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朝那些事》有感——北京保卫战
《明朝那些事》这本书,我已经看到了《北京保卫战》一章,这一章写得是有关瓦剌军与明军殊死拼搏,内容也是写得十分精彩。虽然我未曾目睹过这场战争的爆发与高潮,但是作者幽默诙谐的写作语言,让这场战争体现得妙然生趣,脑海里仍可以清晰浮现。
也先与于谦作为这场战争的博弈者,也是各使神通。于谦本为一介书生,应在朝堂上议论国事。可风雨飘摇中的明朝时时让他牵挂,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去对抗强大的瓦剌,上任为兵部尚书后,急调全国兵力增援北京,力守北京九门。而也先作为一个名分其实的侵略者,在挟持朱祁镇和叛国太监喜宁的帮助下,不断向明朝提出一个个难题,而于谦却应对自如。也先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于谦就提议再立新皇;也先在兵败后想假借“迎接太上皇”,以此来逼迫于谦,而于谦就派几个芝麻绿豆小官去谈判;也先想要进攻德胜门,于谦就摆出一副一击即拜的假象;也先本想在退兵之夜在城外休息一宿,而于谦就启用大炮,令瓦剌军死伤惨重……可谓见招拆招,实在是高明。
有人曾经调侃地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这句话在于谦身上却恰恰相反,于谦他作为一名书生,本应该过着琴棋诗画,诗酒茶花的生活,可历史将他推向风口浪尖。他本身也未尝接触过战争,却有兵家之领。他不同于建文时期的黄子澄、方孝孺这些书呆子,他灵活善变,懂于在逆境中求生;他指挥得当,智于和豺狼殊死一搏。如果没有他,我想大明帝国很难有两百七十六的国龄,而历史也将因此改写。“谁道书生无用处,笔下出书染夕阳。”
对于侵略,我想起了南非一位著名政治家说过的一段话:“ 西方人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手里拿着黄金,他们的手里拿着《圣经》,不久之后就变成:他们的手里拿着黄金,我们的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说得非常的中肯,也非常的得当。我一直以来都非常讨厌侵略者,他们不正当的行径都是以无辜人民的血与肉换来,而也先正是这样一个人。
对于也先这样的人,我也是如此,但是我憎恨的同时,也心生怜悯。原因如下:
①挟持朱祁镇四处游荡,却没有回报,反而遭到郭登、杨洪等人的嘲笑与戏耍。
②在攻打西直、德胜、安定三门和居庸关的时候,城池没有攻下来,而自己却被打得落花流水,被明军追得也是溃不成军。其中,连自己的弟弟孛罗也死于乱枪之下。
③撤军之夜,原本想在关外留宿一宿,却遭袭炮击,死了万人。
④退出关外后,竟然感受到众叛亲离的滋味,后援军队(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和瓦剌知院)投靠了明朝。
失败的原因当然与瓦剌军的落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与也先的军事能力有关,如攻德胜门的时候,被明军的表象所迷惑,最终导致自己的弟弟和一万多瓦剌兵被围歼。但是我也佩服他,他有远大的志向,他想学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他想恢复元朝的往日风华。这里引述一段文字:
“自青年起,他继承父亲伟业,四处征战,灭兀良哈,平女真,统一蒙古,横扫天下,无人可挡!”
兵书曾云:“兵不在多,而是在精。将不在勇,而是在谋”。可也先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相信武力能解决一切。这样的人即使能恢复大元的往日风光,又怎么能够处理国家大事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