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流水,一份柔情,温暖着岁月不会冷——读《一曲流水红颜寞》让我看到了多面人性

四月份,在春风读书群里听说‘一笑作春风’要出书了,一时间群里沸腾,真诚的作者把出版的各环节消息发在群里,书的装帧样式,设计签名版她还请大家帮忙出主意。见贤思齐,我心里暗暗的佩服“一笑作春风”,人家看完《红楼梦》都写书了,我看原著看的磕磕绊绊,就算是看完了一遍也是在最近这半年的时间里,以前我是怎么也读不进去的。

《一曲流水红颜寞》 是一本关于《红楼梦》经典人物的解析之作。

《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对于我来说是个大部头,全书结构紧凑又复杂,人物关系错综交织在一起,《一曲流水红颜寞》 就像这一大团密密综综麻线团上的经纬亮点一样,一瞬间让书中每个人物都鲜活地站立了起来。

书是喜庆的红色封面,书虽然是简装,我是用来收藏的。我推荐给妹妹和我的同事、朋友们给上学的孩子买书,同事给我的反馈的是,她身边的几个爱读书的孩子虽然都没认真看完《红楼梦》原著,却都挺爱看这本书,在我的强烈推荐下,几个同事都先睹为快了,说这本书通俗易懂。

我的‘珍藏本’放在家里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书刚一到手我就看了一大半,后来阅读的节奏被打断,每次只能抽空看上一两节,不是琐事打断便不想放下,总想一下子把它看完。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写女人的书,‘金陵十二钗’人们耳熟能详,分析书中的人物,自然也是写女人的多。《一曲流水红颜寞 》分析了书中35个经典人物,其中25个是女人。

人是有思想的,文章里有了思想,就注入了鲜活的灵魂,这也是我平时愿意看作者的文章的原因。作者春风在‘读书会分享会’上说,文章里要有“我”的存在,在书中她对每个人物的分析,都有“我”的影子,有“我”的生活体验和思考之后的思想心得,她分析的观点客观中立,没有激烈对抗的色彩,没有偏颇的个人情绪,温暖的文字,看完总有余音绕梁的感觉,又让人沈思默想。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的脑中闪现出“暖痴”二字,难怪作者自称“红楼迷”,我不知道作者看了多少遍《红楼梦》,我知道她对书中人物内心的那份懂得,都深藏于文字的背后,她对每一个人物都有一连串的情节串连之功,读懂一个人,理解一颗心,我知道,那绝不是囫囵吞枣和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做到的。

黛玉心想:“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黛玉痴情,宝玉痴呆,灵魂质地相似的人总是会相互吸引的,二人的知己之感应该源于此。两人一起葬花,一起读西厢记,一起在夏日的午后躺在床上编排些无聊的废话打发时光。

我看红楼,年轻时看不懂宝玉和黛玉,黛玉尖酸刻簿,敏感多疑,每一次看到宝玉哄黛玉的情节,我都为宝玉叫屈,一个哭哭啼啼的‘病秧子’有什么好喜欢的?可在作者的眼里,黛玉是聪慧、真挚、幽默、坦率的,又是调皮可人的,她语言最俏皮,动作最夸张,她是人群中最自由最放纵的那一个,她懂人情礼法,她知世故而不世故,她心灵自由,人格独立,她对宝玉是“一生一世一良人”的真挚爱情,我那时看红楼,根本看不懂木石前盟之约,甚至开篇的“梦识通灵”和一僧一道的出场,我看得云里雾里。

曹公把一个”憨“字送给了湘云,把”痴“字留给了黛玉:”痴情女情重愈重情“,”病潇湘痴魂惊噩梦“,”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黛玉确是痴情人,她对人痴,对诗痴,虽然是世外仙姝,却是红尘痴情人。和”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宝钗相比,她多的是一份热心肠,真性情,宝钗是冷美人,是山中高士,高蹈独立于红尘之外。

这样另人赏心悦目的文字,在书里比比皆是。

作者深深的懂得黛玉之美,”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也深深的懂得她的孤独,年幼丧母,与父生离死别,”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她也懂得宝钗的淡情和睿智,“她以智者的角度观望人生,练就与人事周旋的艺术,她行走在现实的土地上,一步又一步”……她喜欢一颗童心一身豪气的史湘云,她看穿了妙玉的孤高是源于自卑,她呼唤迎春二姐姐“莫被懦弱毁一生”,她也在心里替探春说,“娘啊,我在恨你的时候也是爱你的”,她坦率的质问惜春,是不是心中真有”桃花源”?她理解李纨的现实处世,“李纨的一生,虽然一出场是‘枯藤老树昏鸦’般的死寂,然而大观园内的她却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到了最后,又是‘断肠人在天涯’的绝望”……

读作者的文字,我一会儿在《红楼梦》的痴情里,一会儿在壮怀激烈或平湖宁静的诗词画面中,作者流畅的文字,读起来是飘逸自然的,就像一盏清茶,给人以清新爽口的感觉,又像听一首好歌,不但旋律优美,而且引用自然,诗词典故丰富,恰到好处。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以前我看《红楼梦》就是一曲悲歌,一群苦命女人的集体史诗,读来压抑,所以不愿意读。我经常是带着批判的眼睛审视着红楼里的人物。因为看不懂,所以想放弃。

《一曲流水红颜寞》,形形色色的人物之美,在作者的笔下都是鲜活的立体的,真实的就如同我们的身边人一样,作者对每个人物的分析编配入理,由表及里,不回避,敢直言,作者避开传统的说教,而是像人物的身边邻居一样,在与人物隔窗对话。

自古强强联合,阶层的跃迁总是难以跨越的鸿沟。贾史王薛家族的命运,荣衰共振,也源于经济利益的联姻,贾琏和王熙风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作者除了看到这些,还慧眼捕捉了凤姐和贾琏爱情终结的根本原因。

爱到尽头,覆水难收啊!
回看贾琏和凤姐的这场婚姻,撇开时代原因,我们不难发现,贾琏的滥情和凤姐的强势都是把这场婚姻逼向悲剧的原因。
滥情,容易让对方失去爱的信仰,失去对身边人的信信,变得敏感执拗。
强势,容易让对方窒息叛逆,愈想逃出家庭的桎梏,变得自私反弹。
无论如何,他们都耗掉了最初的热情和激情,爱情如放到冰箱冷冻层太久的食物,变了质。
婚姻中真的没有谁怕谁之说,所有的怕都源于爱,爱如指间沙,抓得越紧,流失越快。

有没有?

这样的现实意义是不是同样照进了我们当下的现实生活?

作者能清晰地洞察人性,以此来诠释爱和温暖,我每次看到这里,总会在心里对枕边人的缺点有了更多的包容之心,总会反问自己,在生活中自己有没有太强势?能不能给身边人带来同样的温暖?

《红楼梦》里,美女如云,千人千面,作者不仅痴迷黛玉宝钗这样的灵秀之人,也同样把温暖给了尤二姐,金钏,刘姥姥,贾瑞,焦大这样的人物。

他称尤二姐为“不完美的受害者”,理性客观的分析了她看不懂侯门似海笑里藏刀的原因;他肯定刘姥姥的乐观坚强豁达的大智慧。

身处底层并不是可怕,像刘姥姥一样的,有无数生活在华夏大地底层的人,他们被艰难的生活碾压过,被岁月的风霜侵蚀过,像田野里的麦穗,都有折腰的时候。
然而,他们折腰的背后,是不屈服于命运的勇气,是对苦痛的直面与担当,值得我辈尊敬、佩服。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土壤,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对每个人物的分析里,总能看到作者温暖话语背后的教化之功,那不是生硬的教科书式的说教,而是“天街小雨润屠苏”的温馨提示。

贾琏是一个淫、烂‘混合体‘,这也是贾家这个‘社会环境’的产物:一个爹不疼无娘爱从来没有受过正面教育的贵公子,能成长为什么样的姿态?他的堕落不是来自人性里的恶,而是恶俗环境的推波助澜,他不自觉地迷失了自我。

贾兰是四世同堂家族的嫡长孙,却不见在元宵家宴上现身,如同一个躲在阴暗处的影子:追其原因,可能有贾兰个性的缘故,文中说他“牛心古怪”,大约指的是少年老成,顽皮不足,灵动不够,不讨人疼。但换个角度想,这种难道不正是缺爱造成的吗?

师者教诲,春风化雨暖人心。好书如良药,读之使人聪明,让人思考无限。

《一曲流水红颜寞》,不失为现代家庭教育的范本之作,作者在关注人物性格命运的同时,一直在努力深挖每种性格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这好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案例,从生到死。

暗香疏影词笔阔,师尊真我莫春风。在现实生活中,作者春风不仅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高中语文老师,同时她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我看她的文章,总能看到真实生活中的样子,总有笔酣墨饱妙笔生花之感,又有文不加点的朴实之风,这是一位师者从生活中来,体味生活,感知冷暖后,博览群书智慧精华的凝结。

‘一曲流水红颜寞’,字面看似沧凉,《一曲流水红颜寞》 力荐品读。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330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