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国的古老行业(1)————农牧渔业是中华民族祖先最初的生存之本

第3行业  渔业

伏羲开创古渔业文明

伏羲

1.伏羲是早期渔业文明的先行者

伏羲发明以网捕兽后,受到人们的敬仰。但伏羲依然时常注意观察,勤于思考,积极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想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再提高一些。

有一天,伏羲在河边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看见河里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从水面上跳起来,蹦起好高。一会儿,又是一条鲤鱼跳起水;再隔一会儿,又是一条。

伏羲看到这些鲤鱼又大又肥,心想弄来吃肯定不错!他打定主意,就下河去捉鱼,没费多大工夫,就捉到一条又肥又大的鲤鱼。伏羲很高兴,就把鲤鱼拿回家去了。

伏羲的儿孙们看见伏羲捉来了鱼,也都欢欢喜喜跑来问长问短。

伏義把鱼撕给他们吃,大家吃了,都觉得味道不错。

伏羲对他们说:“既然鱼好吃,以后我们就动手捉鱼,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好吃的食物。”

儿孙们当然赞成,当下都跑到河里去捉鱼。就这样,伏義的子孙们捉了一个下午,差不多每人都捉到了一条,还有人捉到几条。这下子大家都欢喜得不得了,把鱼拿回去美美地吃了一顿。

就这样,没到3天,伏羲的儿孙们都学会捉鱼了。伏羲又给

住在别的地方的人们送信,让他们都来捉鱼吃。

有一天,伏羲正带着儿孙们捉鱼,龙王带着龟丞相出现在面前,他对伏羲说:“你们这么多人来捉鱼,这不是要把我的龙子龙孙们都捉完吗?你们应该停止捉鱼!”

伏羲反问龙王:“你不准我们捉鱼,那我们吃什么?”

龙王说:“你们吃什么,应该由你们自己解决,但你们不应该捉我的龙子龙孙。”

伏羲说:“河里的鱼是上天安排的自然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你不让我们捉鱼吃,难道要违背上天的旨意吗?”

龙王听伏羲这么一说,心想,真要违背上天的旨意,恐怕自己的命就难保了。

正在龙王进退两难之际,龟丞相凑到龙王耳朵边上,悄悄对龙王说:“你看这些人都是用手捉鱼,你就和他们定个规矩,告诉他们不能用手捉鱼。只要他们不用手捉,就捉不到鱼,这样既保下了您的龙子龙孙, 又不违背上天的旨意,让他们看着河里的鱼干着急,这该多好啊!”

龙王一听这话,高兴得哈哈大笑,转过脸来对伏羲说:“那好吧,你们可以吃鱼,但我有个条件,就是不许你们用手来捉。你们若是答应,就算是说定了,以后双方都不准反悔。”

伏羲想了想,最后自信地说:“好吧!”

龙王便带着龟丞相高兴地回去了。伏羲也带着儿孙们回去了。

伏羲回去后就开始想不用手捉鱼的办法。想了一个通宵,还是没有把办法想出来。

突然,伏羲看到了以前自己编织的用来捕猎的网,他觉得这网既能捕猎动物,肯定也能捕鱼。于是,他把网拿到河边,把网撒进河里,然后手握长棍在岸边静静地等候着。

过了一会儿,伏羲拽着网纲把网拉出水面,他惊喜地发现网里有好多欢蹦乱跳的鱼!伏羲意识到,他用网不仅捉到了鱼,而且比起用手捉鱼还又快又多,人还不用下水。伏羲很兴奋,他带着网和捕到的鱼凯旋,并赶紧把这个方法教给了人们。

从此以后,人们就都学会了用网打鱼了,这样,吃的食物也就更加多了。

当捕的鱼越来越多,人们吃不了时,便将鱼养起来销售给他人,就这样,逐步地便诞生 了渔业。

可见,伏羲不仅是畜牧业的始祖,还是渔业的始祖,他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伏羲再一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展示了远古先民们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

其实,伏羲是个大发明家,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这是我国最早的计数文宇,也是我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伏羲还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订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由于他发明创造的东西都真实存在,所以在我国众多的神话人物里,他是第一个拥有可靠真实身份的“神祇”。

后来的人们把伏羲神化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刚捕鱼时,出现的龙王和龟丞相,应该就是人们在神话伏羲时想出来的桥段,但是,是人们神化伏羲,而不是伏羲是神话。

2.池塘养鱼始于商朝末年

《诗经》就记叙了周文王游于灵沼,曾经看见池塘饲养的鱼在跳跃的情景: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子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愿鹿攸伏。患鹿濯濯,白岛码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开始建造灵台时,忙于测量和经营。百姓齐心协力建造它,很快就建好了。动工不用多催促,百姓如同子女那样,自动踊跃地来参加劳动。周文王偶尔来游灵囿,母鹿悠然安卧。母鹿长得肥天并常,白鸟长得洁白无双。周文王来到灵沼时,满池鱼儿欢快跳跃。”其意是说周文王是位有贤德的君王,他的教化犹如神灵一般(故称灵台),其仁德不仅感动了人民,而且也能使母鹿、白鸟、鱼儿感到快乐。

这是池塘养鱼的最早记录。

3.范蠡写作的《养鱼经》——世界上最早的养鱼专著

范蠡

春秋末年越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实业家范蠡,晚年居济水南岸的陶地,称朱公,后人遂称之为陶朱公。

陶朱公居陶时利用这里地势低洼多水的优势,凿池养鱼,发展水产养殖的事业,还写成 《养鱼经》一书,又名《陶朱公养鱼经》、《陶朱公养鱼法》、《陶朱公养鱼方》等。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专著。

《养鱼经》全文如下:

威王聘朱公问之曰:“闻公在湖为渔父,在齐为鸱夷子皮,在西我为赤精子,在越为范蠡,有之乎?”曰:“有之。”曰:“公任足千万家,累亿金,何术?”朱公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求怀子鲤鱼长三尺者二十头,牡鲤鱼长三尺者四头,以二月上庚日内池中令水无声,鱼必生。至四月内一神守,六月内二神守,八月内三神守。神守者,鳖也。所以内鳖者,鱼满三百六十,则蛟龙为之长,而将鱼飞去,内鳖则鱼不复去。在池中周绕九洲无穷,自谓江湖也。至来年二月,得鲤鱼长一尺者一万五千枚,三尺者四万五千枚,二尺者万枚。枚值五十,得钱一百二十五万。至明年得长一尺者十万枚,长二尺者五万枚,长三尺者五万枚,长四尺者四万枚。留长二尺者二千枚作种,所余皆取钱,五百二十五万钱。候至明年,不可胜秆也。”王乃于后苑治地,一年得钱三十余万。池中九洲八谷,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所以养鲤者。鲤不相食,又易长也。

又作鱼池法,三尺大鲤,非近江湖,仓促难求。若养小鱼,积年不大。欲令生大鱼法,要须截取薮泽陂湖饶大鱼处,近水际土沙十数载,以布池底。二年之内,即生大鱼。盖由土中先有大鱼子,得水即生他。

用现在的语言来理解此文,就是说:齐威王拜访陶朱公范蠡,问道:“听说先生在太湖为渔父,在齐国自号鸭夷子皮,在西我又自称为赤子精,到越国才称范蠡,是这样的吗?”

范蠡回答说:“是这样的。”

齐威王又问道:“先生资产胜过千万家之和,达到亿万之多,不知用什么好办法做到的?”

范蠡回答:“集货生财之道有五样,水产养殖排第一。水产养殖,就是所谓经营鱼池。用六宙(现约为2~3亩)地的面积开挖为鱼池,池中布置一些土墩。准备怀卵雌鲤鱼长三尺(春秋时期,一尺约为16.5厘米,为计整,取15厘米吧,长约45厘米)二十条,雄鲤鱼长三尺(约45厘米)四条,在二月(农历)上旬的庚日(第7天)让鱼池中保持安静不加惊扰,则鱼必然会正常交配生产。

到四月时往池内放养一只神守,到六月再往池内放养第二只神守,到四月又往池内放养第三只神守。所谓神守,就是我们常说的鳖。之所以往池中放养鳖,是因为传说鱼的数量达到三百六十条以上,则会有领头蛟龙出现,并将其他鱼带走飞离,池内有鳖(神守)则鱼不会飞离了(用传说说明鱼鳖混养的好处)。

鱼在鱼池中围绕众多土墩来回逡游,就感觉像在自然的江湖中一样。到来年二月,就可以捕捞15厘米的鲤鱼一万五千条,45厘米大的鲤鱼四万五千条,30厘米长的鲤鱼约1万条。一条价值五十钱,折算成现金就是一百二十五万钱。

据专业人士介绍,按现今一般渔业产量来比较,老范的产量非常浮夸,如果这些数据正确,应该是鱼池开挖的面积有误,因为这样的产量,即使用现在的养殖技术,估计也要100亩的鱼池才能做到。

范蠡说,又过一年可捕捞长15厘米的鲤鱼十万条,长30厘米的鲤鱼五万条,长45厘米的鲤鱼五万条,长60厘米的鲤鱼四万条。筛选尺者二千条长30厘米的鲤鱼作亲鱼,其他全部卖掉折现,可以得到五百二十五万钱。又过一年,就多得不可称量了。”

齐威王于是在后苑开挖鱼池,一年就得到三十余万钱。鱼池中有许多土墩和沟谷,沟埂离水面深约30厘米,沟底离水面深约1米,在这种鱼池养养鲤者。鲤鱼就不会相互残食,又容易生长。

范蠡还提到营建鱼池的方法,通常45厘米的大鲤鱼,不在大江大湖中捕捞,一般很难捞到。如果只养小鱼,过很长时间也养不大。所以想鱼池中养出大鱼,就必须在盛产大鱼的湖沟港汊,挖取大量的靠近水边的淤泥,铺垫在鱼池底部。这样两年之内,就会养出大鱼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土中原来就有生成大鱼的因子,遇到池中之水后就起到促进大鱼产生的作用了。

本书现存共 400余字,以问对形式记载了鱼池构造、亲鱼规格、雌雄鱼搭配比例、适宜放养的时间以及密养、轮捕、留种增殖等养鲤方法,与后世方法多相类似,是中国养鱼史上值得重视的珍贵文献。

4.黄省曾写作的《养鱼经》——现存的养鱼专书

黄省曾 (1496-1546年),字勉之,号五岳山人,吴县人,嘉靖 (1522-1566年)举人。

黄省曾博览群籍,见识广博,还喜好农艺。其著有《稻品》、《蚕经》、《艺菊书》、《芋经》、《农圃四书》、《养鱼经》等书。

《养鱼经》,又名《种鱼经》、《鱼经》,共三篇:一之种、二之法、三之江海诸品,也就是分别讲鱼种、养鱼的方法及鱼的种类。

书中记述了鲟、鲈、鳓、鲳等十九种鱼类,并指出河豚的毒性、鉴别和解毒之法:“(河豚)有大毒能杀人,无颊无鳞,与口目能开合,能作声,是鳞中之毒品也。凡烹调也,腹之子、目之精、脊之血必尽弃之……俱不可食。凡洗宜极净,煮宜极热,治之不中度,不熟,则毒于人。中其毒者,水调槐花末或龙脑水,或至宝丹,或橄榄子,皆可解也。”可见,当时人们不但已了解河豚的毒性,而且在鉴别与解毒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中国古代的养鱼著作《陶朱公养鱼法》,早已失传,后世农书中关于养鱼的记述,基本上都是录自《齐民要术》。可以说,《养鱼经》是现存最早的养鱼专书。

现在的渔业,内容比古时丰富很多,一般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

如今渔业行业的发展,休闲垂钓、旅游导向型、观赏鱼、休闲钓具、钓饵、观赏鱼、渔药及水族设备等都给渔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产值。渔业行业的发展,带动的产业链较为巨大。

5.链接: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著《范蠡》兵法二篇,未流传至今。范蠡被后世尊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都供奉他的塑像、画像。

世人赞誉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范蠡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功成名就后隐去,化名为鸱夷子皮,曾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在宋国陶丘定居,自号“陶朱公”。与姜子牙、张衡、张仲景、诸葛亮合称“南阳五圣”。

范蠡出生在楚国宛地三户邑,范蠡师从于计然,虽出身贫贱,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与楚宛令文种相识后,二人相交深厚。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和非贵族不得入仕的制度,范蠡邀文种一起投奔越国,后来被越王勾践拜为上大夫、相国。

越王勾践继位三年,听闻吴王夫差日夜练兵,准备向越国报仇。勾践想对吴国先发制人,范蠡谏阻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战争是与德相悖的行为,争着先打仗是中最下等的事情。用阴谋去做背德的事,热衷于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这是上天所不允许的,这样做绝对不利。”勾践未听进去范蠡的忠言,执意兴师攻打吴国。吴王夫差心想“你勾践来得正好,我正准备去找你的,现在你送上门来了”,于是就调动全国精兵,在夫椒打败了越王勾践。勾践带领剩下的5000人,退到了会稽城,吴王夫差追上来就把城给围了。

勾践兵败会稽山,才开始想到重用范蠡、文种等贤臣。勾践很惭愧地对范蠡说:“以前没有听你的话,才落到如此地步,现在该怎么办啊?”范蠡给出答复:“能够完全保住功业的人,必定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倾覆的人,一定懂得人道是崇尚谦卑的;能够节制事理的人,就会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现在,您对吴王要谦卑有礼送去优厚的礼物,如果他不应,您就亲自前往事奉他,把自身也抵押给吴国。”勾践这次听从了范蠡的建议,就让大夫文种去吴国办理此事。

吴王夫差同意勾践的请求,在吴国大夫伍子胥不同意的情况下,通过贿赂贪财好色的吴国太宰伯嚭,最终让夫差赦免了勾践。勾践夫妇和范蠡一起入吴为奴三年,最终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他们回了国。

勾践、范蠡君臣离吴返越后,勾践以柴草为铺,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日子。勾践打算让范蠡主持国政,范蠡说:“打仗方面,文种不如我;治国方面,我不如文种。”勾践听了范蠡的建议,把全国政治方面给交给了文种管理,范蠡则和与大夫柘稽行成,去吴国当了两年人质。

范蠡还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先抓经济,再亲民稳定社会。为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大、小两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大城面吴国方向不筑墙,迷惑夫差。重视军队训练,还组织了敢死队。为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送去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西施,消磨夫差的意志。

历经十几年的谋划经营,得益于范蠡、文种等文臣武将的辅佐,越王勾践最终灭吴国,迫使夫差自杀,一雪会稽城前耻。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207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