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

李商隐为晚唐著名的诗人,他和另一位诗人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风格,主要以爱情诗为主,比如这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绝对是家喻户晓的爱情名句。其实,李商隐的另外一首诗歌《蝉》已经颠覆了他主要的写作风格,诗句内容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

该诗是以第一人称手法,站在一只蝉的角度来写自己的处境和遭遇,诗歌大意是:你栖身在高高的树枝上本来就难以饱腹,地上那么多吃的,你非要在高高的树枝上风餐露宿。你一天到晚在树枝上徒劳无功,撕心裂肺的叫唤,不觉得在浪费力气吗?你从早到晚栖息在树叶上,从春天到秋天不断的鸣叫,快到生命尽头的时候,那些碧绿的树叶也不会关心你的死活,你还是赶紧离开吧!我曾经身居高位,如今官职卑下,真的五味杂陈。如今已经到了暮年,想回家,家园都荒芜长满了杂草,一片死寂的景象,和你的处境夜差不多。你的鸣叫声的确提醒了我,让我警醒!我决定不再追求什么高官厚禄,让一家人过清贫安静的生活!(一只蝉,让李商隐的悟性如此之高,不得不让人佩服!)

李商隐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他曾两度入官秘书省共事,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李商隐的《蝉》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的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蝉》的第四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承上启下,以比喻的手法,高度凝练的五个字,表达出了作者心中愤懑的情绪。也暗示李商隐自己目前的遭遇:本以为身居高位,就可以衣食无忧,现在却落魄得难以填饱肚子。其实做一个平平淡淡的人,也不至于饿肚子。我一直想努力的工作,想为国家做贡献,结果三番两次的被贬官,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如今的遭遇,其实和树上的蝉没什么区别。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538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