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系列17:爱劝人的朋友混得最惨
上回说到,同样是立了大功,孙坚因为朝廷有人被封了官,刘备因为没有关系只能在街上闲逛。幸好,刘备还认识几个人。在某次遛街的时候,碰上了郎中张钧。这个郎中不是江湖上卖野药的假医生,而是汉朝一个官职,相当于中央部委的副部长。
刘备向张郎中汇报了自己的功绩,和目前没官做的尴尬。张郎中大吃一惊,赶忙向皇帝汇报,皇帝还是老样子,跟自己没关系的事情一概不管。倒是身边的宦官看出来其中的猫腻了,赶紧让下面的人给从前立过功的将领封官。要么说中国人喜欢送礼和上访呐,因为不管什么事情,只有上面的人知道了、重视了,才能办得好、办得快。如果按照程序办事,从最下面开始一步一步来,那事情不是卡这里,就是卡那里,最后肯定给你搞黄。所以,遇到事情,能找人,先找人;能送礼,尽量送礼;能上访,坚决上访。其他的途径都是扯淡。
张郎中这么一汇报,刘备立马当上了县令,虽然官不大,但毕竟从一个草民变成了官员,从被统治阶级进入了统治阶级。鲤鱼跃龙门,麻雀变凤凰!
如果刘备就这样从底层开始,开心地一路混下去,从县令混到市长,从市长混到省长,从省长混到宰相,那故事就太平淡无趣了。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小说要给故事主角制造各种麻烦,让整个情节一波三折,这样才好看。果然,刘备当了没几天县令,就被撸了。原因是朝廷派来的监察官索贿,刘备不给,监察官一怒之下给了个不称职的差评。这可把张飞惹恼了,之前一肚子火,正没地方发泄。只见他一脚踹开监察官的办公室,揪住监察的头发,一把扯到马路边。接着,找了棵柳树,把人拴住,狠狠地打,一连打断十几根柳条。
这一幕叫“张翼德怒鞭督邮”,是三国第一个精彩场景。好的作家写故事,不能记录生活的流水账,一定得找到生活中最有戏剧性的场景,把其他的情节一笔带过。这里先卖个关子,后面再详细讲讲。
张飞把上司打了,大哥刘备这官是当不成了。二弟关羽更狠,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当场要把督邮给剐了。关老爷真是个狠人,之前参军就是因为看不惯老家的黑社会,把黑社会老大给杀了,迫不得已流落江湖。但刘备还是不忍心,督邮只是要贿赂,虽然不合法,但罪不容诛。即使是现代社会,贪污犯罪最高处罚也只是无期徒刑。刘备显然有法律思维,没有听从关羽的建议,坚持依法办事,把督邮教训一通就放了。之后,三人一起逃往他乡。
其实,督邮索贿这事,即使放在太平年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官场惯例,更不用说是兵荒马乱的汉朝末年了。督邮要钱也不是为了自己,他上面还是上司。他不找下面要,上司找他要,他拿什么给呢。这个时候朝廷已经被当红的十个大宦官完全控制了。之前说了,太监不同于正常人。如果正常人的邪恶有一分的话,太监的邪恶就有十分,扭曲的心理需要通过加倍变态来平衡。所以,太监贪污起来,比一般的官员要厉害十倍。督邮为了满足太监上司的需求,也只能加倍努力索贿了。
终于,有大臣看不下去了。谏议大夫刘陶和司徒陈耽,凭着两腔正义,向皇帝犯颜直谏。跟后来所有的劝谏故事结果一样,两人小命没了。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我发现:凡是劝人的朋友,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猜原因可以是这样的。
首先,假设一件事情可以分清对错,而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对,不喜欢自己错。那么就有出现以下情况:
1、劝的人是错的,被劝的人是对的。这种情况说明劝人的家伙是个蠢货。自己都没把问题想明白,还去劝人。而且,这在被劝的人眼里是最常见的。因为通常情况,人们都会认为自己聪明而别人是傻瓜,被劝的人也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听到反对意见时会很生气。
2、劝的人是对的,被劝的人是错的。如果被劝的人在采纳了建议,就间接证明他自己是蠢货,这会让他更生气。如果被劝的人没采纳建议,劝的人徒费口舌,做了一件完全无意义的事。更糟糕的是,劝的人可能会拿自己的先见之明到处炫耀,惹人嫉妒。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会给自己迎来各种麻烦。
所以,只要有人提意见,最后结果总会变成要么证明劝的人是傻瓜,要么证明被劝的人是傻瓜,没有任何人从这里面得到好处。因此,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下场不好才是对的,下场很好反而是不符合天理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