说,满宫亲贵,能克制华妃保住自己的自然是皇上,所以这次亮相的目的是要向皇上提出【保护我】的要求。

当然有所【求】,就要有所【予】,求生之道没有免费的午餐。

下面就具体说说端妃与皇上之间的【交易】。

端妃的第一个筹码是隐瞒“莞莞类卿”的真相。

向皇上、皇后行礼毕后,她看向甄嬛,眼前一亮,顿生一计,冲着甄嬛说了句:“皇上又得佳人了。”

听的甄嬛一头雾水,或许心里还暗喜“这么多小主果然还是我最美……”

但皇上、皇后自然明白端妃意旨何事——佳人难再,莞莞类卿。

端妃虽此前不知甄嬛得宠的因由,想必对她得宠的事迹包括御花园邂逅、温泉新浴、椒房恩典也有所耳闻,现在看到本尊一下就了然,原来是因为小姑娘长得像前妻呀。

她这句话一方面试探甄嬛是否知晓真相,看着甄嬛当下萌萌的大眼睛,已经说明她对事实全不知情,其二便要以此试探皇上的心意,对于这个真相皇上是要隐藏,还是不介意公开。

这句话实际上是说给皇上听的,意思是我知道你们爱情的秘密了,你想怎么样?

面对端妃的弦外之音,和皇后的助攻“端妃常年累月不见生人,所以还保留着当年的眼光。”

已经很明显要将真相呼之欲出,但皇上的反应是——顾左右而言他。

不但没有接茬,还迅速转移了话题,说:“外头太阳那么大你还赶过来,不过是小孩子家庆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这句话就是表明,皇上不想将纯元与甄嬛相貌相近的事公开,更不想新欢知道与旧爱的纠葛。甚至有一刻我觉得皇上其实在意过甄嬛的感受,浓情蜜意时,谁又愿意成为替身呢?

从当事者的角度自然不希望被蒙在鼓里被欺骗,从对方的角度看可能仅仅只是不想打破这过于美好的镜花水月,不想爱人不开心而已。

听到皇上转移话题,端妃马上得悉皇上心意,便顺着他接话,聊起温宜的生日,说:“温宜周岁是大喜,臣妾定要过来贺一贺。臣妾好久也没有见温宜了。上次相见还是温宜公主满月的时候呢。”

决口不再提甄嬛之事。

端妃和皇上达成了第一个交易,就是保守秘密。

不得不说,端妃确实嘴严,善于替领导保密,无论是华妃堕胎的真相,还是莞莞类卿的真相,她全都守口如瓶,真正做到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可别小看这一招,人往往有很强的分享欲,得到信息总想一吐为快,尤其在后宫或职场这种强社交场合,可能需要与他人分享秘密,以获得认可和好感,或者需要以秘密交换更多的信息。

但像端妃这样能保守秘密的人,常常具有很强的自律性,能够控制自己的本能,克制言行举止。

越是能守口如瓶的人,常常能获得更多的信任。

在职场获得领导的信任,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可靠的人,真的太要紧了,这是成功靠近领导的第一步。

试想哪个领导会留一个嘴上没有把门的大喇叭在身边呢?

接着端妃又展开第二个攻势——勾起皇上的愧疚之情。

自然工具人是温宜。

端妃表现的对温宜在意,此时我觉得并不是真想谋夺抚养权,毕竟这个目标太缥缈,华妃和年氏地位稳固,曹琴默抱紧华妃大腿,就算是要夺也是华妃为了争宠去夺,怎么也轮不到端妃。

但是借着温宜表达自己的诉求就刚刚好。

当曹贵人要将温宜给端妃看时,端妃说了这样一句话:“本宫有心啊想抱一抱温宜,但是本宫没有力气,反而怕摔了她。”

这句话和她出场后一系列的动作交相辉映,再一次加深了病娇的气质。端妃一进来就表现的身体虚弱,三句话两个喘,不时还要咳嗽两声,不管是真还是假,她确实够入戏,这个病娇人设是坐稳了。

这是在干嘛,就是要勾起皇上的思绪,忆往昔,多惆怅。

端妃是受了皇上、太后吩咐搞掉华妃的孩子,才被一碗红花葬送了自己的生育能力,这是她的痛,也是皇上理亏。

古代女子不能生育是天大的事,不能生育的女人会被婆家、社会所厌弃,被认为是“无用”之人。

此时画面转向皇上,他的微表情里确有一点愧疚,是因为自己,端妃才不能生孩子、不能做母亲。

接着端妃拿出陪嫁的项圈送给了温宜。

她表现得对温宜越在意,就越会勾起皇上的自责,有了这份自责,就会想要补偿,端妃的目的就达到了,命自然保住了。

皇上这句“这个项圈是你的陪嫁……”表面上说的是项圈的来历,实际上就是让在座所有人知道端妃在自己心里的重要性。

端妃的东西,一个项圈都能清楚地说明来历,那么这个人就不是可以轻易动弹的。

不管是谁在动手之前都要掂量一下对方的分量,皇上摆明了说“端妃是朕的人,是朕要保的人”,想必没有人会蠢到非要惹领导官宣的“自己人”。

端妃一句“皇上好记性”不仅肯定了皇上,而且向今天在场的所有人宣誓了身份,做实了地位。

意思是你们都看好了,不用我一一证明了吧,皇上金口一出,你们个个都应该明白,别轻易动我。

这里还展现了端妃的聪明之处,就是只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但又不经常在皇上眼皮底下晃悠。

她不会像有些人一样揪着对方的错处不放,以对方的错事为把柄,占领道德高地,天天逼对方赌咒发誓对自己好来弥补过错,久而久之亏欠成了厌烦,避之不及,变成了弃子。

端妃偶尔出现,唤起皇上的一点良知,换取微弱的怜悯之情,用以求生。

此时端妃此行的目的已然告成。当曹贵人提议抓阄展示才艺之际,端妃又一次借病遁走了。

贴身宫女吉祥不解,问她这时候走不怕扫了皇上的兴致吗?

端妃答道:“我若是在那儿啊,只怕是扫了那些唱大戏人的兴致。我实在看不惯那些做作样子,眼不见心为净。”

能做到“眼不见心为净”的人其实不多,整个宴席上真正有过出格举动的只有甄嬛和果郡王,他们一个中途逃席去河边玩水,一个故意晚到独饮独醉,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回归到主流里去,因为一个共同的缘故——怕扫了别人的兴,不得不装出笑脸,这是大多数安全的选择。

但是端妃,在生命绝望之际,本应顺着皇上的意思,为刚刚给过自己甜头的人鼓掌喝彩,捧脚舔鞋,可终究还是【看不惯】,不惯着,哪怕有点冒险,也愿意保留一点【本心】。

一点本心,已足够可贵。

本文作者:萝茉莉。
80后野生写手,白天驰骋职场,晚上写字自娱,用心感受,真诚表达,恣意生活,从容变老。甄嬛传、知否剧评陆续更新,欢迎关注,陪你看剧浅谈人生。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831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