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突围之路:BT/IT管控一张表,管理改善的发动机
我们曾总结过,企业管理改善的最终落脚点是【流程】,流程定义为端到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集合,其集合了最佳业务实践。
流程是活动的集合,活动与活动之间通过ECRS动作,推进流程优化。
如果说流程是做事路径,那么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决定了流程的效率、质量;那么,深入流程中的活动集,以活动为研究对象,到底又包括什么呢?
其实,无外乎以下(我们暂称之为流程要素):
1、痛点:流程优化的切入点之一
2、角色:岗位,活动的主人,流程连接角色,角色背后是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讲,流程决定组织
3、分权:信息权、行政权等,活动要正常流转,关键节点需设置分权,但分权不是越多越好,无为而无不为,活动的决策权尽量下移,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呼唤炮火
4、点检表:防呆不出错,在流程节点中,设置合适的点检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价值
5、管理报表:通过管理报表可以让业务活动过程或结果可视,是管理改善的重要抓手
6、指标:流程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数据;基于活动的问题或价值,设置相应的指标进行测量,观察趋势,以审视流程的效率及质量
7、规范:包括管理制度,总体倡导流程多一点,制度少一点,让管理日趋简单、高效
所以,在管理改善过程中,要围绕以上流程要素不断思考,类似流程活动之间一样,是否需对分权、指标、规范等进行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动作。
包括流程及流程要素在内,最终要装入IT的口袋,才能更好的沉淀,同时,IT本身还有提效、防呆不出错的价值。
终于,我们搭建了一张BT/IT管控表,打通了流程(L1、L2、L3等流程路径)、流程要素(分权、报表等)、IT(菜单路径,原则上IT菜单路径命名应参考流程命名)之间的对应关系;
同时,将痛点、需求归位到流程节点之上,简单的问题考虑流程要素的直接修订,复杂的问题通过项目形式破题。
我们提练了这张表的价值:
1、观流程全貌,避免断到断看业务场景
2、规划、管理改善找到了基准,如哪些活动需要流程要素的优化,以及是否需要IT覆盖,遵循了历史轨迹,避免推动重来,反复重复梳理
3、流程优化路径清晰固化:痛点→需求→流程要素优化(短平快)/项目推动优化(复杂问题)→IT→迭代,让管理改善过程渐近明晰,PDCA
4、流程节点结合组织维度,可检讨流程活动的标准化(通用化),把流程(含流程中的活动)视为产品,追求管理的通用化,为管理的标准化找到抓手
5、实现业务与IT的深度融合
我们欣喜地认为,BT/IT一张管控表为推动企业管理改善的发动机,力尽百次千次,终于找到了管理改善的底层逻辑,再次理解了什么叫大道至简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