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沧浪诗话》(8)
又有以叹名者(古词有《楚妃叹》《明君叹》),以愁名者(《文选》有《四愁》,乐府有《独处愁》),以哀名者(《选》有《七哀》,少陵有《八哀》),以怨名者(古词有《寒夜怨》《玉阶怨》),以思名者(太白有《静夜思》),以乐名者(齐武帝有《估客乐》,宋臧质有《石城乐》),以别名者(子美有《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
按照这种分类,杜甫有三吏三别。既然有“以别名者”,那就当有“以吏者名”。
至于其他,应当还有以难名者(太白有《蜀道难》《行路难》),以行名者(太白有《侠客行》,王昌龄有《从军行》,曹丕有《燕歌行》),以望名者(王绩有《野望》,卢纶有《长安春望》)……
这种以诗的标题来分别诗体的做法,毫无意义。
实在忍不住不断地吐槽,《沧浪诗话》的水分这么大,居然能站这么高的地位。
有全篇双声叠韵者(东坡“经字韵诗”是也),有全篇字皆平声者(天随子《夏日诗》四十字皆是平。又有一句全平一句全仄者),有全篇字皆仄声者(梅圣俞《酌酒与妇饮》之诗是也),有律诗上下句双用韵者(第一句,第三五七句,押一仄韵;第二句,第四六八句,押一平韵。唐章碣有此体,不足为法,谩列于此,以备其体耳。又有四句平入之体,四句仄入之体,无关诗道今皆不取),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有古诗一韵两用者(《文选》曹子建《美女篇》有两“难”字,谢康乐《述祖德诗》有两“人”字,后多有之),有古诗一韵三用者(《文选》任彦升《哭范仆射》诗三用“情”字也),有古诗三韵六七用者(古《焦仲卿妻诗》是也),有古诗重用二十许韵者(《焦仲卿妻诗》是也),有古诗旁取六七许韵者(韩退之“此日足可惜”篇是也。凡杂用东、冬、江、阳、庚、青六韵。欧阳公谓:退之遇宽韵则故旁入他韵,非也。此乃用古韵耳,于集韵自见之),有古诗全不押韵者(古《采莲曲》是也),有律诗至百五十韵者(少陵有古韵律诗,白乐天亦有之,而本朝王黄州有百五十韵五言律),有律诗止三韵者(唐人有六句五言律,如李益诗“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常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天子圣,不战四方平”是也)。
有律诗彻首尾对者(少陵多此体,不可概举),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有后章字接前章者(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之诗是也),有四句通义者(如少陵“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是也),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这一段是从声律、用韵、平仄、对偶修辞的角度去区分诗体。
讲声律,前提就应当是合律。未必要像杜甫七律诗那样的工整,偶尔的出律无伤大雅,但基本的模样终究是要有的。比如七律,通常的要求,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中间两联要求对偶。在这个基础上,遵从平仄起伏的韵律,且不要以律害文,就可以了。除此之外的平仄变化和用韵,不必强求,随机性也高。如果这要归纳总结,按照排列组合的思路,怕是会排得很累。
声律本身就代表着诗歌的美,全篇都是平声字,或者全篇都是仄声字,本身就有违和感,只可以认为是文字的游戏,并不是成熟的作品,拿来当做模板。
陆龟蒙的《夏日诗》诗题全称是《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从诗题上就可以看出是与皮日休的游戏之作。荒池菰蒲深,闲阶莓苔平。江边松篁多,人家帘栊清。为书凌遗编,调弦夸新声。求欢虽殊途,探幽聊怡情。据说皮日休也回了一首《奉酬鲁望夏日诗》:塘平芙蓉低,庭闲梧桐高。清烟埋阳乌,蓝空含秋毫。冠倾慵移簪,杯干将餔糟。翛然非随时,夫君真吾曹。
双声叠韵只是一种技巧,不值得去推崇。叠韵比如温庭筠《题贺知章》故居:废砌翳薜荔,枯湖无菰蒲。老媪饱藁草,愚儒输逋租。没觉得有多美感。
至于用韵,唐诗依平水韵,如一东二冬、三江七阳是分属不同韵部,本不可以通用的。后面随着文字发音的变化,或许在宋以后存在杂用的情形,理解为“宽韵”。从本质上讲,是诗人不通音韵的一种表现,或者也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限制放宽了。
有拟古,有连句,有集句,有分题(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某物也。或曰探题),有分韵,有用韵,有和韵,有借韵(如押七之韵,可借入微或十二齐韵是也),有协韵(《楚词》及《选》诗多用协韵),有今韵,有古韵(如退之《此日足可惜》诗用古韵也,盖《选》诗多如此),有古律(陈子昂及盛唐诸公多此体),有今律。有颔联,有颈联,有发端,有落句(结句也)。
有十字对(刘慎虚“沧浪千万里,日夜一孤舟”),有十字句(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是也),有十四字对(刘长卿“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是也),有十四字句(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又太白“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是也),有扇对(又谓之隔句对。如郑都官“昔年其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还思锦城事,雪消花谢梦何如”是也。盖以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有借对(孟浩然“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太白“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少陵“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是也),有就句对(又曰当句有对。如少陵“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李嘉祐“孤云独鸟川光暮,万里千山海气秋”是也。前辈于文亦多此体,如王勃“龙光射斗牛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乃就对也)。
拟古,指模拟古代作品的创作。
连句,指两人以上各作一句或数句而合成一首诗。
集句,指集他人现成诗句以成篇。
分题,指诗人于宴会、送别等场合,各以一题做诗。
分韵、用韵、和韵、借韵等,都可归入诗人之间的做诗互动。
“十字对”、“十四字对”,可以理解为对仗的诗句。“十字句”、“十四字句”就是不对仗的诗句。
龙光射斗牛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这已经脱离了诗的范畴,跑到骈文去了。
论杂体,则有风人(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义,如古《子夜歌》《续曲歌》之类,则多用此体),藁砧(古乐府“藁砧今何在,山上复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僻辞隐语也),五杂俎(见乐府),两头织织(亦见乐府),盘中(《玉台集》有此诗,苏伯玉妻作,写之盘中,屈曲成文也),回文(起于宝滔之妻,织锦以寄其夫也),反覆(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反复成文也。李公《诗格》有此二十字诗),离合(字相折合成文,孔融“渔父屈节”之诗是也。)虽不关诗之重,轻其体制亦古,至于建除(鲍明远有《建除诗》,每句首冠以“建除平定”等字。其诗虽佳,盖鲍本工诗,非因建除之体而佳也),字谜,人名,卦名,数名,药名,州名之诗,只成戏谑,不足法也。(又有六甲十属之类,及藏头、歇后等体,今皆削之。近世有李公《诗格》,泛而不备,惠洪《天厨禁脔》,最为误人。今此卷有旁参二书者,盖其是处不可易也)。
风人:吴兢《乐府题解》:“风人诗。梁简文帝谓之风人诗,陈江总谓之吴歌。其文尽帷薄亵情,上句述一语,用下句释之以成云。围棋烧败袄,著子故衣然。是此类也。”
盘中诗,也是一种游戏。
总之,整个诗体这一卷,严羽纯粹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将个例甚至错例杂糅在普通规律之中。本来可以作为作诗基本依据的规则,被拆得七零八落,让人无所适从。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862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