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人人可读
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读红楼。其实,这是哪有的事?这四大名著个个都是经典,人人皆可读。
徐州籍汉代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话没毛病,把读书犹如吃药,可以治疗愚蠢的毛病,关键是一个“善”字。善读之,可以医愚,那如果不善读之呢?是不是不可以医愚,甚至会更愚?
这就是怎么读书、读什么书的问题。《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叙述了近百年来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无论是刻画人物形象,还是设置故事结构和情节,都称得上“上乘”之作,从魏、蜀、吴三国的兴起、发展和灭亡,重点写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大致有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等五大部分,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为什么说《三国演义》人人可读?这是因为《三国演义》有很多看点,适合各种各样的人群阅读,就像各种各样的人群读《哈姆雷特》一样。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通过刻画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譬如,小说中的刘备是“仁”的化身,关羽是“忠”和“义”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化身等。
《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是通过三国纷争总结历史的兴衰规律,曹雪芹的《红楼梦》表面上是三角恋爱,实际上说的是明末清初的一场斗争。红学中的寓言派认为,薛宝钗和林黛玉都在争抢贾宝玉,就像三角恋爱,最后病秧秧的林黛玉失败而去,忧郁而亡,而冰雪聪明的新生力量代表薛宝钗取得这场三角恋爱的胜利,嫁给了贾宝玉。宝玉、黛玉、宝钗都是代表上层政权的宝贝财富,连伺候宝玉的丫环袭人的“袭”字拆开来讲也是“龙衣”之人,代表是皇帝身边的人,病态的林黛玉代表明朝的末期,已经腐朽不堪一击,新生力量的冷美人薛宝钗代表的是清朝的初期,她们二人的斗争结果,是新兴的清朝取代昏暗的明朝,这也是一段反映历史兴衰的规律。
《三国演义》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强烈愿望。小说中曹操是一个奸雄,是个暴君,是个“汉贼”,相反,刘备是个明主,有诸葛亮等人辅佐,是读者希望看到最后能赢的美好愿望,可惜,小说的最后,被人们拥护的明君刘备却命丧白帝城,而被人们视为“奸贼”的曹操却差一点统一了中国。
《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各种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上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通过一大批智慧人物,譬如蜀国的诸葛孔明、庞统、徐庶、姜维,魏国的曹操、司马懿、荀彧,吴国的周瑜、鲁肃、陆逊等,三国鼎立,八仙过海,各项神通,通过变化多端的战争、复杂多变的外交、治国治民的政治,每个人物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三国演义》社会影响之大,名士褒贬不一,说一圈子,兜一弯子,一言以蔽之:《三国演义》是好书,人人可读。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