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树上墙捣鸟窝,展翅高飞有梦想一一难忘的童年记忆9.5
我的家乡在邵伯湖畔,是当地的鱼米之乡,区域内河流众,沟渠纵横,植被丰富,树木繁盛,为众多的鸟儿提供了良好的憩息场所。
在家乡,小时候常见的鸟儿有:喜鹊、山雀、麻雀、燕子、野鸽子、黄鹂、野鸡、野鸭、白鹭、大雁、戴胜、啄木鸟等。当然,还常常会看见一些不知名的鸟儿,有水上游的,更多是空中飞的。
最不易近人的一般是水鸟。就说白鹭吧!在远离人群的水稻田里、沼泽地或池塘边上,常看见其洁白的身影,迈着高长的细腿,在水中闲庭信步,一但有点风吹草动,便唿的展翅高,瞬间不见踪影。
有一段时期,在老家门前的小池塘住了一对水鸟,外形似成人拳头大小,其中一只雄的特漂亮。每天两只鸟在河面上结伴而行,一同觅食嬉戏,形影不离。可是,包括我父母在内的附近村民,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鸟?每天早上的叫声,还比较的动听悦耳。我曾偶尔的碰见它俩,远远的看见了,悄悄的走近,但连拍照的机会也不曾有。让人感叹,真是可远观而不可近瞻!
这些鸟儿是近不得人的,但也有些鸟,如麻雀、喜鹊、山雀等总喜欢在农民家前屋后围着人转。麻雀小得不起眼,喜欢把窝建屋檐的瓦和墙相接处的细缝里。山雀喜欢将窝建在树杈上,用枯树枝搭建成窝头状,最下面垫一些羽毛、毛发或细软的技条等。那喜鹊厉害多了,它的窝建得最高,也最大。远远的看上去,外边用了不少"大树枝″,这是体型小的鸟无法憾动。而那燕子最绝,它与人相处得最和谐,农民们默认、包容它将窝建在自身堂屋的中梁上,或者走廊的屋檐下某处。
春天到了,雏鸟己经开始化,放学回家,闲来无事,就有一些人开始相约捣鸟窝了。一般有一两个大孩子领头,后面跟着几个小罗卜头,大家都想去看热闹。先寻觅到有鸟窝的树,用带来的自家竹竿,对准鸟窝向上捣。行竿往往不够长,方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是,亦脚爬树到树杈处,找准位置站好,拿过行竿对准鸟窝下方,倾刻间,枯杆落叶渐渐落下,细软的垫层落下。可怜的山雀拼命的撕心裂肺的叫着,还盘旋在鸟窝的上下,不断的飞来飞去。
此时,最令人可惜的是一些鸟蛋或刚激化的小鸟也落下了,可怜的小鸟还未长出翅膀,便一命而呜了。最让人期望的是,一些半大的鸟儿落下了,翅膀长得差不多了,还没有完全会飞。这是最重要的战利品,大家都争相将这半大鸟儿捉回去,用绳子扣在脚上或翅膀上,固定在桌腿等处,拿出米糠等喂养它,可是它挣扎不了几天,也就消声灭迹了。我也从未见过将鸟儿养大会飞的,大人都说,这鸟是养不家的。
至于大喜鹊,一般的孩子是望尘莫及的,它的窝实在是高。当地有句俗语,你家住的比喜鹊窝高!言下之意,你家厉害,住的是高楼大厦。有人将两段行竿绑在一起,有时长度够了,但力度不够,对喜鹊窝难以撼动!
看到大孩子们捣鸟窝,小罗卜头们也不甘寂寞,他们也只能将目光投向了麻雀。那些麻雀坏的很,专门偷吃家前屋后晾晒的粮食,你要赶它走,它嗖的不见,原来就钻进了屋檐的瓦下面的窝里,这太令人气愤了。于是,几个小罗卜头,找来凳子,站得高点,拿着一根短竹竿,对准麻雀钻进去地方就是一阵捣鼓。一般收获极其有限,见到最多的是一些细小的枝叶及羽毛飘飘而下。难得会碰到几支鸟蛋和小鸟,这正是大孩子不感兴趣的地方。
若干年后,我所居住的教师宿舍楼有个院子,我在院子的花坛里栽种了两棵四季桂,四季桂生长旺盛,枝叶茂密。居然也引来了鸟儿来此筑巢,下班回家,常看见两只亲鸟落在院子上空的电线上,见此情此景,我都不忍心打搅它们。
后来儿子也知道了这个小秘密,那时他才几岁,非缠着我要看看小鸟。我只得抱住它,站在四季桂下的花坛上,儿子见了,忍不住伸出手要去抓雏鸟,可怜的雏鸟惊恐的看着我们,但被我坚决阻止了。我告诉他,这鸟儿是我们养不活的,鸟妈妈没了小鸟多伤心啊!
多年以后,我也常常在思考、反思这个问题,那些鸟儿多可爱啊!哪怕是麻雀,也是挺可爱的,绝大多数人畜无害,我们为什么要与它们过不去呢?当时,孩子们捣鸟窝找鸟蛋,基本上都没有要食用的意图。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以为,那是童年期的孩子们的梦想:展翅高飞来去自由。那个时期,港舌武侠片己开始俏然兴起,超级轻功的武侠能飞来飞去的,来无影去无踪的。也就让当时的孩子们普遍有着这样朴素想法:我要是有这样的本领,像天空中鸟儿一样,行动是如此的自由,整天飞来飞去的,这该有多好啊!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