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21-关系中的自我

2017.8.29日 星期二 天气晴

8月29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21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关系中的自我”。

之前关于自我这一块的问题,我们与大家分享过固有个性与自由个性的理论。

今天,我们来更加具体,深刻地了解一下,自我在关系中,尤其是爱情关系中的状态。

在爱情这种亲密关系中,我们都有一种做“真实的自我”的需求。

什么是我们的“真实的自我”(actual self)?

在心理学家Tory Higgins(1987)看来,真实的自我指的是,“在我们实际拥有的个性特质影响下的言行举止”。无论这些特质来自于先天遗传、还是后天经历的塑造,也无论这些言行举止在他人或是我们自己眼中是“好”是“坏”。可以说,“真实的自我”就是骨子里的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会做怎样的事。

另外,学者Gan与Chen(2017)指出,人们在不同的关系中,面对不同的对象时还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行为,而这种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又被称为“关系中的自我”(relational self)。很多时候,我们的“关系中的自我”并不总是和“真实的自我”完全一致,且我们也会在不同的关系中表现出不同的“关系中的自我”。

比如,我们可能在同学/同事面前,表现得乐观、自信,但在父母或伴侣面前,表现得多愁善感或总在自我怀疑。我们之所以会表现得与真实的自我不完全相同,有时候未必是主观上刻意为之的,而是我们根据对方与自己互动的方式、不自觉所做出的回应。比如,当对方总是一味地否定我们时,我们就更可能在与Ta的关系里表现得不自信或自我怀疑。

区别于其他关系,人们往往希望在亲密关系中,双方的“关系中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是完全一致的(Gan & Chen, 2017)。

换句话说,我们希望自己可以在亲密关系中自由地做自己——希望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可以是本真的、无需经过修饰的、完全符合我们原本个性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对方能无条件接纳这样真实的我们。

我们展现真实并且希望真实被接纳,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确认与肯定的需求(Swann,Bosson, & Pelham, 2002),这不仅仅体现在我们希望自己的长处被更多的“看见”、不足被更多的“包容”,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即希望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优点或缺点,我们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在对方心中都不会有所减损。也就是,你看到了我的缺点,但那不会影响你对我的爱。

而人们之所以更倾向于在亲密关系中寻找这样一种肯定,是因为关系也有亲疏远近之分。大多数人认为,比起其他人际关系,亲密关系是最值得自己亲近、信任和依赖的,人们也因此更想要在其中暴露真实,也对对方能够接纳完全真实的自己抱有更高的期待。

倘若一个人愿意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表现真实的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已经对双方的信任和亲密怀有很高的期待。

不过,这样高的期待也同时意味着,一旦我们所展现的真实的自我中有一部分没有得到亲密伴侣的确认与肯定,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这一部分是得不到任何人的肯定的——“不被最亲密的伴侣所接受个性特质,还能有谁能受得了?”。于是最终,连我们自己也开始嫌恶、厌弃自己的这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当亲密关系的伴侣无法全然接纳真实的自己时,会让人们产生强烈的痛楚感,还会让人怀疑这段感情的真诚度与持久度。 “以真实的面貌被对方肯定与接纳”是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需要。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希望“伴侣也能在关系中表现出真实”。因为,人们通常相信,只有当双方都能在关系中真实地做自己时,彼此才有可能更真诚的为对方付出,更少套路与互相操纵,并且双方在关系中的地位也才更趋于平等(Kernis & Goldman, 2006)。

人们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通过对方是否愿意在自己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来判断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对方对这段关系的态度。

但其实,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也要“不止于”真实的自己。

心理学专栏作家Christian Jarrett(2017)认为,尽管人们总是强调要做真实的自我,但其实在亲密关系中,人们也渴望能做想象中的自己。这里所说的想象中的自己,又被称为“想象中的自我”(idealself),指的是我们心中关于“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及“这样的人会拥有哪些特质?”这些问题的答案。

人们会渴望在关系中做想象中的自我吗?Gan &Chen(2017)为此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结论。

1. 做想象中的自我,人们在关系中会更满意

换言之,人们在关系中表现出自己 “想象中的自我”,而非完全是“真实的自我”的人,反而对关系的满意度更高,而且也并会不影响他们在关系中真诚付出的程度。

2. 无法成为想象中的自我,会阻碍人们在关系中真心的付出

3. 渴望做想象中的自我,源自于每个人都有的“自我成长”的需要

Gan与Chen(2017)认为,在关系中能否做“想象中的自我”之所以对关系满意度与真诚度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是因为除了做真实的自己之外,人们也有在关系中获得自我成长的需要。

Drigotas等人(1999)认为,在亲密关系中,当人们去做想象中的自我时,就能促使对方也以相应的方式与我们互动,而这会帮助我们逐步更加接近自己想象中的自我,这就好似璞玉被雕琢而光芒展露的过程,因而也被称为“米开朗基罗效应”。(它也可能发生在其他关系中,但与“真实”类似,人们更期待它在亲密关系中发生)

比如,我们想要成为一个自我坚定的人,那么当我们在尝试着做出自我坚定的努力时,对方可能会就此停止过分的索取又或者改变索取的策略,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ta对我们“自我坚定”的回应,这样我们可能感受到自我坚定地好处,感受到外部世界对自身改变的回应。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一步步接近想象中的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能体会到关系带给自己的成长与力量,也就更可能对这段关系感到满意。

另外,做想象的自己对于减少关系倦怠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当人们感觉到一段亲密关系已经无法带给自己更多的自我延伸时,就会感到麻木和疲倦。而在做想象的自己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成长,就正好能够弥补伴侣能带给我们的自我延伸的减少。

我们既需要做真实的自我,也渴望做想象中的自我,在一段关系中,这两种状态会是矛盾的吗?

如何在关系中平衡真实与成长的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认清:“想象中的自我”并不是虚假的。

事实上,“真实的自我”与“想象中的自我”描述的是不同纬度上的“自我”,前者描述了自我在“真与假”维度上属于“真”,而后者则描述了自我在“时间维度上”属于“未来”。换句话说,想象中的自我,可能是在成长中的、未来的“真实的自我”。

由此见得,做真实的自我与做想象中的自我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矛盾。反而需要警惕的是,人们常常会以“真实的我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若是要改变现在的我,那就是在让我变得虚伪”为借口来逃避成长。

其次,在关系中强调“真实”时,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很多人总是误以为在关系中做真实的自我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所以,常常会不顾对方感受地做自认为真实的自己会做的事,甚至觉得如果自己为了顾及对方感受而改变一些行为的话,就是违背真实,是一种虚伪的、为了迎合对方的套路。

但事实并非如此。“真实的自我”不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状态,我们也并不会因为某一些举动就变得“虚伪”。另外,尽管我们有在亲密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的需求,但同时我们也有保护好这段感情的需求,而考虑对方感受就是我们为经营这段感情而付出的努力,并不是虚假的套路。

同时,想要在关系中获得成长,还需要付出主动的努力。

在关系中做想象中的自己,不仅需要你先主动表现出“想要成为的样子”,并且还可能需要一些更直接的沟通,告诉对方自己的正常目标。这样,才能让伴侣更准确的了解你“想象中的自我”并协助你获得成长。

另外,你也需要允许对方以对待你“想象中的自我”的方式对待你。这可能会给你带来不适,因为它和你过去习惯的互动方式是不同的。但就如同所有的改变可能会带来的不适一样,我们需要接受它,克服它,并找到更好的应对方式。

最后,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所说,“自我”本就是不断获得的,它存在于未来,是我们试图发展自己时的目标所向(as cited in, White, 2012)。

愿你在关系中能感到自己与对方的真实,也能获得你和对方都想要的成长。

今日电影推荐:《真爱至上》  2003年多伦多电影节上映 豆瓣评分8.5

这是一出由10个爱情故事窜成的喜剧杂烩,看过以后使人内心温暖美好,且十分渴望爱情。

读书心得:

做人要求自由,看事做事要求理性,理性不是懂得成熟圆滑之术,而是具备科学客观之精神。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补充:中亚西部的地理区域、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土地上。

1.花拉子模信使的故事——国王一种近乎“天真”的品性——奖励好消息的人,能鼓励好消息的到来,处死带来坏消息的人,就能根绝坏消息。

2.另外,假设我们生活在花剌子模,是一名敬业的信使,倘若有一天到了老虎笼子里,就可以反省到自己的不幸是因为传输了坏消息。(人们更愿意听他们想听到,而非需要听到的)

3.学者如信使(有的学滑头了,有的也可惜了)——夫妻的悲催案例——对于学者来说,研究的结论会不会累及自身,是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在学者周围有没有花剌子模君王类的人。

4.精彩论断:(首先有了不幸的事实,然后才有不幸的信息,信使是信息的中介,尤其的无辜。假如要反对不幸,应该直接反对不幸的事实,此后才能减少不幸的信息。理性)——进一步,道出许多学者面临的两难困境——假定可以痛快淋漓地做学问,再挣很多的钱,那就什么危机都没有了。

5.抬升了视角,从宏观层面洞见了学术与政治的矛盾性。(原文:获得受欢迎的信息有三种方法:其一,从真实中索取、筛选;其二,对现有的信息加以改造;其三,凭空捏造。第一种最困难。第三种最为便利,在这方面,学者有巨大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凭空捏造不如奸佞之徒。)

6.指出一个新的问题:有“效益”对君民来说,也算好消息,这就导致学术功利化——进而形成一种新的“花剌子模效应”,原来的学者不光要说好听的,还要说听起来速效且有用的,两者共同点都是——编瞎话,您爱听啥我说啥,揣着明白装糊涂,不说您需要的,只说您想听的。

7.理论结合当前现实,提出由上述误区导致的现存的两种科学逻辑:(1)完备库存,安方抓药 (2)卖大力丸,以动天听——且除了大力丸学问,其他都不成学问了

8.再次论述了政治的不理智与佞人的献媚对于整个学术与风气的毒害。(冯友兰算比罗素聪明些,但终比不过林)

9.从历史传统的角度切入,得出新的结论:花剌子模的信使早晚要变得滑头起来,这是因为人对自己的处境有适应能力。(由一个狡猾的号召看出,不光要直接拍马屁,还要从侧面拍——文死谏——号召——(谁也不傻,并不去)——都这么号召了还没人——证明君主贤明——有点钓鱼执法的意思)

10.将问题的所在范畴抬升扩大,指出花剌子问题不仅存在于学术圈,而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现象。——关于“信使”这头交待完毕,接下来讨论“国王”这头的问题:领导+公众

先说领导:如果非选一种,“温柔型”比粗暴型更好一些。

11.开始从普通民众这一头说。我们都有一种“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的偏向,所以:人不知自己是不是身在花剌子模,因此搞不清自己是不是有点滑头,更搞不清自己以为是学术、艺术的那些东西到底是真是假。不过,我知道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进了老虎笼子,那么就可以断言,他是个真正的信使。(刺痛了民众,引了众怒,有时候,可能因为说了句实话)

12.那就是说,假设有真的学术和艺术存在的话,在人变得滑头时它会离人世远去,等到过了那一阵子,人们又可以把它召唤回来——此种事件叫做“文艺复兴”。但有时,召唤的是真的文艺,有时,召唤回来的,仅是另一种花剌子罢了。

《极端体验》

1.公子扎粪坑的故事,引出概念:极端体验 同时引出一类荒谬的事,以及一类狂热且荒谬的人。

2.正文开始,描述那些荒谬的事与人(十年动乱,常人受不了这种非常态的事,动乱中的狂热分子却乐在其中,鲜明的对照更能凸显后者的荒谬,批斗地富的荒谬故事)

3.描述完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表达自己对该类人与事的态度、看法。

(“但我一点都不喜欢”,不想自己这样,也不想他人这样。点出了这类人和事回潮的风险。)

4.接下来的两段,看似废话连篇,却是用一种冷静的笔触,让人们更加清醒落地的回归常识,最基本的理性:吃饱比饿着好,健康比有病好;不跳比跳好;(注意,此处就能看出并行不悖的不矛盾了,分情况,如果按昨日的自由,去盲目套今日的理性,大伙就会想不通。其实,所有都不矛盾,只是针对的侧重面不同。问题是没有一刀切的,恰如今日清晨音频。)太平年月比乱世好。——不折腾。

《积极的结论》

1.亩产放卫星的故事,故事的讲法比故事内容还要精彩(老太太,小脚的元素和形成理智结论的后果产生让人脸红的反差感,将讽刺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潜台词,稍动脑子就能得出理性的结论,然而当时很多聪明人都糊涂了。)

2.学生交战的盲目的“热”与自己和山外人的冷,形成鲜明对比反差,一方面引人反省,另一方面把前者的荒谬以及对前者的讽刺充分表达。

3.从愚人节的引子切入,把大跃进与文革时期的种种荒谬装进了套里,此处的冷处理更加能够凸显这种静观冷想的行文方式,在讽刺挖苦方面,所能展现的蓬勃力量。(“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我就去了,直到现在也没有认真考较一下,自己的心脏是否因此更红了一些。)

此处有个过渡——(消极地回顾自己的经历是不对的悲观、颓废、怀疑都是不对的。但我做的事不是这样,我正在从这些事件中寻找积极的结论,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

4.再次用到一个讽刺手法:按照对方逻辑,引出对方逻辑下得出的荒谬状况,最终让对方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是这些事已经不能安慰我了,因为我一向以为自已是个老实人,原来是这样的不堪信任--我是一个说了不算的反复小人!说了要保卫毛主席,结果却没有保卫。我对自己要求很严,起码在年轻时是这样的。经过痛苦的反思,我认为自己在这件事上是无能为力的,假如不是当初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现在就可以说是清白无辜了。我说过自己正在寻找积极的结论现在就找到了一个。假设我们说话要守信义,办事情要有始有终,健全的理性实在是必不可少)

5.朴素的价值观:(有关理性,哲学家有很多讨论,但根据我的切身体会,它的关键是:凡不可信的东西就不信,像我姥姥当年对待亩产三十万斤粮的态度,就叫做有理性。)

人应当有理性和起码的、朴素的、简单直接的、最基本最常识的判断力(我们现在却抛弃了各种常识,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复杂,具备常识就够了)从逻辑上说,从一个错误的前题什么都能推出来;从实际上看,一个扯谎的人什么都能编出来。所以假如你失去了理性,就会遇到大量令人诧异的新鲜事物,从此迷失在万花筒里,直到碰上了钉子。假如不是遇到了林彪事件,我至今还以为自己真能保卫毛主席哩。

6.请病假不准,此处的表述方式十分有王小波特色:(领导上不批准,还说我的情绪有问题。这使我猛省到,当时的情绪很是悲伤……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虽然形势一片大好(这一点现在颇有疑问),但我病得要死,所以我觉得自己有理由悲伤。这个故事这样讲,显得有点突兀,应当补充些缘由:伴随着悲伤的情绪,我提出要回城去养病;领导上不批准,还让我高兴一点,“多想想大好形势”。现在想起来情况是这样:四人帮例行逆施,国民经济行将崩溃,我个人又病到奄奄一息,简直该悲伤死才好。不过我认为,当年那种程度的悲伤就够了。 )——仍然是,常识看事,看违背常识的人和事,就能看出笑话来。

7.(我不知道这些话有没有积极意义,但我知道,按当年的标准,我在内心里也是好的、积极向上的,或者说,是“忠”的,否则也不会有勇气把这些事坦白出来。我至今坚信,毛主席他老人家知道了我,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的种种心事,必定会拍拍我的脑袋说:好啦,你能做到什么样就做到什么样罢,不要勉强了。但是这样的事没有发生。)——把这种手法用到了极致。

8.(我现在年登不惑,总算有了近于正常的理性;因为无病无灾,又有了幽默感,所以遇到了可信和不可信的事,都能应付自如。不过,在我年轻的时候,既没有健全的理性,又没有幽默感,那是怎么混过来的,实在是个大疑问。)

9.(我的积极结论是这样的: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但凡有一点柔顺,也算不了真理。)

10.我们面前有这样两个论域,一个需要认真对待,另一个需要幽默感

11.(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所谓奇妙的新世界并不新。但我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不打招呼就偷换概念,这是我这一代人的品行。其实,从历史上看,这个世界也不新。这使我很是沮丧,因为我十分想得出积极的结论。对我们来说,新比旧积极,正如东比西积极。小时候我住在西城区,很羡慕住在东城的人。我现在四十岁,比之刚出娘胎的人,自然缺少积极的特性。我年轻时相信,只要能把事物一分为二,并且能找到主要方面就足够聪明了;现在觉得还要会点别的才好,否则还是不够聪明。这一点也证明我不够积极了。)

12.从过去的岁月里,我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人活在世界上,不可以有偏差;而且多少要费点劲儿,才能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对某些政治说辞的否定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21天,今日小理论是:真实的自我,我们希望自己可以在亲密关系中自由地做自己——希望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可以是本真的、无需经过修饰的、完全符合我们原本个性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对方能无条件接纳这样真实的我们。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764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