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活动小思
课堂活动,是撬动课堂的一根杠杆。它比机械地“提问题找答案”更灵巧,更丰富,更具空间感,更富有张力。
但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活动驾驭课堂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效果也会差强人意,原因在于:课堂活动设计本身有问题。比如,课堂活动设计与文本内容不契合,打个比喻,就是活动与文本虽然是亲戚,但有可能是远亲了,这样会让学生在文本中找不到线索,摸不着头绪。再如,课堂活动设计没有依据于学情,而是全凭教师的“一厢情愿”。活动设计能否恰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班学生实际学情的考量。不扎根学情的设计,往往会是圣诞树,好看而缺乏生长力。
当然,教师自身素养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教师缺乏厚重的文化底蕴,缺乏灵活机动调控课堂的能力,缺乏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的语言艺术,是很难取得活动实效的。
要想实现课堂活动的高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沉潜文本,巧妙设计
文本,是活动设计的根基。任何凌驾于文本之上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可见而不可住的。所以,要想课堂上呈现理想的活动过程,必须先把文本读透、读厚、读活,建立在把文本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建构、重组,才会有智慧的火花闪现。就像玩一个模型,要深入其内部每一个部件,才能完成创新的设计。再有,活动设计要有真实的情境性,生活化的思维链接,学生才有兴趣去探究。这都是重要前提。
2.功夫做足,以适应变
活动设计,都是不能“一步登天”的,它需要拾级而上的螺旋生长。正因为活动有足够张力和生长空间,才会让师生在课堂上共生共长。活动的每一步,都是有无限可能的。所以,我们可以在一定的空间内,做好老师自身的“无限生长”。也就是说,把自己能想到的多种可能,多种角度,多种层次提前做好预设,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为各种新“生成”做好充分准备。
3.给够时间,读透文本
活动的课堂实施,主角就是学生。而让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就是让学生充分的读透课文,这一点在很多名师课堂上都得以验证。毛躁躁的一味快快快,一切都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划过,而没有浸润到文本内部,当然不会有提前预设的创新和惊喜。只有给足了学生读文本的时间,才可能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4.合作交流,灵巧引领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所谓的“冷场”,老师要机动处理。一些难点,可以给他们讨论的时间去交流,思维是可以互相点燃的。也可以老师给个梯子,让他们有迹可循。还可以老师适当点拨,很多时候,老师巧妙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见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总之,当活动进行不下去时,是最能彰显教师“点拨引领”能力的实力,运用得好,就能更快的提升教师自身的“驾驭力”。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