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系列9:劝人向善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上回说到刘备带兵解救青州,第一次打了败仗。不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吃败仗这事,刘备并没有放在心上。第二天,略施小计,再次大破敌军,成功解除了反贼对青州的包围。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成长过程几乎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而且越往后,困难越大。面对困难,一个人最好的应对并不是百折不挠,而是不放在心上。百折不挠意味着,心灵很受伤,必须靠坚强的意志撑着。就像《老人与海》中说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虽然很热血澎湃,但这是很苦很累的,总有一天,竹子会被压弯。而毫不放在心上,就没有任何压力,轻装上阵,无限重启,永远满格电。有这种态度的人,困难挫折遇见了都得绕道走。
刘备解决了围困青州的叛贼,听说自己的老师中郎将卢植在与张角打仗,想要去助战。武装部长邹靖说,他是你老师,不是我老师,你想救,我可不想蹚浑水。你干叔叔刘焉是我老大,派我跟着你一是监视你,二是要我把他派的五千精兵带回去,没跟我说救什么卢植绿植的,我不去。于是,邹靖自个带着人回去了。没办法,刘备只得带着关张和本部五百亲兵前往。
卢植见到学生前来帮忙,很高兴。说自己这边没压力,你去帮皇甫嵩、朱儁(念jun,四声)打张角的弟弟吧。还是老师实在,安排学生干活,不但给钱,还给了一千人马,比干叔叔刘焉大方多了。刘备二话不说,领命前往。好的,老师!学生我这就去!
刘备带着人匆匆赶往战场,没想到的是张角的两个弟弟打仗实在拉胯,跟张角好像不是一个妈生的。被官军一阵风、一把火,烧得人仰马翻。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什么太平道人,能呼风唤雨,纯粹是骗人的把戏。难道呼风唤雨的意思是,起火了,把风呼过来,方便烧自己人?刘备千里迢迢跑过来,多不容易。张氏二兄弟你们好歹坚持一下,见上刘备一面。结果刘备没见着,逃跑的时候见到了另一个英雄:曹操。
三国演义写到这里,两个主要人物就都出场了。一个是刘备,代表正统的大汉王朝;一个是曹操,代表新兴的军阀势力。曹操是刘备的一生之敌,不仅是因为两个人互相抢地盘,而且因为两个人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治国理念。就像刘备自己说的,他的行为跟曹操都是反着来的。曹操视人如草芥,刘备就待人如亲友;曹操狡诈奸猾,刘备就一诺千金;曹操阴险恶毒,刘备就诚实善良。就连童年故事,曹操跟刘备也是反着来的。
之前说小说的重要人物,罗贯中会单列一段讲述他的相貌、气质、童年经历等。曹操显然值得写一段。跟刘备的描述相比,曹操的这一段简直像骂人。刘备是“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而曹操是“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刘备如果是三好学生,曹操基本上就是地痞流氓。刘备长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真是个伟男子。曹操长得“身长七尺,细眼长髯”,首先个子矮了五公分,然后小眼睛,再加上民间给的白脸,要不是有胡子,这简直是个太监的长相。
罗贯中还写了一个小故事,来突出曹操的机变。曹操的叔父看到曹操经常逛夜店,就告诉了他爹曹嵩。曹嵩虽然自己也三妻四妾,喜欢混乱派对,但教育孩子还是一本正经的,狠狠地教训了曹操。如果你以为曹操就此改邪归正,那真是看不起曹操了。改邪归正?不存在的。曹操想了方法,等他下次见到叔父,假装癫痫发作口吐白沫。叔父吓了一跳,赶紧报告给曹嵩。等曹嵩过来看的时候,曹操跟没事一样坐着喝茶呐。曹嵩说,“儿子,你叔说你癫痫病犯了,现在好了?”曹操赶紧告他叔一状说,“我本来就没病,都是叔父不喜欢我,才说我坏话”。
这招真狠,以后他叔再告状,曹嵩不但不信了,而且还觉得他叔这人眼神很有问题。这下曹操终于可以撒花玩了。曹嵩也真行,你儿子什么德行,你心里不清楚吗?其实,也不能怪曹嵩。大凡劝人,都是好心,但很少能有好结果的。
一是,人都爱听好话,没人爱听别人挑自己的毛病。你说我做错了,即使我真的做错了,为了面子,我也得说自己在下一盘大棋,你不懂。你劝了我,我也不会认错,更不会高兴。说不定还会跟你吵起来,最后江湖再见。
二是,疏不间亲,别人的家事,外人少掺和。曹操的教育,责任在曹嵩,这个叔父就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他爹都不管,你管什么。最后,两边都不待见。现代社会,很多闺蜜劝人分手,下场也跟着差不多。
所以,如果你非要劝人的话,记得千万不要超过两次。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