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属于中国的长安》

刻意练习计划之“遇见...”112/300,《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在孩子老师的推荐下,去看了《长安三万里》,回到遥远的唐朝,重温了伟大诗人的动人诗篇,却也觉得他们也是普通人。(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不喜慎入)

      最深的感触是画面太美了,很多幅镜头都让你不能忽视那种扑入眼帘的美感,比如说在普通画面中加入的几幅水墨画,提醒观众在电影院观看不亏。画面的美感仅此而己了吗?让人惊叹的在后面,在山崖边上纵情饮酒舞剑,作诗《将进洒》,那些奇幻的画面,刚开始还要借助飞鸟体验自由,到后面仅凭人的想像就能纵横宇宙,那些精妙的画面才配得上《将进洒》这么好的诗。上一次让我们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是什么时候?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首诗总是配得上大场面。

      这部电影画面之美还是很有层次的,通过画面调动观众的想象力,一边回忆诗,一边叠加诗意,诗情画意的氛围名符其实,让其中出现的几座城市和景点,也印象深刻了起来,扬州的浪漫繁华,黄鹤楼的美景,让诗人佳作频出,诗词文章璀璨,虽说这部电影长安才是最浓墨重彩的城市,可是这些各具风情的城市和景点,是大唐盛世最好的装饰。

      美好的画面让眼睛好好享受,具有特色的情节给我很多感触,整个电影里出现了多少怀才不遇的人,高适、李白、郭子仪,王维,杜甫,当时的人们为了建功立业有所成就,也是各显其能,所谓“学成武与艺,货与帝王家”,他们苦苦找机会,也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对于功名的积极追求,贯彻了他们一生。

      可是最让我感触的是,男人们都求而不得,而女人呢,一点机会都没有。裴十二精通裴家剑术,学有所成,和高适比试胜了高适,可是她没有任何机会建功立业,只因为她是女人,那是900多年前的中国,可以说自有人类以来,5000年来,女人总是处于被牺牲,没有机会的状态,而现在所说的女性的觉醒,给予女性平等权力,也是近100年才有的事,100年想要改变5000年的积弊很不容易,所以女性为了自己,也为了将来的女性能更有机会,“女子当自强”不是一句口号而己。

      唐朝的风俗中,对于诗歌的喜欢最得我心,高适那一句“人人都会写诗”简直揭开了唐朝为什么高水平诗歌多的迷底。有趣的诗板是每个酒楼,甚至驿站都有的东西,诗人们都会在上面题诗,也是诗歌流传的通道。为什么高适这样的诗歌并不多产的人,诗歌也能传出去,看来“人人都会写诗”的前题是“人人都爱读诗”啊!

      好的电影总会带来新的认知,对于李白和高适都加深了解,从新旧对比来说,高适原来知道他是位诗人,但是名作并不多,本人不算出名。新的认知是,他是出身名门,小时候还有阅读障碍,他最后的成就,也是很励志。前半生,家道中落,郁郁不得志,他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但是也是一个勇于自省,勤奋踏实的人。我最感动的是他到处找机会,希望凭借武功建功立业,但是给他看不上的裴十二打败,他那时觉醒了,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又回乡刻苦练习,我觉得那是他成熟的标志。他给自己机会去追求理想,求功名,但是也有期限10年,10年不成,他就去做他曾经不愿意做的文书工作,但是没想到这份地位低下的工作,他经过积累,也能厚积薄发,等到了出头的机会。他的一生,也让人感触良多,就像李白说的高适他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

      对于李白,这部电影也让我们对熟悉的人有了陌生感,李白的成就不需多言,诗仙的名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没有之一,与杜甫双峰对峙,成为唐朝诗坛最闪亮的明星,不用说他写的诗,他的典故,他的故事,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滋润了我们的心灵,让表达更精妙,更有美感,他对中国语言的影响很大,我们都受惠于他的创造,所以当这部电影让我看到李白更加世俗的一面时,心中有些遗憾,他天天醉醺醺像是酒鬼一般,在安史之乱中,竟然不忠投了永王,为什么会投这样没有前途的叛王,还是因为他不智,没有政治常识与智慧,这方面他还真是天真。他在娶妻上竟然入赘了2次,对于功名的藉藉追求可见一斑。也许这才是真实的李白,以前的印象,并不全面,只是很遗憾,李白并不知道自己在后世的眼中是如此伟大的人物,如果他知道,也许他会改变一些做法。

      这部电影唯一让我觉得不适的就是,时间有些过长,中间的一些段落可以删减,更精炼一些就更好了。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适合电影院观看,画面出彩,高适的人生故事精彩,李白的诗歌配合画面更是大放异彩,国产动漫,国风画面,中国人的唐诗,只有中国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105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