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携王

周携王(约前794年─前750年),周宣王次子,本名姬望,后世又称姬余、姬余臣,周携王即位为王时已经二十多岁,政令不易为外臣操控,权臣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周携王当政年代,在河北、山西一带和揖北方少数民族,结好上古唐尧、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善旧晋。外有王室支柱虢公翰的强力支持拱护,内有和揖百族的内政国策,所以政通人和,对邻近姬姓晋国更是不加防备。公元前750年(即周携王二十一年),晋文侯为排除拓疆障碍,趁周携王姬望巡视北地虢族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袭杀之。

周携王(约前794年─前750年),周宣王次子,本名姬望,后世又称姬余、姬余臣(古“望”字字形为会意字,结构是一个高土堆上,立着一只眼睛往前看,会意为“望”,即远看、眺望之意。高土堆,字形类似尖顶谷仓,极易误读为古体“余”字;眼睛,目也,字形是臣的本体字。这就是后世将古“望”字误读为“余臣”二字或“馀”字的原因),西周末代王。

《莫氏族谱》:“莫姓原姬姓。观各氏志云:‘肇颛顼始,氏唐虞九官,历至周宣王次子之裔也。’因幽王昏虐,迫弟裂土瓜分,蔓散各方。弟望迁钜鹿,即今幽都。涿州郡河间府任丘县,乃古之钜鹿。至周文王三十三传裔孙......”《莫氏族谱》的记载,或能补充周携王的部分资料。

周幽王继位,为政昏虐,迫使弟兄宗族漫散各方,姬望东迁钜鹿(古钜鹿所指范围极大,约在今天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初封莫国(今河北省任丘县周边地区,都鄚阳城或望都县,鄚阳城即古颛顼城)。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一说名伯盘)为太子。废太子姬宜臼走西申,托庇于外祖父申侯。幽王欲成就太子伯服,出兵包围申国,强令交出废太子。申人不肯交出废太子,周幽王便与申国交战。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偷袭周幽王大军,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郑桓公为护幽王亦力战死,周室灭亡。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杀贵族卿士大夫无数,虏王后褒姒北去。

战后,申侯等诸侯在申国共尊废太子姬宜臼为王,即周平王。但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所以九年之内诸侯们都不来朝贡他(《系年》: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同时,以虢公翰为首的十多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别名姬余、姬余臣)为周王,史称周携王。虢公翰一族也从此向东迁徙,立国于中山一带,以拱卫新成立的周王朝。从此,周朝二王并立。

周携王即位为王时已经二十多岁,政令不易为外臣操控,而周平王还是七八岁小孩,权臣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周携王当政年代,在河北、山西一带和揖北方少数民族,结好上古唐尧、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善旧晋。外有王室支柱虢公翰的强力支持拱护,内有和揖百族的内政国策,所以政通人和,对邻近姬姓晋国更是不加防备。但晋文侯早有向北拓疆发展的野心,其东北方莫国的强大发展阻碍了晋国未来发展方向。周王姬望即位二十一年后,晋文侯趁姬望巡视虢地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袭杀之,终结二王并立局面。

晋文侯迎立周平王于少鄂,三年后东迁洛阳,从此开始东周时代。《系年》:“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就是说晋人从此开始进入周平王朝庭,郑武公也开始征伐原归附周携王姬望的东方诸侯。周平王称赞晋文侯助他重归正统地位,作《文侯之命》以谢,其文录于《尚书》。

周携王当政,在河北、山西一带和揖北方少数民族,结好上古唐尧、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善旧晋。为政宽裕慈仁,恩能及下,和而不流,能绥四方,因此殁后莫国上谥“惠王”(见战国楚简《系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惠王殁后数十年,其势力分解为虞国、虢国、髤国、鲜虞国、鼓国、仇由国(仇犹国)、肥国、中山国、莫国等等大小国家。

战国后期赵灭中山国,“赵惠文王五年与燕莫、易”。此地赵国得之不足五年,却无偿赠与燕国,说明莫、易二地是古时周携王天子旧地,赵国不敢占有。《逸周书·谥法》:怠政外交曰携。周平王以姬望不拥护自己为王、坐看周室衰微曰怠政,以结交外族称王为外交,赐恶谥“携王”,故又史称“携惠王”。周平王抹杀一切周携王年号、史事,将周携王当政年代史事记入自家年号,故正史无记周携王姬望历史,不知姬望立都于何处,西周末年钜鹿至环渤海一带势力更是一切空白。

早年经历

周携王:姓姬,本名姬望,尊号携王、周携王、惠王、周携惠王。姬望的父亲是周宣王姬静,母亲是姜后。周幽王继位,为政昏虐,迫使弟兄宗族漫散各方,姬望东迁钜鹿(古钜鹿所指范围极大,约在今天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东部),初封莫国(今河北省任丘县周边地区,都鄚阳城或望都县,鄚阳城即古颛顼城)。幽王宠爱褒姒,废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一说名伯盘)为太子。废太子姬宜臼走西申,托庇于外祖父申侯。幽王欲成就太子伯服,出兵包围申国,强令交出废太子。申人不肯交出废太子,周幽王便与申国交战。申侯联合缯国、犬戎偷袭周幽王大军,幽王及太子伯服败死,郑桓公为护幽王亦力战死,周室灭亡。犬戎大军焚烧、抢掠周朝京城镐京,杀贵族卿士大夫无数,虏王后褒姒北去。

周幽王被杀后,由于姬宜臼太子位早已被废,其交通敌国犬戎、弑父杀弟、灭亡西周王朝的恶行,已经丧失继承王位资格,故虢公姬翰等大小十几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为新的周王。约以今河北省望都县(汉亦称望都县)或任丘县(汉称鄚县)鄚阳城为王都,其京畿地区包括战国时期的莫、易二地(约含今易县、定兴县、容城县、安新县、雄县、任丘市、保定市、清苑县、望都县、高阳县。高阳县,汉称广望县,并置广望侯),以辛未年(公元前770年)为周携王元年。设立百官,建造宫殿,修筑城墙,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同时发布文书,诏告天下。

王位被废

初,晋国并未拥护弑父杀弟的周平王。周携王治政二十一年,东土无战事,各族和平发展,其日益强大的国力却威胁到晋国向东北方向的拓疆发展。公元前750年(即周携王二十一年),晋文侯为排除拓疆障碍,趁周携王姬望巡视北地虢族时,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袭杀之,进而派兵攻打莫国都城,鄚阳城由此毁于战火。

袭杀周携王,迎立周平王,确立天子正统,晋文侯由此获得拥立周平王的投名状,“晋人焉始启于京师”。周平王得知晋文侯袭杀周携王,欢喜不已,立刻挥笔写下《文侯之命》表彰晋文侯功绩。周平王在册命的结尾处肉麻的写道:“族父义和啊!您能够光耀您英明的祖先唐叔……继承和发扬文王和武王的美德。您很伟大,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您保卫了我。像您这样的前辈是值得敬重的,我很赞美!”(《尚书·周书·文侯之命》)

为政举措

政治

周携王被拥立为王当年,设立百官,重修鄚阳城,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已有出土文物为证),启用商人发展实业。其治政宽裕慈仁,恩能及下,和而不流,能绥四方,因此当政二十一年,其境内各族和平发展,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在华夏各国各族争战不休的情况下,他能和揖各族、不同流俗,治政确实难得。而同期周平王治下,其支持者郑国、秦国、申国、晋国等则不断发生兼并战争,政由方伯,周平王为此送出大批国土。秦、郑二国还吞占原居于陕西河南各地的虢国、郐国国土。周携王殁后,戎狄各族又开始大举进攻华夏各国。

外交

周携王有虢公翰以及诸侯们拥护,在河北、山西一带和揖北方少数民族,结好上古唐尧、虞舜遗族,南通荆楚,北结燕国,东联齐国,西友旧晋,甚得周众与东方诸侯之心。战国楚简《系年》称周携王姬望为“惠王”,不用周平王所赐恶谥“携王”,也说明楚国与姬望王朝的友好交往。

史籍记载

《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六年》:“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

《尚书·文侯之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曰:‘惟祖惟父,其伊恤朕躬!’呜呼!有绩予一人永绥在位。父义和!汝克绍乃显祖,汝肇刑文、武,用会绍乃辟,追孝于前文人。汝多修,扞我于艰,若汝,予嘉。”王曰:“父义和!其归视尔师,宁尔邦。用赉尔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父往哉!柔远能迩,惠康小民,无荒宁,简恤尔都,用成尔显德。”

《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引《竹书纪年》:“先是,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当作文侯)所杀。以本非适,故称携王。”

《通鉴外纪》卷三引《竹书记年》:刘恕曰:《汲冢纪年》曰:“幽王死,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并立。”余为晋文侯所杀,是为携王。案:《左传》“携王奸命”。杜预曰:“携王谓伯服也”。古文作伯盘,皆与旧史不同。

《古本竹书纪年》:“(幽王)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秋九月,桃杏实。王师伐申。十一年春正月,日晕。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弑王及郑桓公。犬戎杀王子伯服,执褒姒以归。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是为携王,二王并立。

“武王灭殷,岁在庚寅。二十四年,岁在甲寅,定鼎洛邑,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共二百八十一年。自武王元年己卯至幽王庚午,二百九十二年。”

《国语·郑语》:“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故平王锡命焉。”

《书序》:“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战国楚简《系年》:“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于京师,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武公即世,庄公即位,庄公即世,昭公即位。其大夫高之渠弥杀昭公而立其弟子眉寿。齐襄公会诸侯于首止,杀子眉寿,车轘高之渠弥,改立厉公,郑以始正。楚文王以启于汉阳。”

北宋徽宗大观年间《莫氏族谱》:莫姓原姬姓。观各氏志云:“肇颛顼始,氏唐虞九官,历至周宣王次子之裔也。”因幽王昏虐,迫弟裂土瓜分,蔓散各方。弟望迁钜鹿,即今幽都。涿州郡河间府任丘县,乃古之钜鹿。至周文王三十三传裔孙......

家庭成员

长辈

祖父:周厉王姬胡

父亲:周宣王姬静

母亲:姜后

兄弟

周幽王姬宫湦

人物争议

名号争议

前述《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引《竹书纪年》一则中有“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据此,“携”为地名。《古本竹书纪年辑证》引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卷二七云:“携,地名,未详所在。《新唐书》:《大衍历议》谓丰岐骊携皆鹑首之分,雍州之地,是携即西京地名矣。”说明携王之“携”与丰、岐、骊相连,很可能是镐京附近某地,携王所居当在丰镐周都旧地,即今陕西渭南。

然而,孔颖达所引又一则《竹书纪年》记载:“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适(“嫡”之义),故称携王。”据此,携王之“携”又不似地名。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据《逸周书·谥法》“怠政外交曰携”,认为携非地名,而为谥法。童认为“谓之‘外交’,或携王为叔带之流,其立殆亦托庇于戎人”。童认为“携”乃复归统一之周室给余臣的恶谥。

携,篆书写作 。颛,篆书写作 。此二字极易混淆误读。故“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可能是“虢公翰又立王子望于颛”的误读(余臣,前文已解释是“望”的误读)。颛,即高阳氏颛顼帝所建之颛顼城——鄚阳城,属今河北任丘县,汉称鄚县,幽王时姬望建立鄚国之地。郑(即郑的繁体字)与鄚,古字亦极易混淆,许多译作“郑”的地名、人名,其实本为鄚字地名、人名。故史书所说,郑国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实乃立国东北方、河北钜鹿附近之鄚国甚得周众与东方诸侯之心。郑国历居中原河南地区,周携王殁后郑国便开始征伐东方诸侯了,哪来的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世人皆,世人皆以为鄢地在河南省,但鄢姓的郡望却在河北范阳郡、山西太原郡。很显然,世人将鄚伯之故事移植到郑公头上了,但又发现错误,因此又胡乱解释写“郑伯”的原因。后世以误读不断演绎,就产生更多圆错的解释。郑国为公爵,鄚国为伯爵(?),从爵位及地理位置之不同,便可知其分别。

都城地理位置

因《尚书》《史记》《汉书》等正统史书对周携王之事并无记载,故周携王姬望定都地点、国度位置史书无记,但历史依然留有一丝线索。汉初设立郡县,原战国时期莫、易二地设有望都县、广望县、鄚县等地名。望都县至今仍是旧名,广望县现在则改名高阳县,鄚县则改名任丘县。所以,周携王之都城所在应是鄚县鄚阳城或望都县。

历史被掩盖的证据

正统史书《春秋》《史记》皆无周携王的历史记载,但西晋初年出土的魏国史书整理成《竹书纪年》却有周携王及周二王并立的历史记载,近年出土文物战国楚简《系年》也有周携王的历史记载(详情请参阅“史籍记载”)。这说明,东周初年二王并立的历史真相被人为地、克意地掩盖。尽管如此,历史真相也会偶然地漏出一鳞半爪,体现这个王朝的真实存在。

《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间居》:(赵武灵王说)“......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其参胡、楼烦、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王兼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知之所明也......”

这里说到的地理位置——中山国东南部、赵国东部、齐国北部(黄)河、薄洛之水的“水居之民”,正是战国时期莫国所在。但赵王说到“水居之民”时,居然是“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什么语气?一代英雄赵武灵王,居然用“求”的语气。这些“水居之民”的地位为什么这么高?为什么不直接点明其国家名字、君主姓名?称“水居之民”而不称其君主名字,这里显然存在一种隐讳,其势力主人之名不能在君臣言论中公开谈及。

而《史记》则省略了《战国策》中赵武灵王“求”水居之民守河的话,改为“夹水居之民”,话语中也揭示了赵国边界未到两河地区,这就是莫国所在。《史记·赵世家》:“......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故寡人无舟楫之用,夹水居之民,将何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主并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智所明也。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改“求水居之民”为“夹水居之民”,语言更隐秘了。

《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这里,作者借鲁庄公的家内丑事,点出一个“讳莫”的前尘典故。“莫”字本义在春秋前为“暮”,表示日落后的时间。或为膜、幕、瘼、谟等含义,并没有不能说、不可说等等的否定含义。历史不能说的隐讳太多,为何不说讳赵如深、讳楚如深、讳弗如深、讳庆如深之类的字眼呢?因为,这里先存在一个讳谈周携王莫国之事的前尘典故。周携王与弑父杀弟、灭亡周室的废太子姬宜臼之间,周携王显然有充分的王位继承权,但却被诸侯们废掉了,周室也从此王权削落,这是姬姓诸侯之间讳不可言的隐秘丑事。

《春秋》有“郑伯克段于鄢”的著名篇章,原文应该是“鄚伯克段于鄢”。后人将鄚伯之事错误移植到郑伯身上了。郑国是公爵国,应该称郑公,不能随意降称郑伯。鄢姓的郡望在河北范阳郡、山西太原郡,古代那里生活着大量的鄢姓人群。而河北范阳、山西太原则正是春秋时期周携王姬望的鄚国势力范围。京城大叔段,只有天子之地才能称“京城”,郑庄公的都城不能称之为京城。大叔段谋逆失败后,他的族人子孙当然也会失去爵位。按照氏族制度,从大叔段的孙子辈起,就要以祖父名、字为姓,所以大叔段才会成为“段”姓之祖。而“段”姓的名人,除了大理“段”氏,也大多是漠北少民,这说明大叔段的后人因居北方而融入了北方少数民族之中。

王朝及国家存亡时间

周携王从公元前770年即位,至公元前750年被杀,这是其王朝存世时间,共21年。但其国家并未因此而消亡,而是存世最少476年。于周室而言,莫国后人可能不再称王,但其国度则被视为禁忌,名字不再被诸侯各国公开提及,世人讳言莫国周携王之事。

《战国策·赵策二·武灵王平昼间居》:(赵武灵王说)“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其参胡、楼烦、秦、韩之边。且昔者简主不塞晋阳以及上党,而襄王兼戎取代,以攘诸胡,此愚知之所明也......”

这里说到的地理位置——中山国东南部、赵国东部、齐国北部(黄)河、薄洛之水的“水居之民”,正是战国时期莫国所在。赵武灵王需要“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可见,周携王的莫国至少到此时还依然存在。《史记》:“赵惠文王五年(公元前294年),与燕莫、易”。后人据此记载,认为莫国曾是赵国附庸,也因此而将莫易二地无偿赠预燕国。但明白上述莫国本是周王朝正统天子的事实后,这个事件很可能是赵国做出的不敢吞占周天子土地的态度。而燕国也可能只是名义上接受莫、易二地,实际上不可能管治莫国周携王土地。所以,莫国存世时间至少有476年。

文化影响

周携王死后,其势力分解为多个国家,现知名字的就有近十个国家。但周平王极力掩盖历史真相,正统史书不记周携王史事,世人对周携王莫国之事讳“莫”如深。“讳莫如深”这个成语就与周携王的莫国有关。且莫字字义也从周携王的莫国开始发生了转变。历史资料的缺失,导致今人对西周末年从钜鹿到渤海湾一带地区势力全部空白。

周平王结交外敌犬戎、弑父杀弟、灭亡周室的罪行,治政期间为保王位向秦、郑、晋等国送出大量周土,以致周朝国力、疆域大失,是典型的卖国求荣君主。晋文侯杀周携王之事极其重大,周人史官绝口不提;向来重视史事记述的鲁国史官也绝口不提;讲究儒家仁义礼智信的孔子,作《春秋》也绝口不提。显然,周平王对这丑事或曾下过封口令,销毁一切历史证据。又或者,表面讲究仁义道德的中原华夏各国自感理亏,自动封口。只有僻处南蛮的荆楚史官,后期三家分晋而崛起的魏国史官,才分别在楚简《系年》及魏史《竹书纪年》中提及。

史书里,对于无法避免而要言及莫国之事,当时的诸侯们就尽力不提莫国之名。比如说,赵武灵王想攻占中山国,而莫国就在中山国南部,占据着两条河道及大片土地。赵武灵王提到其国境东北面莫国之地时(黄河至津水),既不说是中山国土,也不说是燕国国土,更不提是莫国国土,只以“夹水居之民”称之。但这个国家叫什么名字?主人是谁?竟然都不敢在君臣言论之中提及。

周携王虽亡,但其国土(指周携王的京畿之地)还是归属周天子。周虽弱,但毕竟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只要七国中任何一国还没取得统一天下的实力,谁也不会提前灭掉周王室,否则就会被群起而攻之、灭之而有名。所以,这片土地或者还叫莫国,又或者叫周天子的飞地。赵灭中山国后,索性就将莫国故土——莫、易二地平白送给燕国管理,因燕国也是姬姓侯国,有一定的继承权。

因为东周各国对莫国周携王之事避讳而不谈,因而就有“讳莫如深”的说法。后来《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记载:"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从此,“讳莫如深”就被解释为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

“莫”字本义,原是指日落后的时间。《说文解字》说:莫,日且冥也。所以“莫”,又通“暮”。莫字,本来没有“不、非、无、没有”等等的否定含义。查遍各书,莫字有多种解释或含义,但在东周周携王之前都没有“不、非、无、没有”等等的否定含义。需要用否定语义文字时,莫国周携王之前都用否、非、无之类的字。自从周携王莫国之事后,诸侯各国讳“莫”如深、闭口不谈,莫字从此就有了否定的语义。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一笑易欢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内容推荐

01 秦始皇嬴政

02 汉灵帝刘宏

03 新朝皇帝王莽

04 北齐武成帝高湛

05 汉昭烈帝刘备

06 南越武帝赵佗

07 齐孝昭帝高演

赞 29

踩 10

发表评论互动服务用户公约>>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国内历朝历代皇帝顺序 中国十大皇帝排行榜

皇帝 历史人物 14万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 古代十位最伟大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排名

古代 历史人物 12万

世界历史十大帝王 世界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 亚力山大大帝位列第一

皇帝 名人高管 1.6万

中国十大开国皇帝 中国十大最强开国皇帝 中国历史开国皇帝排名

皇帝 历史人物 3.5万

中国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中国的皇帝有哪些 中国最有名的皇帝

中国之最 历史人物 1.2万

中国各朝末代帝王列表 盘点中国历代王朝亡国之君 中国历代亡国皇帝有哪些

皇帝 聚焦人物 385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皇帝 中国历史上十位创立过盛世局面的皇帝 古代盛世皇帝盘点

古代 历史人物 9115

世界十大传奇帝王 世界著名的10大帝王 影响世界的帝王盘点

皇帝 世界国家 4748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唐朝历代国君一览表 唐朝有几代帝王

皇帝 历史人物 65万

清朝十二帝顺序 清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清朝最后一位帝王是谁

清朝 历史人物 17万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信息纠错 帮助 入驻提交 APP下载 联系买购网

网络存储空间服务信息资料自主提交发布展示平台(自主提交发布展示系统)

首页

知识分类

品牌分类

排行榜

收藏

我的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964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