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顺势而为”耽误的大佬
一家靠顺势而为起家,把顺势而为当成生存哲学的企业,怎么就走到了反而被势绑架的地步?
做手机和造车,对粗粮来说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粗粮做手机的时候,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比例不到5%,今天电动车占比已经30%,价格战打成一片血海,粗粮车还没造出来。2010年的粗粮,啥都没有,就是看准了,胸口有股真气,脑袋里没有陈见,干倒了那个年代的巨头。今天的粗粮自己成了巨头,去追一帮嗷嗷叫的小野狼,立项造车的依据之一是,就算1%的粗粮粉肯买单就不算输。今天的粗粮,其实是在跟十年前的自己竞争,用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
以顺势为生存哲学,是对势的敬畏,人斗不过势。可势头既然过了,还要勉强去跟,不知道是现在错了,还是当初错了。顺势有一个天生的代价,那个势不是你自己的,借来的东西,都有还回去的一天。
决定造车是2021年,大佬对着镜头说,本来想退休,可调研发现电动车已经成了消费电子,如果不造车,吸引不到牛人,手机这个大本营就难保。对比苹果,立项造iCar是2014年,提前七年锁定了趋势。刚又推出VR头显,用眼睛和隔空打手势就可以操作,把人机交互又推升了一个时代。当年也是苹果发明了触摸交互,才有了智能手机,才有了粗粮和大佬。
你看,造势的人一直在前面走,顺势的人一直在后面跟,选择不同命就不同,公平。顺势的好处是起的快,但掉的也快。2014年是粗粮创立第四年,估值450亿美金,九年后的今天375亿,缩水15%。2014年苹果6000亿,今天2.7万亿,升值3.5倍。2014年大佬说要超过苹果,苹果的人当场怼回来,说话容易做事难。大佬就引用马云,梦想得有,万一实现了呢。那一年苹果市值是粗粮13倍,今天是70倍。
一流企业,造势,就是定义产品。
二流企业,顺势,就是模仿加微创新。
造势的企业,先难后易,所以先慢后快。
顺势的企业,先易后难,所以先快后慢。
谁造势谁就是主人,谁顺势谁就是客人,客人斗不垮主人,这不是有没有梦想的问题,是有没有常识的问题。
粗粮以性价比为纲,硬件利润率只要5%,它占到一股势,就是中产崛起对价廉物美的需求,这是科技普惠,是伟大的地方,但借势的人天生没有安全感,所以粗粮还要冲高端。人愿意为品牌付溢价,因为这个溢价是面子,是身份,是一种社会资产。但粗粮不能用溢价,一溢价大本营就丢了,就只能用性价比去冲高端,这其实是用实惠去pk社会潜规则,逆人性而动,而人性是最大的势。
别忘了,性价比这碗饭,是苹果赏给各位吃的。定义产品的是苹果,它选择固守高端,不断推高行业天花板,把性价比的机会留给小伙伴们。行业一下滑,性价比就成了红海,小伙伴们亏钱也要保体量,而高端不受影响,甚至它还可以变相降价,抢性价比的份额。定义产品的主,有把刀随时可以砍下来。你不认,要用性价比冲高端,那是仰攻,人家从高端到性价比,是俯冲。
苹果还算高雅,这么多年守在高端,到了电动车,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是要通吃,溢价我也要,性价比我也要。比亚迪一直是车海战术,见缝插针,特斯拉从上往下打,下一代工厂要把制造成本再降50%。人家是造风者,苦哈哈干了二十多年的主,不是一句顺势而为就可以拿走的。
今天的粗粮,就是内耗。顺势而为到底坚持不坚持?性价比到底坚持不坚持?战略丢了,却想用战术来补。
造势是战略,顺势只是战术。
造势的企业,慢不是问题。战略对了,战术错了当练兵。
借势的企业,不得不快,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大佬40岁知天命,知的就是顺势而为,然后做实业做投资,知行合一,名动江湖。当时大佬被杨澜采访说,是从马云身上悟到顺势而为。这恐怕是误会,马云推销中国供应商的时候,被当成骗子,是马云定义了B2B,带起来中国的电商基础设施,他是造势。阿里一直把命捏在自己手里,封掉百度和微信,08年就开始换掉美国人的数据库、服务器和存储(去IOE),然后有了阿里的云,今天粗粮手机不用安卓和高通试试?
业内还是有共识,大佬大于粗粮。粗粮不到400亿美金,在业内四分天下有其一,不是老大,这两个硬指标,都是二流。但大佬是一流,因为能跨越周期和跨越品类,从软件到互联网再到硬件,互联网里又跨了有线到无线,这个记录没人打破。所以大佬成功是必然,指哪儿打哪儿。当年傅盛说大佬教导他,100亿美金的企业都是可以计划出来的。但100亿是必然,1000亿是不是必然,到底缺了什么。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2010年的顺势而为,决定了今天的粗粮。大学时候,就已经有了顺势而为的影子。
前几天演讲,大佬举例子,上大学要两年内修完四年的学分,不知道怎么搞,就去问师兄,几个小时就搞清楚了,所以总结经验: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个懂的人问,99%的问题别人都遇到过,都解决了,你问就可以了。
可能恰恰反了。遇到问题,千万别第一时间找人问。得师父的容易,有自己的就难了。每个问题都是一个机会,自己去磨,闯出一条路的机会。第一时间就去问,那机会就被自己废了,一旦知道答案,脑回路被锚定,永远失去从头在黑暗中摸索的可能。别人给的是答案,不是能力。
人会说,不用自己摸索所有问题,正是读书的好处,自己摸会错过时间窗口。可惜,你做的事所有人都想做,才会错过时间窗口。你做的事没人做,就不担心时间窗口,磨刀不误砍柴工。想一想互联网七字诀里的“快”,因为是在借势,我不借别人就借,才不得不快,这是战术的勤奋。
大佬还提到一个例子,读书经常遇到看不懂,卡得很痛苦,就先跳过去,咬着牙往下读,坚持读到尾,前面的就懂了。总结经验是:知识大部分是网状的,知识点之间不一定有绝对的先后,前面看不懂,不影响学后面,后面会了,更容易懂前面。
对一般人,这没问题,但对一流,正是问题。知识所以是知识,它是逻辑的,可以严密推导的,当下没搞懂就表示有盲点,不能侥幸。就算有90%可以回头补,还有10%补不了。用人家的芯片和系统,快速起步,可13年了,那两样也没补回来。行业走下坡路,人才跑了,利润薄了,创新空间小了,越来越难补。
在这两个细节上,王传福都是反过来。95年想造电池,买不起日本人的设备和工艺,就自己咬牙摸,设备自己造,一时造不好就上人工。没有干燥实验室,就想办法,往流程里加干燥剂自动把水吸干。想造电动车,就先造燃油车,要造燃油车,就先收购一家,把车的一切技术自己过一遍。
这是一场龟兔赛跑。问人,跳过,成就了今天的粗粮。自己摸,不跳过,成就了今天的比亚迪。王传福坐了二十多年冷板凳,可这两年终究爆发,比亚迪有三个硬指标是粗粮没做到的,市值稳在一千亿美金,行业绝对老大,最重要,突破卡脖子。
粗粮顺到的最大一股势,是中国的发展阶段。苹果代表美国的“科”,创新前沿,粗粮代表中国的“技”,性价比落地。但目前看,粗粮也错过了更大一股势,中国要突破卡脖子,从技到科。比亚迪同时占到了这两股势,但比亚迪是笨小孩,埋伏了二十年。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这句话是命门。
顺势而为,不是进窄门。有难题就问人,不是进窄门。跳过知识点,不是进窄门。用大佬人设给产品倒流量,每年人生导师先讲课再卖货,也不是进窄门。什么是进窄门,把所有这些“经验”反过来,有难题自己摸,不跳过,造出风口,成为势本身,不要把命捏在别人手里,把人设和产品建立防火墙。
大佬四十知天命,知了四个字,顺势而为。但我以为顺势只是一个道理,不是天命。人弱小卑下,顺势才会舒服,但天行健,天命是担当,是创造。十年前大佬说,人欲即天理。这是把天理拉低到人欲的层面上,是一次心力的妥协。每次妥协都有短期的好处,也会付出长期的代价。
一个认识大佬20年的朋友说,大佬是个完美主义者,实践和价值观需要自洽,统一了才舒服,否则就会内耗。早就开宗立派名动江湖的人了,还每天五点起床搬砖打仗,应当还有心力再破一层茧,人到五十再悟天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