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毛女

《白毛女》是一部战争红色影片,不过至今我还没有看过,第一次知道这个电影,就对我的童年留下了一丝回忆的痛,那是自卑和屈辱的印记,也是贫穷的丰碑。

这事应该是发生在小学一年级。在某一天的下午,正常的上学时间段,有几个人到学校来进行电影演出。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电影这个名词,但可惜的是我没有取得进去观看的权利,这个电影的名字确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子里了,只因门票是1元钱。

那个时候的老师应该还是赵老师,那个在我们村里教小学教了一辈子的老师,可以说教了三代人,一个五年级毕业,却能从1年级教导到5年级的老教师。老师安排组织学生进行看电影,我刚听到时,第一个念想应该是激动的,因为在我不足的世界认知里,这玩意儿可是个新玩意儿,是第一次听说,更是第一次看。取用的是一楼的第二个班级,那也就是一年级的班了。学校楼共两层,一层是2、1、学前班,楼上3、4、5年级班。一楼最西面那个班是学前班,所以我那时候是一年级因为我清晰记着是中间的班。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村里的大部分学生在这里上学,没有明显的人员上的变化,所以班级结构也是相对的稳定,一直在30多个人那个样子吧。

通知观看电影这个事情后,同时通知了门票钱,一元钱,但是明显那个时候的我是没有给老妈去要这个钱的,因为那个时候就是偷财神爷像后面的一毛钱都是要挨打的,这个一元钱对我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了,那我也就没了资格去看这场电影了。这个后来想想不能怪学校老师和组织者,他们也可能考虑的几方面的因素。一是看的人多,但是场地有限,因为这个门票可能开放给了全校的成员;二是有点成本,虽说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政府组织的电影下乡进学校,直观上感觉应该是,不然不会是《白毛女》,不管怎样放电影,是需要成本的,除了耗材(唯一看到的是遮住玻璃的黑色帘布),还有时间的成本,这个是我学了经济学的概念才能悟透的道理。所以收一元钱,很好的解决了各种矛盾,同时给了我们这些野孩子一个很好的逃学的机会,堂弟那个时候同班,应该也没有看,我俩组团回了家了,出田野里撒欢去了。

没有进去观看,但是在后来的日子里知道了这个电影的存在形式,是那种老式的放映机,就是目前摆在博物馆里的样本,需要探照灯、胶片、幕布几块来进行。

场地一般选在村里的关帝庙前,这个是村里的活动中心,刚好是有一片大的空地,过年过节是烧香放炮的好地方,闲时就刚好适合搭建电影院。

放映老板是堂弟他二舅,也是十里八乡的能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这套玩意也是他的资产,老板后来死于台上,为艺术献了身。小时侯,村里有时候谁家有了喜事,生了娃,结了婚,或者家里老人三周年的时候,常会出点钱来放场电影,也是高兴和身份的体现。影片都是黑白的,更多的是武打片,比如《少林寺》、《张三丰》等,这个更符合村里老少的口味。要是搞点爱情片,就有点格格不入了,因为这热闹场景里的主要成员是像我一样的小屁孩,那时虽有爱情萌芽,但是还单纯的读不懂电影里的桥段。开场之前,村里的大爷大妈都已经集合,大家搬着家里的小马扎,看着老板操作自己的那套宝贝玩意儿,小孩子则是对这东西充满了新奇感,好奇它的原理,我最好奇的当属那卷成一大卷的电影带,随着打在那个旋转的影带上,便展现在荧幕上活动画面了。虽说画质不清楚,只有黑白色,常常有闪动的星星斑点,声音也常滋滋啦啦,但是这些不影响大伙观影的好心情。我常常是那最忠实粉丝,看到影片结束,到了十点左右才回味着精彩片段,回家睡觉。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东西早已经淹没在历史中。现在家家有了电视、电脑,人人有手机,彩色高清的电影资源琳琅满目。但是那种观影的文化快感却再也一去不复返了。农村在凋亡,除了流失的人口,更带走了农村人的文化生活。城市高楼中,缺少了露天电影那和谐、悠闲的社群集体生活,没了家常里短的喧嚣,留下的是半个城市人的孤独和悲伤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127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