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 Vorleser 朗读者
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下一代于这个罪恶的阴影中。
和大多战后文学一样,不论是《铁皮鼓》还是这本《朗读者》无一不充斥着沉重和压抑。好久没有过这种欲哭无泪的冲动,莫言说,最好的小说是叫人欲哭无泪的,它很出色的做到了,而且给的很足。它既单纯又复杂,既给人以一种震撼,又给人许多的困惑,震撼在先,之后困惑接踵而至。一本好书也应该是能引发思考的,谁是真正的朗读者?需要忏悔的是汉娜还是米夏,是法律还是流行的道德?汉娜爱过米夏吗,一个是三十出头的女子,一个是十五岁的少年,他们的关系到底是纯粹的爱情还是又一次的纳粹行为?为什么她似乎是米夏唯一能爱上的女人?有些问题无法给出答案,只能是时代的悲剧。
一开始觉得这段感情很畸形,甚至怀疑过他们的爱情,十五岁的主人公从触摸恋人的身体开始,一直到几十年后主人公与自杀的恋人的告别结束。但后来想想,他习惯于她的味道,致使一生都深陷其中。而她也在他的朗读声中不论生命还是思想上得到升华,尽管她是个文盲,尽管她极力在掩饰。所以他们真的爱过,而且爱的很深,一种庄重贯穿始终。朗读,是一种洗礼,也是一种追求。有些细节经常被提及,他们时常要用清水沐浴,将肉体洗的十分清洁,之后才会赤裸相见,而且在这些之前他都会为她朗读一段,可以是《奥德赛》可以是《战争与和平》,可以是一切他为她挑选的书籍。
我闷声不响,斜靠在门框上注视着她。只见她的目光扫在每一张齐着天花板的书架上,就像是在翻阅书页一样。然后,她走到一张书架前,把右手的食指举得齐胸那么高,轻轻地划过书脊,就这样,书脊联翩着书脊,她划着划着,穿过了整间书房。她走到窗子边就站住了,透过玻璃去看外边那一派黑暗景色,又看那些书架在玻璃上的反光,还有她自己在玻璃里的照影。
这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文字,爱情本身没有错,追求本身也没有错,那错的又该是什么?留在心里的也只能是玻璃上那美丽的照影。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