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精进100天-day25读《万历十五年》

今天来说说这本神奇的历史书。

记得上大学那会,读到一本名人推荐书单的书,有一半的人推荐了这本《万历十五年》。心里很好奇,就去图书馆借来看,不就是讲一个历史年份的几个历史人物吗,至于这么热门。

正如它的英文标题,1587-一个无关紧要的年份。真的无关紧要吗?

后来来来回回又读了几次,终于有点明白它一版再版,热潮不减的原因了。

黄仁宇先生在这本书的自序里说,这本书所研究的,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谈到的、研究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首辅申时行、著名清官海瑞、抗倭名将戚继光,思想家李贽。

而这些人他们或者身败或者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本书里还提到了不少的人物,比如说冯宝、高拱、张京、郑贵妃、福王常洵等等,这些人物也统统没有好的结果。这种情形完全不是个人的原因可以解释的,而是因为当时的制度已经到了山穷水尽。

万历的失败

为什么从1587说起,以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帝不上朝了。这可急坏了文武百官。皇帝和文官集团决裂的原因,是要立三皇子为帝,废除太子,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他们以长幼有序为由拒绝了皇帝的请求,引得皇帝勃然大怒,干脆“罢工”。

此时,皇帝的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他的臣僚也再没有机会能使皇帝按照他们的意志执行任务了。皇帝仍然是皇帝,但是再也不愿意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

明朝政府从此变成了一潭死水,文官们只能希望万历皇帝早早驾崩,但是皇帝一直活到了1620年。这个时候,帝国的暮气之深,已经是回天乏术了。24年后,也就是1644年,明朝就灭亡了。

张居正的失败

张居正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为革除时弊,他苦心经营改革大业。他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整顿吏治,设置绩效考核,对不合格的官员实行淘汰。二是整治土地,重新测算,查处隐匿的土地,防止偷税漏税。

张居正推行改革,虽然初心是好的,方案也基本没问题,但问题是,在技术条件没达到的情况下,作为改革的总负责人,他也没有办法掌握和控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和操作,而这就一定会引起其他的社会问题。再加上他既然要“改天换日”,就免不了要专断独权,培植自己的党羽,甚至勾结宦官。

在他死后,遭到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扑,为首的就是他曾经的学生万历皇帝。家产全部抄没,儿子自杀,族人全被株连。就连他试图挽救大明王朝的改革措施,也全部被废止。

海瑞的失败

海瑞是明代最有道德的官员,简直可以说是道德标兵。中国历朝历代放在哪儿,他都可以说是标准的清官,他对自己、对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是二品高官,他去世的时候家中仅有白银二十两,还不够他下葬办丧事。

此人正直到什么地步?他连皇帝都毫不客气地严厉指责。嘉靖皇帝在晚年沉迷于道术,并且极爱虚荣,只接近少数的奸佞之臣。海瑞上书直言,说皇帝尸位素餐。气得嘉靖要杀他,大臣说他已经在家准备好棺材板了。

嘉靖皇帝死后,海瑞不仅免死,而且被重新启用,被任命为南直隶巡抚,就在苏南、皖南这一带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任职。海瑞一上任就公布了36条督抚条约,连公文用纸都规定了一律都用廉价的纸张。而在改革土地时又触碰到了权贵的利益,被集体弹劾,最终罢官回家。

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以小见大,从平常中见到不平常,套用俗话一句,从现象中看到了本质。

黄仁宇先生从这些历史人物的失败命运,看到了一个王朝失败的原因。那就是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和小农社会之间的冲突,德治和法治的冲突。他指出,如果中国不能完成数目字管理,就不可能改革成功。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5988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