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的年轻守护者——寻访博士副书记彭聪
家乡情怀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传承,华夏热土养育了勤劳肯干、坚守初心的儿女,在时代变迁与风雨沧桑中延续着深厚文化与璀璨梦想。在印山村有一位扎根农村、勤劳奋斗的党总支副书记彭聪,脚踏实地、发展,以坚持不懈的态度和埋头苦干的精神,与印山村共同收获了累累硕果。
7月,湘潭大学商学院赴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长沙市长沙县江背镇印山村,调研印山村“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情况。在当地,同学们得知村里的党总支部副书记彭聪是一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作为湖南省2022届选调生来到印山村建设乡村振兴事业。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他,在他努力建设、盘活的天玺湖旁边接受了团队的专访。
在博士毕业后,彭聪曾想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但对家乡放不下的感情让他最终选择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回到养育他的湖南,决心做一份延续和振兴家乡发展的事业。当同学们感叹于他对故土的热爱,他笑了笑,说道:“我认为责任比热爱更重要。热爱在当今被赋予了太多意义,但在我看来给自己的事业一个意义,而不是去追寻哪一份工作更有意义。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我认为守护家乡更有意义,这也是我的责任。”
曾经的印山村交通不便、产业不兴,有着30年的艰苦奋斗史。彭聪来到印山村的第一件事是在村史档案馆细致梳理原始资料并走访调研。他发现村内的天玺湖原本是用于发展养殖业,但早已被人遗忘,静静地在村中心躺了8年。彭聪与村党支部共同商议,决定运用科研思维与专业知识,盘活天玺湖的自然资源,让“老树发新芽”。村党支部购买游船、带领村民开发湖上观光项目,五一节假日期间天玺湖旅游收入喜人。
盘活了绿水青山,彭聪又带着问题意识去探究印山村天玺湖一直名气不显的原因,注意到村里过去并不重视对外宣传。于是他积极联系电视节目前来取景,又带领印山村举办汉服文化展、传统民俗节日等古风活动吸引更多关注。彭聪发挥科研精神,把印山村致富当成课题,努力攻克了乡村振兴的重重阻碍。
善用年轻化思维带动老村建设,彭聪推动了当地农文旅融合模式的发展,并且指导村民提供民宿餐饮服务、在家门口就能创业致富,极大增强了村内宜居程度与村民幸福感,促进当地农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正是这样一种执着,一种责任担当,才让老村得以再次振兴,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精神促使同学们开始深思热爱与责任的关系,思考应当运用知识与文化为社会贡献些什么?专访带给团队的不仅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鸣,它所推动的思考将会引领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思索学习的意义,在学思践悟中筑牢理想信念,直至把光和热洒满祖国大地。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振兴乡村的探索离不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乡村故土的“化蝶”蜕变,离不开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守护者”,离不开他们热爱家乡地、家乡人的初心,离不开他们的精心建设与耕耘。如今的印山村特色景点串珠成链、连线成面,探索出了一条以熊谨玎故居红色文化为底色、以天玺湖自然风光为依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麻姑井酒窖为亮点的村落景区一体化旅游线路,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有望实现翻番。宜居山村变身观光胜地,走近乡土也可以是现代人回归本源的重要途径。这位博士通过把知识带回家乡、建设家乡,谱写了一曲不负韶华的青春赞歌。
在印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公示牌上,彭聪“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承诺熠熠生辉。服务中心的对面就是天玺湖700亩风光,它见证了印山村既往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印山村今天的“枝繁叶茂”。沿着湖畔树荫探访,是青草池塘荷花,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村头孩童笑颜,是稻香蝉鸣青蛙,山抹微云映画舫,千亩涟漪照月华。彭聪的奋进与使命化作赤子之心,默默浇灌着乡土故里那难以割舍的家。
离开印山村,风清雨霁,星月交辉。彭聪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挥手送同学们离开,直至再也看不到,就像当年家里送他去往北京读书。天下再大,湘亲一家,印山村的故事是故土送给每一个乡村守护者的诗华,是一片滋生梦想的土壤。这些饱含家国情怀的担当和对生活的眷恋,一点一点渗入每一位莘莘学子的骨子里,支撑起新时代青年最牢固的灵魂。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