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型》下·上

文/精读猫

事实上,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发源地英国,就是女王陛下的政府在保护社会成员。

面对市场法则来势凶凶的大潮。英国政府在1975年通过了思品汉姆兰法,规定由国家参考生活必需品价格提出一个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所有的劳动者只要工资收入达不到这个标准,都由国家和教会出面给予生活补贴。

填上了劳动者收入与实际生活需要之间的大坑。

这个法令一实施,立刻缓和了社会矛盾。

劳动者对于市场经济也不那么抵触了。

不再动不动就跑去砸机器,破坏工厂。

社会和谐了才能发展生产,反而对于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向纵深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促进作用。

可是时间一长呢,问题又出来了。

这种国家兜点吃大锅饭的搞法会产生什么恶果呢?中国人民也是很熟悉的。首先就是很多劳动者不好好干活了。

反正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有国家兜点嘛,干嘛还要那么卖力的干活呢?

然后雇主也不好好发工资了,反正有国家兜着,我干嘛发那么多工资呢,结果就是工人假装干活,雇主假装发工资,劳动生产率一落千丈。此外,这个救济呢是由教区发放的。

那么大家为了领这个救济,也就不好搬到别的地方讨生活。

等于是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闸门被拉上了。

说到底啊这个思品汉姆兰法与自由市场的原则是根本抵触的。

你要保护劳工到这个程度,市场经济就不用搞了,大家都回乡下种地吧。

这样一来呢,新兴资产阶级就不干了,他们从市场经济中获利最大。所以啊拼命的摇旗呐喊,鼓吹废除思品汉姆兰法。

在这些人的压力下,到了1834年,这个法被废除了,代之以所谓济贫法,大家不要被这个济贫法的名字给蒙了。这个济贫法的实质呢就是不济贫,国家不兜点了,你想活着就去干活,找不到活儿,失业了,国家也不管你。

就倒霉,但也不是绝对不管。

你可以去政府办的救济院过活,但是不白养你,你得做苦役,对得起国家给你的这碗救济粮。

美其名曰职业技能培训。

实质呢就是劳改营。

其劳动条件之艰苦,让人闻风色变。当时的历史文献记载,穷人宁可沿街乞讨,也不去救济院。

有的人甚至不敢从救济院门口走过。

提都不愿提。

但不管怎么说,总是有个口子留着不让你饿死了,你非要自己懒,不愿意干苦力呢,饿死了是你自己的事。咎由自取对不对?

不管怎么样,英国社会全面市场化的最后一道难关就这样攻克了。

随着劳动力市场最终形成,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阶段,就这样诞生了。

这被波兰尼成为市场社会。

在市场社会里一切事物的价值,包括人的价值,都是在市场交易中形成的。都有一个价格。

全社会都是围绕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来组织运行。服从等价交换自由交易的市场法则。

这样一来,波兰尼发现19世纪以后的人类社会与以前有了本质的不同。

19世纪之前的传统社会中,市场,甚至经济生活多只是社会关系的附属品。

经济生活从属于社会生活。

用波兰尼的话来说。

经济生活镶嵌在社会关系当中。

人们的行为往往并不是理性计算经济得失,不是为了寻求经济上的好处。

而是为了争取更好的名声,更大的面子,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坚挺的信用。自己得到好处,也让自己所处的社会集体得到好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能够被身边的人,被生活的社会集体认可。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30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