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博大、朴实温情——不简单的《论语》
孔子是大圣人,是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言行一致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无论是在春秋战国,还是在后世,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孔子都是影响最为深广的人物之一。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仅仅一本巜论语》是远远不够的,但《论语》却是唯一可靠、且最能直接代表和反映孔子言行、生活及思想的一本书。该书不仅辞约义富,富有哲理,而且语言活泼风趣。书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些孔门弟子的特征,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他们个性鲜明,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刚刚把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读完,收获颇丰,不禁感叹:儒家思想竟是如此的恢弘博大、通达活泼而又朴实无华、充满温情!孔子是多么的伟大啊!儒家学说,其深邃之处,正如《中庸》所说“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其精神境界,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意即: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很平常的知识,却能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儒家提倡的“仁”与“义”,真诚至极,读来让人感到无限的温暖;中华民族宽大宏阔的伟大气魄以及扶颠持危、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崇高道德风范,令人动容!正所谓道不远人,真理就在身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平凡而伟大。现在分三部分谈谈我对《论语》以及儒家思想的一些简单认知。
一、《论语》中蕴含着大量包括如何学习、待人处世、识人用人以及如何从政等诸方面的智慧。
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孔子关于教育、教学以及学习方法论方面的经典思想(大多数篇章往往同时蕴含如何修身以及“仁“、“义”等方面方面的内容),例如:
《论语》开篇: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要注意,好多译本把“习”翻译成“温习”,其实是不对的,这里应当翻译成“实习”。“时”是“在一定(或适当)的时候”。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学而实习之”尚可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又有几人能做到?
子曰: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巜论语·泰伯篇》)孔子说:“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这是何等勤奋的学习态度!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篇》)孔子也曾经一味空想过,没有用,唯有学习才能增长智慧,改变自己。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巜论语•为政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这一点需要我们自己在学习中慢慢体会,要有新体会、新发现还是挺难的一件事。
子曰: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只是读书,而不会思考,就容易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读书和思考,二者缺一不可。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这就是圣人客观而积极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篇》)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已学会的。这段是子张自己的学习体会,是对温故知新的进一步阐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孔子是至圣先师,他善于因材施教,知人论事,这一科学方法仍然适用于现代教育。如: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孔子会根据弟子们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特点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挖掘各自长处,尽量弥补弟子在其他方面的不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这也是现代教育提倡的基本原则。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季文子平时做事往往多虑,孔子便说:“想两次就可以了。”孔子的建议很有针对性。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此段表示孔子自许“好学”,但又说别人可能不比自己差,但不如自己“好学”而已,这里所谓“好学”显然是指不断发展而言,这也是孔子对待学习的根本思路。深入读《论语》时,我们会发现,孔子论“学”,既落在意志之纯化升进,或价值自觉之拓展上,故很多时候孔子不仅不以具体知识为重,而且对知识活动之规律,亦不注意。因此,孔子立教之态度,亦与传授知识者或寻求知识规律者不同,他常常“当机立教”,这样往往事半功倍。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翻译如下:
子路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 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 冉有问:“凡事一听到就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公西华说:“仲由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一听到就行动’。我有些糊涂了,斗胆想问问老师。”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孔子对于“闻斯行诸”这一问题,作出不同答案,目的在于纠正提问者本有之缺点,该鼓励的适当鼓励,该打压的适当打压。此为因材施教之典型案例。
仅举以上数例,《论语》辞约义富,需要深读,方能理解孔子本意,这也正是《论语》的魅力所在。
其次,“礼“、“仁”、“义”三观念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它一切如修德、治国等方面的思想都由此引申而来。狭义上的“礼”是指周初确定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它是一种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但在孔子时代已经开始“礼崩乐坏”,于是孔子极力维护周礼。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而广义上的“礼”则是指节度秩序,是理论意义上的礼。“仁”的主要内涵就是孝悌忠恕,孔子学说一以贯之——即“仁”,“义“在巜论语》中的意思是“正当”或者“道理“。巜论语》中,“礼”字出现过75次,“仁”字出现过109次,“义”字出现过24次,可见它们的重要性。孔子的学说,由“礼”观念开始,进至“仁”、“义”等观念。三者不可分割,“仁”、“义”是为了释“礼”,维护“礼”;“仁”、“义”是“礼”的自觉心和价值意识的体现,是“礼”的内在精神和实质;反过来,“礼”又生于“仁”、“义”,是“仁”、“义”的有益补充表现形式。
1、关于“礼”,《论语·八佾篇》中孔子云:“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由此句可见“仁”与“礼、乐”的关系,仁是人文基础,是礼、乐的前提。再列举数条述其要旨。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八佾篇 》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大夫季氏僭越王权和君权,公开在家中使用天子礼乐,高度崇尚礼制的孔子自然非常愤怒,由此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巜论语•八佾篇》)就礼仪方面,孔子的原则是: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仪文周到,不如内心真正哀伤。”这一段反映出孔子对礼的理解,他在意的是礼之根本,而不是仪文之细枝末节。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篇》)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符合礼的规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这几句话全面概括了礼的重要性,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在“礼”的指导下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篇》)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孔子的这一自然之举,足见其感情的真挚与内心之善良,这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更是对死者家属的同情关爱之心。
子於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篇》)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此章和上一章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孔子的感情真挚深厚,伟大的人性情感必定是细腻而且长久的。在这一天内,余哀未能忘记,自身不能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巜论语•八佾篇》)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的时候,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又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是不请别人代理的。”这是讲祭祀要有诚心。
2、关于“义”,再列举如下几条:
子曰:“ 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 见义不为, 无勇也。” (《论语•为政》)孔子反对祭奠别人的祖先,认为那就是献媚;但更反对遇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就是怯懦。” 这里“义”的意思就是“正当”的意思。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 ,便怎样干 。”在儒家思想中,“义”是最基本的要求。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篇》)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哩!”这里“义”当是“道理”的意思。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篇》)孔子说:“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这里的“义”亦指“道理”。
3、关于“仁”,“仁”是儒家学说之中心,“仁”是“义”之基础,“义”是“仁”之显现。孔子提倡的“仁”主要体现在孝、弟、忠、恕四方面。“仁”之核心思想,即是推己及人,其真诚和关怀直击心灵,让人感到无限的温暖。“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孔子非常重视孝道。现列举几条,看看孔子关于孝道的思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巜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道。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想,孔子所说的问题,不少家庭都存在这种现象。殊不知,父母除了吃喝拉撒之外,他们更需要子女精神上的陪伴和关怀。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巜论语•为政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这里,孔子说到了孝的核心问题—色难,想想我们是否都做到了和颜悦色,这一点确实不易,我就自惭形秽,还得努力改善自己对待父母的态度。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巜论语•里仁篇》)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还是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这段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提倡愚孝,父母有错,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改变,既就是父母没有改变,我们对待父母的孝顺之心不可改变,这段也同时反映了儒家学说通达而不拘泥的精神内涵。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 《论语 ·阳货篇 》)译文如下:
宰我问:“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废弃掉;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失传。陈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父母死了,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您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心安。”孔子便抢着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在古代,把三年之丧作为“天下之通丧”(《尚书》中有记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人人都得遵守这个礼数。因此孔子对宰我的说法很不满,认为他忤逆,缺少良知。但孔子并没有大怒,而是与宰予进行探讨。当然,古代的丧制放到现在也是不现实的。如果谁家有孝,每个儿女都浪费3~6年时间,必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但孔子的坚持并没有错,只是受时代局限而已。孔子主要为了强调:孝是发自内心的回报,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主义。从文中可以看出:真正让孔子生气的并不是宰予质疑三年丧期,而是宰予内心对孝的态度。
关于“仁”,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巜论语·述而篇》)孔子认为“仁”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自己愿意实行仁,仁就可以达到。“仁”是内在的品德,外在表现为关怀、仁爱他人。一个人只要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够做到“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出自《论语颜渊篇》)“仁”这一思想的的核心就是敬和恕。“⼰所不欲,勿施于⼈”是妇孺皆知的名句。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推己及人,这便是“恕”的体现。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篇》)学生子张问怎么做才算是仁。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被侮辱,宽厚就能得人心,诚实就会得信任,勤敏就会有成绩,慈惠就容易使唤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恭、宽、信、敏、惠,那就算有仁了。”孔子告诉我们,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是行仁五要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雍也》)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广泛地给民众施以好处,而且还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呢?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说:“何止于仁呢?那是圣德了!尧舜都恐怕难以做到!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这可以称为是实行仁道的办法了。”这段还是讲“仁“的核心,推己及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马棚失火,孔子第一时间关心是否有人受伤,而不是关心是否有马被烧伤,这是典型的人文关怀思想。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巜论语·公治长篇》)颜回、子路的志向各不相同,也都很积极。但孔子的志向是:使老人安享晚年,使朋友信任他,年少的人怀念他。在这里,孔子希望每个人各得其所,体现了儒家“物各付物”的极端民主和开明的精神。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篇》)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用弋射的方式获取猎物,但是从来不射取休息的鸟兽。孔子不仅对待人有仁义之心,对万物也心怀仁德。上天有好生之德,儒家学说也非常重视天人关系,主张万物和谐共存。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巜论语·卫灵公篇》)“杀身以成仁”是对志士仁人的最高要求,这一精神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大仁大义可以献出生命,这是何等的勇敢和气节!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为了仁,他已做到心中无我。
“仁”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哲学命题。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的《古代学术与古代文字》中谈及儒家时说:“论语里的'仁'字,这是儒家理想中人道的代表。仁是一种人心的境界与功能,人与动物同有心,但动物的心只限于个体求生存的活动上,只有人类心,其功能和境界,超出一般动物之上,在同类中间可以互相感通,互相会合,不仅为个体求生存,并有成为大群文化的意义。这种心能和境界,在人类文化史里,也正在不断的演进和完成,其范围极广泛,但又极幽微,骤难确指。儒家常喜用“孝弟”两字来做这一种心的境界和功能之示例。孝弟便是人类超个体而相互感通的一种心境。孝是时间之直通,弟是空间之横通,故人心有孝,则人生境界可以悠久无尽;人心有弟,则人生境界可以广大无穷。孔子论语,除却孝弟外,又常说到“忠恕”。“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恕也是指点人心而言。譬如人子尽他的心来孝顺父母,此便是其忠。要孝顺父母,必须先意逆志,了解父母的心理,此便是其恕。故孝、弟、忠、恕仍只一心,惟孝弟专对家属言,忠恕则泛及朋类。这种孝、弟、忠、恕之心,便是孔子最看重的所谓仁,也便是“人与人相处之道”。随后孟子又补出“爱敬”二字。论语里虽亦说到爱与敬,但把此两字特别提出,合在一起,认为人类心智里面的“良知良能”,则是孟子。孝、弟、忠、恕全只是爱敬。人人莫不想望获得人家的爱与敬,我即先以此爱与敬施之人,即此便是孝、弟、忠、恕,亦即此便是仁,即此便是道。” 由上述可见,孔子对“仁”、“义”观念之重视,我们平时对某人的最高评价往往就是“某某这个人很仁义”。
其次,关于如何修德,成为一个君子是儒家思想主张的人生境界,孔子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君子。《论语》中共出现了107次“君子”,可见其重要性。巜 论语》中关于君子修养的一些句子都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直击心灵,回味无穷。现列举以下数句与大家共勉: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五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讲信誉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子贡也曾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是强调说话要算数,才配称君子。事实上,如今人与人之间最缺乏的就是“信”,不讲信用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因此也就越来越不敢信任对方了。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篇》)君子不像器皿一样,只有一定的用途。在古代,知识范围相对狭窄,孔子认为应该无所不通。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现实中,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知识太单一确实也是不行的。就像要成为物理学家,数学知识是必备的,还得懂的哲学等,这个道理很简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里仁篇》)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古人是多么重视自身的进步呀!儒家这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令人动容!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篇》)孔子对我们的个人修养提出了四条完备的建议:一是加强道德培养,二是勤奋为学,三是择善固执,多行义举、四是知错就改。坚持做到这些,必然能够促使我们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完善。
曾⼦⽈:"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古人一日多次反省自己,而我们现在却很少做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有些人甚至一生都不会去想自己身上有哪些不足,这是我们的悲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 学而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这些是对君子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一个真正的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 ·公冶长篇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个方面符合君子之道:他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对待君上很负责认真,他教养人民有恩惠,他役使百姓合乎情理。”子产地位很高,是个很有君子之德的政治家,上能辅佐君主,下能庇佑子民,力保郑国在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不失,德才兼备,不负盛名。因此,孔子对其十分推崇,评价很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 学而篇》)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贵却谦虚好礼哩。”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骨、角、象牙、玉石等的加工一样,先开料,再粗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这段话是关于人们如何对待贫穷和富贵的问题,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是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人都能够达到的境界。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罕》)简短而富有哲理的三句话!《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他安贫乐道,淡泊自守,这样的人太少了!
子曰:“饭疏⾷饮⽔,曲肱⽽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篇》)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也有着乐趣。而干不正当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这段话和上一段意思接近,安贫乐道是孔子极力提倡的的人生态度。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路篇》 )君子能用自己正确的意见来纠正别人错误的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则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篇》)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路篇》)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则相反。以上这三则可以看出,君子和小人的反差,“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他们内在的心灵、思想和修养不同,诚于中,形于外。君子秉持公道,心无偏私,故能安然坦荡;君子卑以自牧,故为人心平气和,不骄矜傲慢。小人志得意满时,往往心高气盛,却对自我并无充分的认知和肯定,故很难做到平和坦荡。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巜论语·卫灵公篇》)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人都饿病了,爬不起来了。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道:“君子虽然穷,还是坚持着;小人一穷便无所不为了。”在面对逆境和困难时,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忍耐力。君子在面对逆境和困难之时,仍能以道自处,而小人一到窘困之时就乱了心性,胡作非为。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张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笃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常常思考眼前的事,仁就在这中间了。”博学、笃志、切问、近思都是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的自我修养的方法,这是子夏对于如何做到“仁”的理解。
当然,要成为真正的君子,除了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心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和外在修养。君子要有君子的风度,言行举止要得体,巜论语》中也有大量关于君子应当遵循的日常言行准则,如: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巜论语·季氏篇》)孔子说:“陪着君子说话容易有三种过失:没有轮到他说话而说话,叫作急躁;到该说话时却不说话,叫作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叫作瞎眼睛。”说话是一门艺术,把话说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话应择时择人,视情况而定。这个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如何。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巜论语·学而篇》)有子说:“所守的约言要符合于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要符合于礼,就不致于遭受耻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有子的体会很深刻,也是我们日常交往,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问题。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巜论语·季氏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候要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要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色是否温和;样貌是否庄矜;说的话是否忠实;做事时要想想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难时要想着询问;气愤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患;看见可得的,要想想我是否应该得。”在这里,孔子从九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个人修养的问题,被称为“君子九思”,内在思想与外在表现无所不包。
然后,关于政治方面,孔子有很高的政治抱负,可惜终生未得实现。孔子提倡德治仁政,孔子说“为政以德”如“北辰居其所而而众星共之”,“仁与礼”仍然是其政治思想的指导核心。巜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孔子与其弟子及君主等讨论政治的篇章,孔子的好多名句如“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都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非常值得我们当政者学习和借鉴。现在再列举以下数段和大家共同学习。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篇》)孔子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了;若把邪曲的人提拔起来,放在正直无私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不服从。极其简单明了而又极其重要的道理。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巜论语·学而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处处体现了爱民的仁义思想。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巜论语•为政篇》)孔子说:以行政命令治理百姓,以刑法作为准绳,人民只会暂时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唯有用道德诱导人民,使用礼教整顿人民,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巜论语 ·子路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子。孔子说:“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说:“人口已经是如此众多了,又该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了,还该怎么做?”孔子说:“教育他们。”本章孔子提出了“先富后教”的政治思想,认识到经济富裕是德教的基础。孔子重视教化,但并不凭空言道,而是明白教化是在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成效的。所以,一定要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巜论语·尧曰篇》)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恳守信就会得到民众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功绩,公正则大家心悦诚服。
当然,儒家提倡的“仁政”须从执政者自身做起,教民即为仁政之本。如: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巜论语·子路篇》)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 · 为政篇 》子张请教求得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边,谨慎地说出那些足以自信的部分,就能少犯错误;多观察,不明白的就保留心中,谨慎地实行那些足以自信的部分,就能减少事后懊悔。言语少犯错误,行动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做官的态度是认真而谨慎的。孔子教导学生身居官位者,要谨言慎行,尽量少犯错误,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也是立身于社会的基本原则。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巜论语·宪问篇》)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此章说明了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礼法制度。摆正人与人之间名分关系,这对维护社会秩序来说是很重要的。春秋时期,社会结构发生变动,西周时君臣父子的等级名分已经遭到了破坏,多有“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事发生。
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巜论语•为政》)季康子问孔子: “要使人民恭敬,忠诚,勉励, 应该怎样做呢?孔子说: 严肃认真对待人民的生计,他们就会恭敬地服从政令;孝顺和慈爱并举,人民就会忠诚;任用善良有能力的人,并且教育帮助没有能力的人,人民就会互相勉励而努力从事生产了。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做到恭敬认真。”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别人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都担心很难完全做到吧!”作为“君子”的两大目标,也可以说是两大标准,即修养自己与治国安民。他认为,作为君子的首要目标是修养自己,成就高尚人格,具有崇高道德,这是君子立身处世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做,才能安定周围的人,进而使所有人都得到平安快乐。
从以上篇章可以看出,孔子处处以人民为利益为上 ,充分体现了其“仁政”思想,也完全符合“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大道。
最后,关于识人用人方面,孔子也有独到的见解,孔子对人性了解之深,超乎常人想象。巜论语》中有不少教我们如何识人、用人的智慧。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识人用人必然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一个人只有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学会识人用人,才能做到无往不利。现列举一下几段和大家共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巜论语•为政篇》)孔子说要考查一个人,观察他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看他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这样,一个人就没法隐藏。考查一个人,必须由表及里从根本上找问题,才不会犯大错,足见孔子的高明!
子曰:“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巜论语•子罕篇》)孔子说:“可以和他一同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可以和他走共同的道路,未必可以和他事事依礼而行;可以和他事事依礼而行,未必可以和他一起变通灵活处事。”一个人往往有多面性,不同性格的人,适合干什么样的事情,孔子有明确的认知,足见孔子对人性体察之细微与精到。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篇》)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所犯的错误也是各不相同。)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所以,仔细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这段话主要是说一个没有仁德的人,所做的事情往往也缺乏仁德,但同时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逆向考查一个人的方法。
子曰:“ 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篇》)孔子说:“总是推许言论笃实的人,但这种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神情上伪装庄重呢?”在这里,孔子的一个问句警醒我们:不能单纯地凭借外在表现就说一个人是否是君子,而是要看他是真正具有君子的高尚品行,还是装出来的道貌岸然。评价一个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一个人的本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巜论语·子路篇》)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情很容易,但要取得他的欢心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能按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要想讨好他却很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好他,他也会很高兴;但在用人的时候,却是要百般挑剔、求全责备的。”我们在工作时,不免会碰到勾心斗角、阿谀奉承之小人,我们会清楚地体会到孔子所说的现象。其实,君子、小人也不难分辨。那么既如此,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自己努力修成君子,远离小人,烦恼自会远离我们。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巜论语•子路篇》)另外,《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两段话意思一致,可以相互阐述,主要告诉我们:在知人论世上必须要独立思考,对一个人不应该以众人之是非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人言可畏,众人之论未必出于公,公论也未必尽出于众人之口。舆论未必完全可信,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切实地加以辨析和核查。
巜论语》中,孔子还多次评价他弟子,对个别弟子性格上的不足还提出批评,并做出了正确的预言。如: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巜论语•先进篇》)孔子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卤莽。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巜论语•先进篇》)闵子骞站立在孔子身旁,恭敬而正直的样子;子路是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高兴起来了。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孔子这四个弟子都能各尽其性,孔子因之而乐。但又担心子路太过刚硬,不懂得通权变达,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事实果然如此,后来子路“果死卫乱也”,孔子一语成谶。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巜论语•宪问篇》)这句话虽然是讨论言论与道德以及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但侧面也反映了人的多面性,每个人有不同的特点,对我们识人用人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巜论语•宪问篇》)孔子认为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人在解决生活温饱问题后,再去追求礼乐文明是不难做到的;但倘若总是生活在艰辛贫苦之中,就很难继续保持平和的心态了,必然不堪其忧,难以保持心态平和,这是人的本性使然。
子曰:「不逆詐,不億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论语·宪问篇》)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无根据地猜测别人的不老实,却能及早发觉,这样的人是一位贤者罢!”聪敏的人善于识人知人,心中无所疑,能如明镜一般体察万物,不会为人所蒙蔽,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盲目猜测怀疑。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巜论语•卫灵公篇》)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来察知,却可以接受重任;小人不可以承担重任,却可以用小事来察知。”孔子指出人人都有长处,都有闪光点,都有可堪利用的才能。作为管理者,所要做到的就是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子曰:“色厉而内荏(rěn),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巜论语•阳货篇》)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用小人作比喻,大概像个挖洞爬墙的盗贼吧。”色厉内荏之人,外表很强悍,其实内心非常软弱,心虚得就像做贼一样,孔子常常能了解人的内心。
从以上篇章可以看出,孔子确实对人性了解之深,不会被表象所迷惑,但孔子又能认识到人性的多面性,在用人时又能各尽所能,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巜论语》辞约义富,其中有很多词语和短句都是经典,我们经常用到,只是我们未必知道出自巜论语》,这足以显示了它的不简单。如:“人不知,而不慍”、“巧言令色”、“温故而知新”、“君子不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见义勇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绘事后素”、“里仁为美”、“朝闻道、夕死可矣”、“见贤思齐”、“德不孤、必有邻”、“文质彬彬”、“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富贵浮云”、“发奋忘食,乐以忘忧”、“好古敏求”、“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食不语,寝不言”、“过犹不及”、“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和而不同”、“修己以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当仁不让”、“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既往不咎”、“性相近,习相远”、“杀鸡焉用牛刀”、“色厉内荏”、“道听途说”、“恶紫夺朱”、“直道事人”、“允执其中”、“不戒视成”等等。另外,学习《论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自古至今,关于《论语》的译本很多,比较有影响的如: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张居正的《张居正注论语》、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钱穆的《论语新解》等。这么多的译本,对同一内容,翻译必定有差异,特别是对一些疑难句子,翻译结果甚至大相径庭。那么,到底孰对孰错?这就需要我们研读时参照更多的译本和资料,找出最合理、最正确的解释,甚至产生自己独立的见解。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及其发展过程出现的糟粕以及曲解。
先秦儒家的思想几乎是完美的,它谦虚内敛、活泼开明、恢弘大气。关于孔子的思想,孔门弟子亦有总结,《论语》中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还发现 《论语》的一大特点:就是《论语》编者没有为尊者讳,纵使是一些攻击詈骂,也如实采录,而并不回避。例如,《宪问篇》记录微生亩嘲笑孔子“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子路宿于石门时,晨门嘲笑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微子篇》记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大人,讥嘲指责孔子“为佞”、“鄙哉”、“德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当然,这些批评未必正确),语言都相当激烈,令受者难堪,但作为孔子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的编者们仍忠实地记录下来,毫不掩饰,这是不容易做到的。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豁达和乐观,这也和儒家思想中的“不耻下问、闻过则喜”等积极修身态度暗合,从深层次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恢弘大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文化也逃不过这个规律,随着时代发展,儒家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从汉代开始,为了统治需求,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儒家统一思想,这完全背离了先秦儒家思想“以民为本,仁德治国”之根本。自此,儒学开始变质。魏晋时期,门阀制度大兴,百姓无为,长期处在水深火热的战乱之中。在思想上,以何晏、王弼、郭象等为代表名士们大力推崇魏晋玄学,魏晋名士大多放荡不羁,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于是礼教破防,儒家思想进一步受到冲击。隋唐时期,由于儒学仍然承袭东汉以来的笺注训诂的传统,在治学方法和思想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创新,繁琐、乏味而且远离社会现实,与原始儒家思想对社会伦理、现实政治的关怀严重地背离,儒学在社会思想领域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此消彼长,道家、佛家思想此时却借此契机得以长足发展。这种现象直至中唐,出现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儒学复兴运动开始才有所改善。韩愈一生致力于儒学,大力提倡儒学并身体力行,对儒学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至宋代,宋儒们承继并完成了韩愈的遗志,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重视道德伦理,提倡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代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被当代学者称为新儒学。此后,无论是王阳明心学,还是明清之际的儒学异端,如李贽、顾、等人,要么过于强调道德功能,要么过于偏激。这些思想在当时特定环境下也许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它们都或多或少违背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初衷。由此可见,长期以来,随着时代发展,先秦儒家思想逐渐变质,逐渐出现了一些糟粕和曲解,但我们后学必须客观地认清这一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由于以上历史原因以及后世翻译者断章取义、失误等原因,孔子的一些思想常常被大家曲解,加之后人又以讹传讹,以至于离真义相去甚远,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对儒学抱怀疑的态度,认为儒学是败坏和奴役社会的根源。实在是令人担忧。现就最最常见的几条举例说明:
1、 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误解。后世流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理论,并由此延伸出的三纲五常理论(最早由董仲舒提出),甚至演绎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谚语,令君权父权达到极致,成为戕害中国社会的最大理论隐患。
《论语·颜渊篇》中记录: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段话里,孔子的本意是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也表示非常赞成。儒家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这样的认知里,君臣关系是契约性的,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是自由的。孔子所提出的君臣父子,不过是对上下级关系和长幼关系的规范和制约。上行下效,相互尊重才是维持正常秩序的根本。在儒家的学说里,从没有一味服从的奴才思想,相反,儒家是支持臣民反抗暴政的,是开明的,儒家忠于的是道义。孟子也曾经公开对齐国国君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这段话正是对孔子君臣父子理论的最好注解,也是对“三纲五常”乃至“君叫臣死父让子亡”之类谬论的绝妙讽刺。梁启超也在《“仁”与“君子”》一文中也指出:五伦说是孔子所有,三纲说是孔子所无。孔子自著的书和弟子后学者没有任何关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片面的伦理学说。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从“仁者人也”演绎出来。既做人便要尽人道,在人里头做了君,便要尽君道,做了臣便要尽臣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全然是相互的关系,如此才是“相人偶”。所以孔子所说,是平等的人格主义。
2、关于对“以德报怨”的理解。《论语·宪问篇》记录: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问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如何回报恩德?该用公正来回报怨恨,用恩德回报恩德。”很明显,孔子是反对以德报怨的,以德报怨也不符合人之常情。但可悲的是,不知后世儒者或统治者是有意还是无意,直接省略了后半句“以直报怨”,将“以德报怨”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推广开来,成为禁锢人身自由的帮凶,真是半句话害死人!久而久之,在这种狭隘道德规范的熏陶下,民风日益柔弱,国家亦逐渐疲软,从而不断饱受外来贫困凶悍的民族侵扰。
从《论语》中不难发现孔子是反对愚忠、愚孝的,对待自己的父母和朋友尚且不一味忠孝,何况对待与自己️仇怨的的人?关于这一点,孟子是最理解孔子思想的人,上文孟子公开对齐国国君所说的话, 也充分说明了孟子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国君尚且以直报怨,何况其他人乎?那么,到底 有没有哪种文华提倡以德报怨呢?有,道家就是。《老子》第六十三章有“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老子说,人间很多事情,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多、有的少,你何必计较呢?别人对你不好,让你感觉到怨恨,你要用德来回应他。因为以德报怨,别人的怨才会完全化解。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孰对孰错,不能一概而论,在此就不做讨论。除了道家之外,佛教也有“舍身饲虎”的故事;基督教也有“爱敌如友”、“右脸被打,送上左脸”的教义。这些似乎比道家的思想境界更高一筹。
3、关于对“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的曲解。这句话虽为后人津津乐道,但人们对这两句话的误解也是相当严重的,以至于这句话的本意都被湮没了。巜论语·子张篇》中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中的“优”,是优裕之意,就是有余力。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做官如果有余力的话应该去读点书;读书如果有余力的话就应该出仕,二者相辅相承。这样的理解不仅语义连贯,而且意思完整。大部分人把这句话中的“优”理解为优秀,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做官做得好就去做学问,学习学得好就可以去做官。”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读,逻辑显然有问题。现在看来,后人单独把后半句理解为“学习学得好就可以去做官”,产生这样的误解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知道,儒家与道家不同,其主张的是入仕,就是要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经世济民的伟大理想。普通人要想入仕,不好好学习是不行的,因而就有了“学而优则仕”之说。确实,古人十年寒窗,为的就是一朝金榜题名。不管是想经世济民,还是觊觎“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入仕都是条捷径,走别的路很难这么快就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4、此外,“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说: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方”在这里是“原由、道理”的意思。但后世大儒们却严重曲解了这段话,他们只继承了前半段“父母在,不远游”,却忽略了后半句“游必有方”。这一被曲解和阉割的,狭隘的孝道观念导致大多数中青年被长期的禁锢在父母身旁,闭门自守自我禁锢。长此以往,人就会越来越愚蠢,国家也会越来越落后。
很明显,这句话也完全不符合孔子的价值观。好男儿志在四方,孔子鼓励人们博学笃志。再看孔子自己,他曾带领弟子们背井离乡,周游列国长达14年,传播自己的理想。儒家倡导“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如果连年青人出门闯世界、长见识、干事业都不支持,岂不是空谈?再者,如果家境贫寒,难道让父母跟着你饥寒交迫?这不仅不是孝,而且是最大的不孝。孟子讲“不孝有三”,何为“不孝有三”?古人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恰恰是鼓励人们去开创事业,为禄为仕,以奉养父母,光宗耀祖。
5、关于儒家倡导的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射箭)、“御”(驶马驾车)在春秋时期就是军事武功代名词。在孔子眼中,儒家君子必须文武全才,才能真正遂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然而随着封建思想的盛行,后世学者逐渐将“六艺”改换成“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成为文人的象征,儒者变成了纯粹的文人了,文武兼备的君子之风逐渐成为过去。文风盛行,武风衰落,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社会的式微。
除了以上与《论语》所展现的儒家思想密切相关的几点外,后来还出现一些对儒家思想的曲解或误解的,如出自《礼记·曲礼》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以及宋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广泛流行的理解可能都有偏差,这个在此就不做讨论,大家可以去自己研究。
综上所述,由于先秦之后,儒家学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解和谬误,导致后世之人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偏见,开始怀疑和仇视儒家学说,这也必然导致一部分人普对孔子本人产生误解,甚至反感。 不少人认为孔子就是一个书呆子,是个刻板、思想封建的知识分子。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就没必要多做解释了,读《论语》就可以看出来,孔子是多么的伟大与完美!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庄严而安详”(出自巜论语·述而篇》)。事实上,孔子不仅是一个虽然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谦谦君子,还是一个积极进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士;不仅如此,他还豁达乐观,开通开明,他常常鼓励后学,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他刚强勇敢,爱憎分明,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言辞激烈;他也是一个有忧愁有悲伤,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的人。王元化先生在巜论孔子的神圣化》一文中就说:“孔子身上这些赋有人性的色彩,都被后世《论语》注疏者设法冲淡或掩盖了。从而孔子被尊崇为神化的至圣先师。”孔子一向被视为不苟言笑的圣人,也常常正襟危坐讲大道理,他本人也宣扬做人要居恭色庄。但我们从孔子的某些言行,仍然可以得窥其颜貌和心态,他不仅不呆板,有时说话还幽默诙谐,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孔子在失意时也会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看到世道昏暗,也会发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的感伤!爱徒颜渊死了,他也会伤心痛哭;见了不守礼法的老朋友,也会骂他是为贼”,还用手杖敲击他,孔子是多么的可爱与真实!
三、儒家思想有哪些缺点及弊端。
儒家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他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并与他们和谐发展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的价值,无疑是非常伟大的。但随着时代发展变化,我们发现儒家思想固然也有其缺点和弊端。当然,民族文华的差异,是由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境、生存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等不同而形成的,这是个深广的话题。我才学疏浅,不敢妄加评论。在此,借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之言略作讨论。钱穆先生在巜中国文化史导论》一文中从深层次总结了儒家思想的几个缺点:一是儒家思想太看重人生,容易偏向于人类中心、人类本位而忽略周围的物界与自然。但先生认为,好在有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很好的补充了这一缺点。同时,由于儒家思想偏向于人类中心、人类本位,中国的宗教有史以来一直被政治学理所包围,即变成“政治性宗教”,导致人为之心强化,敬畏之心薄弱,往往轻视人事之外的那个“天”。二、儒家思想太看重现实政治,容易偏离社会上层而忽略社会下层;常常偏向于大群体制而忽略小我自由,容易抑制个性精神的发展和释放。三、儒家太看重社会大群的文华生活,因此容易偏陷于外表的虚华与浮文,而忽略了内部的朴素与真实。还有一位哲学学者劳司光先生,对儒家思想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孔子之学独重“德性我”,形躯、认知、情意皆系于“德性我”之下。儒家思想虽然极度重视人文关怀,但这种思想以“德性”为唯一关心之事,就必然丧失部分对个体形躯以及精神层面深层次的关怀。从这一层面来看,很显然,二人的说法根本上是一致的。当然,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一向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儒家思想注重内心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我们个人修行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或多或少体现了儒家文化;“兼恭、宽厚、诚信、勤敏、施惠”的仁人品德早已注入了中国人的血脉里;“自强不强、正道直行”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座右铭。
如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西方文华带有目的性地不断渗透,对我们的传统文华造成了比较大的的冲击;加之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价值观的崩溃,致使我们越来越浮躁,大多数人却严重缺失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此背景下,文化复兴,重塑文化自信成为实现中国梦,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任务!愿我们共同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699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