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大帷: 股权战略,创业“生死劫”

近年来,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叠见,创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创业治理是一个关乎创业成败的重要问题,却经常被忽略。

创业企业内部微观制度环境设计方面,企业治理制度设计是基础。只有内部治理的体制、机制设计得当,创业公司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对创业失败的公司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创业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内部治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企业在创业期的表现不佳,创始人团队矛盾频出,最终分崩离析,导致创业失败。在创业公司内部治理制度设计方面,股权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

创业公司的“生死劫”

股权架构、股权分配应该是创业合伙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创业企业内部治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股权架构设计与股权分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益分配,是创业公司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以真功夫与海底捞为例,对两家“最差股权结构”公司的不同命运进行详细探究。

【失败案例】真功夫:家族内讧背后的“股权之殇”

创立于1990年的真功夫曾一度是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在全国50多个城市拥有上千家门店。如果不是因为股权问题,真功夫的发展速度可能更快。

1990年,潘宇海在东莞创办了“168蒸品店”。随着生意越来越好,三年后,潘宇海邀请姐姐潘敏峰与姐夫蔡达标入股,其中潘宇海持股50%,潘敏峰与蔡达标各持股25%。之后,“168蒸品店”更名为“真功夫”,开始向全国扩张,却保留了原有的股权结构。2006年,潘敏峰与蔡达标协议离婚,潘敏峰将自己持有的25%的股权转让给蔡达标。这样一来,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就变成了五五分,潘宇海与蔡达标各占50%。

2007年,真功夫为了上市,引入两家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在蔡达标的主导下,真功夫开始进行内部改革,尝试“去家族化”,聘请专业的经理人代替部分家族管理人员。经理人由蔡达标授权,而家族管理人员大多是潘宇海的心腹。随着内部改革持续推进,潘宇海逐渐被架空,二人的矛盾变得异常激烈。为了反击,潘宇海一纸诉状将蔡达标告上法庭。最终,蔡达标因为挪用公司资产被捕,资本迅速退出,潘宇海重新掌控公司。

虽然在潘宇海的努力下,真功夫重新起航,但却错失了中式餐饮发展的黄金时期。股权之争结束后的几年,真功夫开店速度几乎为零,IPO也宣告失败。如果没有股权之争,真功夫想必是另一番发展景象,或许可以和麦当劳、肯德基平分天下。

【成功案例】海底捞:“铁腕夺权”成就餐饮巨头

1994年,张勇、舒萍、施永宏、李海燕四个好朋友在四川简阳开了一家小火锅店,舒萍、施永宏、李海燕三人出资8000元,四人各占25%的股份,这是海底捞的第一家店。后来,张勇、舒萍结为夫妻,施永宏、李海燕结为夫妻,两家各占50%的股份。创业初期,海底捞采取的就是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股东既是老板也是员工,利润均分,共同承担亏损。这种股权结构虽然简单,但存在很多问题。

后来,海底捞不断发展,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认为其他三人已经跟不上企业发展节奏,果断地解除他们的所有职务,让他们只做股东,享受分红。2004年,舒萍和李海燕离开公司;2007年,施永宏离开公司。同时,张勇出资从施永宏夫妻手中购买了18%的股权,这样一来,张勇夫妇就持有海底捞68%的股权,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自此之后,张勇发挥出他在公司经营方面的天分,带领海底捞快速发展,并于2018年在香港上市。上市当天,海底捞的市值就达到了945亿港元。虽然施永宏夫妇转让出去18%的股权,所拥有的股权的价值也达到了255亿港元,相较于2007年财富增值近100倍。

海底捞最初的股权结构也是五五分,但经过一番调整,张勇获得了绝对控制权,不仅带领海底捞成功上市,也让合伙人施永宏夫妇享受到了巨大的利益。

股权启示录:合伙创业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

1)没有最好的股权结构,但却有最坏的。随着创业公司因为股权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创业失败的案例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关注企业的股权结构设计,想要找到一种最好的股权结构。关于“最好的股权结构”,可以从抽象与具象两个层面理解:从抽象层面看,没有一种股权结构是最好的;从具象层面看,每家企业都有适合自己的股权结构。也就是说,“最好的股权结构”要具体到企业来看,是股权、企业、时间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2)关系重要还是规则重要?大多数创业者联合创业都是因为一个“情”字,友情、同乡情、同学情等。在创业初期,“情”之一字可以解决很多矛盾与问题。但随着企业走上正轨,开始盈利,创业者可能因为利益纠葛抛弃最初的感情,相互伤害,甚至反目成仇。

在任何一家企业,股权争夺战都是最激烈、最引人关注的,对人性提出了极大的考验,而人性却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为了避免股权纠纷,稳定创业者团队,创业公司最好在创业初期就设计好股权结构,明确进入与退出规则,从源头上杜绝股权纠纷的发生。

3)股权平均并不是股权公平。股权结构设计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需要注意的是,股权平均并不是股权公平。

股权公平需要从股东的角度进行考虑,尤其要从股东心理需求的角度进行考虑,指的是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与其为公司发展付出的时间、心血、金钱等相符。简单来说就是,股东为公司发展付出的越多,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就应该越高。

效率要从公司运行及运行结果的角度进行考虑。股东将自己的财产、技能、时间等交给公司,失去了对这些事物的控制权,获得了一种虚拟的股权。股东同意这种交换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团体,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股东来说,在股权设置方面,效率比公平更重要。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326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