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太公望出山 ——运用社会互动的实例
传闻诸葛亮隐居躬耕于南阳的时候,日暮聊为梁甫吟,经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徐庶在刘备面前推荐他,后水镜又上门举荐。但刘备的左右人听后面带不悦,说此人自视甚高。孰料水镜笑道,我认为孔明能比两人:兴周八百年姜子牙,建汉四百年张子房。刘备听后大惊,此后才念念不忘,求才若渴。
三国风云中司马徽的一句话,就把不同时代的姜子牙和诸葛亮联系在了一起。
历史关于“军师”有许多家喻户晓的角色,这两位堪称个中翘楚。他们都作风神秘,际遇传奇,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绝世智谋与超群韬略。他们开创了一代基业,在史书上彪炳千古,然而他们的形象都不似历史中那样凝固保守,而是附加了各朝各代的想象。他们两人都被民间的传奇小说演绎成具有神话色彩的“异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传世笔墨确立的诸葛亮千秋智囊形象,已飘然出尘,不似这世间人物。俗话便有“诸葛亮多智近于妖”的说法。而在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当中,姜子牙干脆被描述成上天下凡的星宿,灭成汤,兴周室,救苍生于水火,最后主持了中国神话史上著名的封神大典,功德圆满之后便渺然不知所终,留给历史的只有一袭远去的背影,仿佛是一瞥惊鸿之后,便任由后世评说。
可是我独独感兴趣的却是他从布衣到封相之中,所走过的曲折磨合的经历。
姜子牙独钓渭水是中国史上的一段传奇,虽年代久远在古老中国却传得妇孺皆知。姜子牙也就成为中华最古老的智囊形象。根据《史记》中记载,姜子牙“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关于他的故事,虽然在正史仅有只言片语。如《史记》:“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算是对其户籍比较可信的考证。关于具体生平说法不一,但大多包含以下几段经历:一是学道,二是出仕商朝,三是归隐东海,四是被文王起用,功成封齐。
就人生境遇来说,姜子牙的“大器晚成”历史上可谓无人匹敌。传说他而立之年时便感于天下战乱,苍生疾苦,于是离家上山求道,这一求就是四十多年,等到学成下山,已经须发皆白了。然后才去学习怎样营生,在无数平凡人生命的尾端,他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姜子牙刚起步的生涯也充满坎坷跌拓,“屠牛于朝歌,卖饭于盟津”,行事乖蹇,还被妻子嘲弄。他也曾经效力于商纣朝廷,担任微不足道的小官职,但后来看见朝廷昏庸,便离开朝歌前往西岐。
关于姜子牙如何到了西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他见商纣昏庸,不堪辅佐,欲改投明主,所以携家带口转往西岐;二是说他因为进谏得罪了纣王,被迫逃往西岐。但无论如何,到了西岐之后,姜子牙遇上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折,而这转折,却是被他通过“欲擒故纵”的方式一手求得的。这整个过程,用社会学的互动角度来说,尤为有趣。
社会学关于社会互动的定义是: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发生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姜子牙与周文王结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互动例子。
姜子牙到了西岐,起初并不为人所知。道号“飞熊”,举竿垂钓渭水之滨的老人,已年近八旬了,但也有人说他是在观察世事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而他就去水边钓鱼。渐渐地,很多人看到有个仙风道骨的渔翁,整日在清流边垂钓。原本这也平淡无奇,但奇的是流水之中,那鱼钩竟然是挺直的,这就超出了常理。开始便有人前去讪笑,得到的回答却是:“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从社会互动上来说,这个案例非常有趣:一方好奇与疑窦交织丛生,另一方面只在打哑谜,却又半遮半掩、道破天机。人们说社会互动要通过某种信息或者符号作为媒介。姜子牙的行为,是一个姿态,也是一个符号,他是表现给那些真正能够看懂的人看的。这里也显示出他是“直钩之意不在渔,而在乎愿者上钩”。钓鱼这个词对他而言是另一层涵义。太公望钓的鱼,是看懂了“钓鱼”这个姿态的人,在他本人心中则认为是有望得遇的明主——西伯侯姬昌。
然而守株待兔,该来的不来,却又如何是好?然而姜子牙数十年积攒的韬略也不是浪得虚名,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说,他很清楚一个“舆论造势”的办法。他在这里守候得越久,吸引的目光也就越多,外头的名声也就越高。古代城市远不及现在这么大,王宫与民舍断不会隔得太远,西伯侯又是体察民情的人。最重要的是,他们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一个是圣君欲求辅臣,另一个是良相渴投明主,这就诞生了合作的可能。太公望这种姿态目的性也摆得鲜明,如果不是,那他早就另觅一个野寂清静的地方钓鱼去了,又何苦长久地暴露在国人众目睽睽之下?那是因为根据社会互动原理,互动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离群索居的人就谈不上互动了。他知道,社会互动可以在两者互不相见的情况下产生,并且要以信息传播为媒介。虽然他和西伯侯隔着一道王城,但随着社会舆论的日渐高涨,这名声总有一天会传入姬昌之耳。
果然,消息由此传开了,传闻逐渐风生水起。对溪边老翁的好奇演化成为一场集体追踪的新闻事件。姜子牙所作那首歌成了街头巷尾的流行歌,作者曝光率由此大大增加。从传闻到舆论,不亦乐乎。根据社会互动的“拟剧论”,这实在像一场展示,一场个人表演,但姜子牙演绎得如此真实投入,就带上了几分虚实互生的意味。可是转念一想,姜子牙的言行不也有几分暗示性吗?仿佛在晓谕天下人:我等着王爷主动上门来。可见太公在两千年前就掌握了社会互动的精髓。可以说,这其中并不是仅仅两人之间的互动,而是一场集体参与的行为,无意间促成了姜子牙的侯相之路。
社会互动的另一点就是,要么采取行动,要么对他人的行动做出反应。借助国民言论,姜子牙找到了把心声传递给文王的机会。他明白文王求才若渴,但却决不降格以求。原本是他要对文王求才的行动做出反应的,本来是我要来求你,但却变成了要你先登门而来,变成潜移默化地使得他人先行动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这巧妙一着,轻而易举地改变互动双方的关系,其中蕴含着他对自身价值的高度了解,也显示他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精妙把握。
事情的结局是,周文王果然慕名而来,渭水河边,借钩问路,臣主相见,姜子牙终于成功地被起用为辅国秉政的良相。姜子牙始终在在借直钩寻找一个能够心意领会的“社会互动”对象,最后君臣投合,皆大欢喜。几千年前就能如此充分利用社会效应,故云古代机谋韬略者,最早还从太公出。
姜子牙一生著述甚多,流传至今惟有《六韬》一部传世。据说历史上曾有无数人受过《六韬》影响,其中之一便是诸葛孔明。《三国演义》刘备遇诸葛过程,与文王遇太公的过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样是明主访良相,未谋面前先闻名,一样用的是欲擒故纵的手法。所不同的是,孔明出山的过程得到徐庶和司马徽等人的引见,而其人偏偏行踪飘逸,轻易不让刘备见着,《隆中对》是千古闻名的篇章。社会情境不同了,人们的互动方式自然也会不同,想必诸葛从《六韬》中领受的,便是这种审时度势的智慧吧。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