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爱读外国名著?
我爱文学,也爱写作,也爱读书。
我读过不少书,国内的书目像“无聊”的《尔雅》,学术性高但缺乏趣味性的《文学概论》、《语言学纲要》等等我都看过,一方面是因为有的书也是大学专业教材,但更多能驱使我读下去的是因为对汉语言文学的热爱。我读过很多国内的著作,学术类的、文学类的甚至工具类、玄学类的书我都会去看看,大部分也都会读得津津有味。但唯独外国的著作,尤其是欧美文学,我是极其读不下去的。
或许是不踏实?但我个人把它归结为:没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当我在看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和《我这一辈子》,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等这一类著作时,我会与祥子,巡警和“我”产生共情,却无法理解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总是莫名其妙的带着一股“丧气”;当我在看《战国策》和《吕氏春秋》等这一类著作时,我可以想象到文章里每一个故事的画面,我会生成那些留在历史中的人物的形象。但我看《霍乱时期的爱情》,却总是因为其中较长的人物名字而搞不清人物关系;我在看《尔雅》和《现代汉语词典》时,会对我们很多的汉字产生莫名的感情。但我看劳伦斯的《无人爱我》散文集时,我无法想象出他描绘的“圣诞树样儿的船”,无法理解他们乘着这样的船离开英国,看到英国的国土时为什么产生那样的感情。他的散文《鸟鸣啁啾》洋洋洒洒几千字,我满脑子却都是根据“一片神鸦社鼓”的意象去理解的。
如果说上面这些事情感上的,关于理性类的工具书,我也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说到哲学,我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不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墨子、老子、庄子等人的思想我认为更让我熟悉。说到社会学,我不理解为什么人们宁愿去看以欧美为背景的理论著作,也不愿去看看中国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和近现代甚至当代的例如《墨子》《乡土中国》等等我认为思想上更美好,实践上更接我们地气的书。
就像我不理解为什么连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太宰治等在中国很出名的外国作家视为精神导师和文学领路人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仅仅是因为“晦涩”就被移出教材,这不知道让多少人因此丧失了了解鲁迅的机会。说实话我很感谢我接受到的教育,尽管每次学习鲁迅的课文时,在做鲁迅的阅读理解时非常艰难,分数极低,但我现在任然认为这些分数和困难与我接受到的启蒙相比微不足道。它让我有机会先“知道”了他,再到现在想去“了解”他。尽管“晦涩”,但这才是我们的文化“土壤”。
我把读书看成经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了解另一个思想的途径。这种“新鲜感”或许就是让我坚持每天或多或少都会读一点的原因。但这种生活方式,这种思想都是以我们的文化土壤为基础的,关键在于感同身受,或许这就是我不爱读外国名著的原因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