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
今天乌龙茶开篇老师讲了两个民间流传的小故事来阐述乌龙茶命名的由来。第一个是制茶时看到一条蛇,叫唤道:乌龙!第二个是以一个制茶人苏龙及茶的颜色乌青而命名的。
当今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晒,炒,焙。而古时候的乌龙茶是由蒸青茶没及时处理而演变的。从宋代开始初具雏形,采完茶后背在箩筐里,经过长时间的摇荡积压,而无意中形成了乌龙茶。这个摇荡就像现在制作台湾包种时的浪青。主要是在北苑(福建建瓯的凤凰山,建阳(建盏))。明代之后乌龙茶开始慢慢盛行起来。
武夷山茶从元,明,清才有了贡茶地位。当时还是安徽黄山的僧人用制作绿萝茶的工艺演变的。陆羽时代贡茶主要还是集中在浙江,安徽等地。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制法而有了如今的安溪铁观音。之后传入闽北及台湾。而台湾的乌龙茶主要是出口的,从1866年由英国商人通过洋行外销的。
分类:福建,广东,台湾。
福建分为闽北和闽南。
闽北:
1.武夷山岩茶(微地域气候,有性繁殖,变异而有很多品种)。
2.建瓯:矮脚乌龙(台湾青心乌龙的鼻祖)
3.建阳:水仙
闽南:
1.安溪铁观音
2.漳平水仙
3.永春佛手(叶片大)
4.平和白芽奇兰(长得像铁观音)
有条索,半球型,球型
广东:
1.凤凰单丛
按产地分:揭阳,潮安,饶平,岭头
按香型分:玉兰香等
按叶片形状分
按树型分:娘仔伞
鸡笼
台湾:
1.新竹(产东方美人)
2.桃园(拉拉山)
3.苗栗(产东方美人)
4.台北
5.文山(不是山,是片区,包含坪林)
6.南投(台湾中部):日月潭附近的鱼池产红玉,冻顶乌龙(海拔700-800米),鹿谷乡,高山乌龙(海拔1000米以上),石碇,平溪。凤凰山莳茶(莳是群体种的意思)
青茶:绿叶红镶边(半发酵的缘故有红边,但现在大都工艺没有红了,有些是故意去掉,比如铁观音,这样就会减少红边产生的碎渣渣。而东方美人是特例,由于发酵度达到了60%以上,茶叶整体偏褐色了。绿叶红边主要还是和焙火有关。毛茶和清香型的铁观音焙火低容易看到绿叶红边,而浓香型的铁观音焙火后就不太能看到了。而包种发酵度在10%左右,红边就不明显了。相对于这些来说高山乌龙的绿叶红边会比较明显。岩茶特点:乌褐,绿褐(中火),粗壮紧实,色泽油润,红点明显,不带梗,净度好,没有过嫩芽叶和粗老叶。汤色深橙黄而鲜明(中焙火),口感不是柔的那种颗粒感。陈年岩茶由于有没石子酸,所以会偏酸,五年以上有梅子香,十年以上有沉香药香,焙火岩茶有果香。清代描述:气味清和兼骨梗。
单丛特点(一棵树采摘):条索紧结肥壮,色泽青褐,香气非常高昂,细条,也有叶片大的(大乌叶:大,不会紧细),刺激感强。
岩茶和单丛区别:岩茶的干茶更卷曲,粗,松,而单丛更紧结,细,直,扁。气味上来说岩茶更内敛,而单丛更张扬。从叶底看岩茶更舒展,单丛更皱巴。从口感上来说单丛刺激感更强,无岩茶的骨感。两个茶的共同点是都有白霜。
铁观音:条索紧结肥壮,重实,沙绿明显,润亮,带梗。以前包揉铁观音是用脚,所以没有现在卷的紧。现在铁观音没有红边是因为采用了甩红边技术,所以叶子有点坑坑洼洼。有青蒂,汤色绿黄。红芯挖尾桃是正丛铁观音。而毛蟹等是用铁观音的工艺制成,但不是正丛铁观音。
台湾乌龙:条索紧而壮实。东方美人(又名膨风茶),冻顶乌龙(球型乌龙,分焙火轻和重)。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