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施然:如何找到一条诗画独特之路——香港“七月群贤庆回归”书画展暨研讨会发言
施施然,本名袁诗萍,诗人,画家,美术专业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编《中国女诗人诗选》,出版有诗集《隐身飞行》《走在民国的街道上》《唯有黑暗使灵魂溢出》等5部,诗作被译介到英、日、法、瑞典、罗马尼亚、阿拉伯等多个国家,曾获河北省政府文艺振兴奖、中国十大女诗人奖、《现代青年》当代十大青年诗人奖、三月三诗歌奖、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等,画作多次参展或被收藏。
如何找到一条诗画独特之路
施施然
在多数学院派画家、尤其是掌握西方绘画技艺的油画家们的绘画观里,崇尚以画笔客观地表达世界,表达画家眼中的善恶美丑,甚至是黑暗和痛苦。但在中国画中,一直以来,更看重以笔带意,以意(境)表达心灵,表达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中的某种景象和氛围。当然早在民国时期,也有林风眠这样一批曾留学欧洲,力图将中西方绘画技法与思想融合在一起的先驱,在作品中既呈现出炉火纯青的西画技艺、比如结构、色块、透视、构图等,同时也表现出画家埋藏于内心的故事,兼具文人画的抒情性。而齐白石的画,我们更习惯直接将它视为文人画。
时间再向前推,文人画最早被称为士人画,主要指封建社会时期一些靠科考入仕的文人书画,区别于宫廷画院职业画师的绘画,讲究诗、书、画、印于一体,标举才情、思想、学问、风骨的统一。文人画创始者、唐代大诗人王维更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念。历代文人画代表大家细数下来,个个声名响亮,比如唐宋元时期的苏轼、米芾、马远、赵孟頫、黄公望、倪瓒,以及元明清以来的沈周、唐寅、文徵明、仇英、董其昌、朱耷、石涛等等。这些名字光彩熠熠,足以穿越时空的迷雾。
施施然
关于士者,孔子曾在《孔子家语.五仪解》中记载:“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士人也。”道出士人淡泊自守的价值倾向,也道出相对于宫廷职业画师的“工”,士人画更讲究性情意趣与品格境界。这也成为文人画的主要特征。
那么,是否文人画在技法上就不那么重要了呢?当然不是,我们来看看文人画开山鼻祖王维所画、传被日本京都小川家收藏的《江干雪霁图》,画中白雪如盖,峰峦如聚,中央一巨峰突出,峭拔雄伟,山石错落有致,寺院隐现,林立的松柏和枯树,银装素裹,更显精神超拔。此图构图纯熟,笔法严谨,笔墨设色清润,皴擦秀雅,为一代出尘脱俗的传世之作。再看马远的《松月图》、徐熙的《雪竹图》、黄公望的《丹崖玉树图》、再到文徵明《秋江饯别图》、唐寅《落霞孤骛》、仇英《山水图》等等,每一幅画,从布局、构图,到笔墨、书法、用色,或遒劲雄浑,或不羁疏淡,均功力深厚、丰神独绝,堪称开一派绘画先河的大作。董其昌也是文人画的大力倡导者,他提出“南北宗”之说,把院体“山水画”与“文人画”分为南北两派,强调以古人为师,但反对单纯机械地模拟蹈袭。他暮年所作《关山雪霁图》,山峦林壑,气势沉雄,非满腹经纶,且几十年持续专注的笔墨实践者可以画得出的。
施施然、何佳霖
能够流传下来的好的文人画,不仅画者须具备高深的学问和精神境界,技术上也是苦心孤诣,纯熟到无懈可击。但无论怎样,技术仍属于是器的东西,我们最终所要呈现的,是精神智慧层面,属于灵魂范畴。因此我要说,技术与高格缺一不可,好的文人画需兼具精神境界和纯熟技术。我们都在不断学习的路上。
近年文人画概念又被频繁提起,各地陆续举办的文人书画展,以及报刊杂志也在大力刊登推介。较之古代文人一心攻读诗书,现代社会的诗人作家们除了要习得生存所必须的学业科目与职业技能,还要通晓外语,熟练使用电脑,学会驾驶汽车,高效使用互联网等等,加之文学、绘画早已分化成两大不同门类的学科,诗、书、画能够精于其中一、两种,同时又在文学创作上达到高层次与成就,已属凤毛麟角、难能可贵。在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香港研究会、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艺术联盟、香港女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七月群贤庆回归书画展”,不仅展出了居住在香港的艺术家作品,还收录了内地海男、潇潇、施施然、金铃子、娜仁琪琪格、花语、安琪等多名诗人的绘画作品,可谓有传承、有抱负、高瞻远瞩之举,在此谨向主办方致以诚挚的谢意。
2023.7.24
于香港“七月群贤庆回归”
书画艺术展暨诗画创作研讨会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