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母体

打卡第201天

超级符号原理十六字咒——“文化母体”“购买理由”“超级符号”“货架思维”,第一条咒便是“文化母体”,怎么把我们的商品、我们的品牌,寄生到人类生活这个巨大的文化母体当中。

人类生活的戏剧就是不断循环往复,文化母体就是人类生活中循环往复的部分,就像中秋节要团团圆圆吃月饼,端午节要吃粽子,春节要贴对联、放鞭炮、拜大年……每年一到这个时节就会自动被卷入,不可抗拒、必然发生、周而复始,是集体无意识的。

文化母体有它约定俗成的时间、仪式、符号、道具。例如春节,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源于殷商,确定于汉代,是一个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文化母体,一个中华文化圈中的人共同参与的巨大的人类戏剧,有庞大的仪式体系、庞大的符号体系、庞大的惯性和庞大的商业活动。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就很形象地反映了春节这个文化母体是如何通过“时间”“仪式”“符号”“道具”和人们一起进入春节这个戏剧的。

[插图]

首先,标题《元日》标明文化母体发生的时间,“爆竹”“屠苏”是道具,通过“放爆竹”“喝屠苏酒”这些仪式确认旧的一年过去了,迎来了新的一年之春。而用新桃换旧符代表辞旧迎新,贴上新桃就代表着新的一年,“新桃”是春节的符号和道具。

在为老娘舅规划营销日历的时候,我们找到了春节,这个必定会循环

往复的戏剧,然后,植入老娘舅品牌,当人类戏剧进入这个环节的时候,老娘舅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这就是品牌寄生。品牌寄生是品牌植入的升级。我们常常把品牌植入电影、电视、综艺中去,但是,如果能植入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中,那是不需要掏赞助费的。

老娘舅要占领春节这个文化母体中的哪些词语、符号、仪式、道具呢?项目组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年年有鱼”。“年年有鱼”谐音“年年有余”,是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有代表性的语言之一,是春节历久不衰的主题,是一个永恒的文化母体。中国传统春节节庆中就有“吃年年有鱼,讨个好彩头”的传统风俗,年夜饭里的一道年年有鱼菜是少不了的。将年年有鱼的原力植入老娘舅品牌中有一个重要原因——老娘舅品牌能寄生其上有一个非常契合的抓手:老娘舅的产品在这个文化母体中能充当一个道具。就像粽子是端午节的道具,月饼是中秋节的道具,西贝亲嘴打折节是爱的道具、情人节的道具,老娘舅的三大经典招牌产品之一“江南红烧鱼”,可以成为春节这个文化母体中的产品道具,通过唤醒产品实现母体寄生,在春节场景中寄生老娘舅品牌。

所以第一步,从名字开始就直接占领文化母体、占领词语、占领名词解释权——“老娘舅年年有鱼节”。第二步,通过唤醒产品实现母体寄生,进行产品再开发,重新擦亮招牌菜,将“江南红烧鱼”和“鱼肉狮子头” 两个老娘舅当家品类产品,组合成“年年有鱼套餐”,成为老娘舅每年春节期间的标志性产品。这不仅契合中国春节中的鱼俗文化,具有好彩头寓意,而且在实际运营层面,不创造新菜,通过原有菜品的组合便可形成新产品,减轻春节期间门店备货压力。

第三步,为年年有鱼创意购买理由,把活动内容直接说出来,一句话说清、一句话说动消费者,“吃年年有鱼,舅发大红包”!直接告诉消费者做什么、能得到什么,吸引消费者到店参与活动。

借助这些常规的节日、习俗就可以很好的把我们产品有效结合,嫁接到日常节日中,我们因为你的活动有了一个购买理由,并且参与了活动我们还能有一个好彩头。

节日的重复,不变的祝福,我们的参与,更是他们一种习惯的养成。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146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