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一起读一起聊(研修五)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美国的雷夫老师被誉为“美国最牛的老师”,他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雷夫老师非常重视阅读,在他看来,一个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只读一篇篇短短的文章,只读节录的文学作品,是很荒唐的。阅读很重要,这是老师、学生、家长们的共识,是全社会的共识,但阅读的操作很耗时,很多老师并不想花费时间。

      蒋老师认为最具操作可行性的班级读书课程是大声朗读、持续默读、师生共读。“师生共读”的关键是“读书会”,而读书会的关键是“读后讨论”。他说,将“读书会”分化出“导读课、推进课、讨论课”等众多课型,脱离实际,意义不大。“读后讨论”就是表达被书激发的想法和热情,这点做到了再考虑如何讨论更“专业”。

      基于这样的思考,许利平老师迎难而上,执教土耳其作家塞敏.雅萨尔的著作《外公的杂货店》(班上有很多学生还没有读完)讨论课。许老师开门见山——我是个怎样的孩子?然后出示表格,让学生从“行为”“结果”“初心”“结论”四个方面进行填写;接着,引发讨论:长大后的“我”成为了作家,这和外公有什么关系吗?师生通过对话,得出结论:保障一个孩子健康、自由发展的永远都是爱;最后,许老师抛出三个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你有自己的杂货店吗?你有外公这样无限包容呵护你的家人吗?你是一个充满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行动力,永远兴致勃勃去生活的人吗?”许老师深阅读,真思考,学习单的设计很用心,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读完这本书,所以整节课的推进有些艰难,对许老师而言,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互动交流环节,老师们的讨论非常热烈,因为我还没有读这本书,所以没有发言权。活动结束,在返程动车上的七个小时里,我把它读完了——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

      如果我来开这个读书会,我会从以下几个点激发学生去讨论:

1.作者的语言表达,你觉得有趣吗?找找证据,说来听听。

2.对于外公和爷爷,作者的态度和情感是怎样的?你从哪里找出证据?(谨以此文献给外公和爷爷)

3.作者最后成了作家,你能分析她成功的原因吗?(对生活的敏感度很高,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及时记录)

4.作者把各种奇思异想化为行动,比如,制作樱桃汽水、卖本地特产、在巧克力酱里放祝福、提前包装瓜子等等,却往往收获以外公为代表的大人们的制止与斥责。到底是谁错了?是孩子,还是大人?

(其实谁都没有所谓的错,只是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而已!从作者的视角看,她有着朴素的愿望——挣更多的钱,外公就可以加盖二层楼,扩大经营场所,实现杂货铺的发展;从大人们的角度看,孩子的行为是怪异的,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做了那么多坏事和蠢事,有些是可以理解和鼓励的,比如给非洲小朋友寄糖果,爱心值得赞赏;而有些行为确实触及了底线,比如,利用谎言骗取特产,给村里的老婆婆开药等等。我想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大人和小孩需要相互理解与尊重,孩子的童真和创意值得呵护,但大人的善良与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滋养。)

      和孩子们聊书,确实是一门技术活。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167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