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第四十九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发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时候他们表现得懒散,不认真,会被认定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而且随着小学逐渐由低段到高段,学困生会越来越多,因为毕竟在小学低段,通过死记硬背也基本能跟得上,但是小学中高段的学习却必须借助学习工具。否则就是潜在的差生。因此,老师,甚至家长一再强调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改掉学生身上粗心,马虎,偷懒,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以期待学生学习能有所进步。但事实上,这一部分学生里有很大一部分根本不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而是学习能力的问题。如果小学教师不敢大胆地把学习的工具交到学生手里,学生不能完善地掌握学习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以后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学习工具,而且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所以,小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儿童学习,为其一生的学习奠定基础。

那以知识中心主义,双基背景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工具有哪些呢?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需要注意:所谓工具,只有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才能称得上是学习得心应手的工具。就像学会开车这一技能,没有人开着车还不断提醒自己踩刹车,踩油门,左转弯等,而是不需要思考,不占用大脑内存的自动操作。所以看似五种技能没什么特别,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并不容易!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所谓“读”,要求阅读要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状态,及做到一边读可以一边思,如果儿童阅读只能达到结结巴巴刚刚认字的程度,实质上儿童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也就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本身了。所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应该从一年级开始阅读大量的绘本阅读,通过指读,朗读,默读等形式大量的埋藏知识,然后逐渐开始长文挑战,整本书阅读。到了小学中段进行海量阅读,为提高阅读潜移默化的理解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儿童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助力。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我们警惕,就是有些儿童表面看起来读得很顺利,但是,儿童大脑中文字与句子的理解还隔着很远的距离。儿童没有大量知识埋藏性学习,直接进行精确识字到精确阅读的过渡,这样的儿童学习知识,表面看起来不错,其实理解力不强,根本不懂自己所读文字的意思,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没有达到自动化阅读的程度。真正的自动化阅读,一定是经历了知识完整的一个闭环,及浪漫,精确,综合的学习过程。书中指出,应当使儿童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在他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本身的过程,只有这样,所谓阅读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教师在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时,在课堂上要注意让儿童多读,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即使需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帮助儿童理解文本,也需要围绕课本进行提问,需要抓住文本,围绕文本,理解文本从而升华对文本的理解。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课堂呈现的课堂,读得少,关于所读东西的谈话,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反而很多。而没有连续性的,更有的放矢的解读文本本身,这有悖于对儿童对阅读技能的掌握。

事实上,儿童只有在掌握工具的过程中才能学会应用工具,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学会阅读。所以,儿童阅读量的累积也非常重要。要使儿童在他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只有阅读达到一定量的累积,自动化阅读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粗略推算一下,就能发现这是一项极其严峻的任务,如果在小学阶段做好了阅读埋藏,孩子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是绝对不会差的!同时也会为儿童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这样深度思维才有可能产生,应对更复杂的学习才有可能!

苏霍姆林斯基还强调了学生的书写,所谓书写自动化指学生能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上!就像我们在大脑中已经谋划好一篇文章的大概,我们只需专注于把句子理顺,甚至考虑到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而无需想每一个字该怎么书写,那样大脑就会散乱不会思考。或许就没有能力完成整篇文章,现实中,很多孩子不会写作而会表达,会表述,或许就是因为他的写作没有达到自动化程度,无法将想到的不费吹灰之力准确表达出来,因此又进一步影响他继续思考写什么,行成恶性循环。在小学低段,要锻炼儿童书写也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需要教师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至少能达到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做笔记的能力。

当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五把“刀”,可能现在所包含的意义更宽泛一些。“读”指儿童需要达到自动化阅读,为听有难度的更高阶的课打下基础。“写”更多的是指写作而不是书写,需要经过大量的我手写我心的练习,专题写作训练等才能达到自动化书写的程度,让写作成为表达的助力。“观察”不仅指对所谓大自然的观察,在互联网时代,更包括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审辨。“表达”也不再强调单向的表达,演讲等,更多的是实现交际,沟通的目的。学生们今天的核心素养不仅强调双基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同时也强调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责任担当,是对人本身的教育。社会需要的是有发展能力的人而不是仅仅掌握某种技能的人。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能力让学生大胆使用和掌握学习工具,使学习工具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助力。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023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