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读书营-43-讨好者现象

2017.9.28日 星期四 天气晴

9月28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43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讨好者现象”

什么是"老好人"?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也被叫作people pleaser。顾名思义,他们总是在取悦别人,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并致力于满足别人。他们似乎始终在争取周围每个人的认可和喜爱,努力地让除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高兴。严重的"好人情节"折磨着他们,这种"好人的负担"甚至干扰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及整体幸福感。

具体来看,讨好者通常表现出以下4个特点:

1. 缺乏健康的个人边界

拥有清晰个人边界的人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足够坚定。边界意识好的人知道自己有权利拒绝,他们清楚自己能够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既尊重别人,也保护自己。相反的,缺乏健康边界的讨好者们则不会说"不",且觉得自己需要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比如,因为"怕他们不开心"而拒绝不了父母对自己个人情感生活的干预和介入,就是典型的缺乏良好个人边界的体现。

2. 极不擅长做决定

讨好者做决定往往是基于对"对方想要听什么"的猜测,因此,独立做选择对他们而言尤其困难。毕竟,他们并不总能猜到合对方心意的选项是哪一个,也害怕自己选择了对方不满意的。所以,像是"没关系,我都可以"、"挑你喜欢的就好"这样的话是讨好者们常挂在嘴边的。

3. 不会求助

讨好者们总是生怕自己"麻烦"别人,即便自己成天都在被"麻烦"。就算是很小的事情,他们也不愿向他人求助。如果真的迫不得已地需要他人的帮助,他们还会生出一种内疚和负罪感。

4. 没有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活着

耗费大量时间关注着别人想要什么、喜欢什么的讨好者们,往往难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比如,有的人可能认为周末和自己孩子相处的时间最为珍贵,但如果有个朋友总是要你帮七零八碎的"小忙",你又说不了"不",你就会挣扎于重要的、自己想做的事和他人的事之间。由于讨好者有限的时间被取悦他人这件事占据了太多,也就常常无暇去顾及那些对他们而言真正有意义的人和事。

什么原因促使你成为一名讨好者与取悦者?

1. 讨好的认知因素

这一类型的讨好者深陷一种执念之中:我必须要让每个人都喜欢我。这种思维定式和信念迫使他们将自尊和个人认同都建立在自己为他人付出多少之上。此外,他们不仅深信"做个好人"就能使自己免受他人的拒绝和伤害,还抱有一种"我对别人好,别人也应该如此对我"的错误逻辑。

这种讨好认知可能来自于社会文化对价值观的塑造。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它们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顾名思义,集体主义是一种紧密的社会结构,集体主义盛行的社会尤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并推崇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与之相反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社会结构,关注自尊,强调个人权利与自由。因此,不难想见,深受集体主义价值观熏陶的人更容易成为讨好者,而在如中国,日本这样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中,也会有更多的"老好人"。

2. 讨好的行为因素

"老好人"常常将取悦他人变成了一种习惯。行为习惯为主导的讨好者往往是取悦行为最多、最频繁的一类。不同于认知型的是,他们并不一定能较清晰地认识到取悦他人这件事对自己而言意义何在,也没有认真思考自己讨好的动机。他们密集的取悦行为来源于对快感本能的追求,这种愉悦感来自他人的称赞和肯定。为了获得更多的快感,他们重复着讨好这个行为,并不断扩大取悦的范围,宛如"上瘾"一般。

3. 讨好的情感因素

从情感出发,"老好人"会在面对、甚至光是想象那些随着拒绝或否定别人而来的负面情感时就格外焦虑。他们可能曾"受过伤",也可能没有。他们无法应付内心的恐惧--被拒绝,他人的失望,被批判,他们通常既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冲突,也不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寻常事。此时,取悦他人成为了一种逃避策略,用以保护自己免受情感上的伤害。

尝试取悦每个人对自身有何影响?

关于讨好的一个很大的误解是,人们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似乎不像什么坏事。但实际上,过度讨好在很多方面都会对一个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1. "老好人"面具让你看不清真实的自己,限制了自我成长

温尼科特认为,一个人在"真自我"的状态下,Ta的行为是发自内心感受作出的,而不是出于对别人的感受的揣测作出的。与之相反的"假自我"则是一种防御式的虚假的面具。在假自我的状态下,一个人的行为是基于对别人的感受的揣测作出的,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求。

主动戴上面具、适度地伪装自己或许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保护,也可以让人际生活更加顺畅。但,在戴上一味讨好的"老好人"面具这样的极端情况下,过于强大的假自我会让一个人完全丧失自发性,不能体会到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并且,他们由于过于关注别人,无法将注意力放在自身身上,即便取得了很多所谓的成就,也是空虚的。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了。

2. "老好人"的人际关系反而更加脆弱

不难想象,靠着一味的迁就和取悦建立起来的关系一旦面临冲突,或是取悦的戛然而止,就会不堪一击。一种普遍的现象是,正常情况下如果某个朋友拒绝了我们的请求,我们一般不会生气;但如果一个从不说"不"的"老好人"拒绝了我们,我们反而会不爽。毕竟,老好人周围的人早已将他们的友好当作理所应当了。

并且,当人们真的想寻求建议或意见时,他们通常是不会找那些"老好人"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深知对方无法给出客观的评价,说出真实的想法。

3. 过度讨好会耗尽自己

讨好者的生活几乎都被他人占据。他们不得不压缩自己的个人时间,或者无法按时完成自己手头的事情、不得不为他人的事情奔忙。长期处于满负荷状态下的讨好者,常常感觉到精疲力竭。他们还时常会有一种"我帮别人分担,但是没有人帮我分担"的痛苦。

我想停止取悦,该怎么办?

1. 讨好者需要学习说"不"的技能,打破下意识说"行"的习惯。

a. 拖延时间,不要立刻答复

虽然治标不治本,但这确是一个在改变初期避免我们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好"的有效方法。你需要为自己准备几句拖延时间的措辞,比如:"我现在不能确定我行不行,晚点再给你答复好吗?"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能帮助打破无法拒绝的恶性循环,也能为你争取思考和作出正确选择的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这种"缓兵之计"比让讨好者一开始就直接拒绝别人要容易办到,但拒绝的措辞也是需要反复练习的,通过练习才能说得更自然,也让你更适应不立刻答应别人这件事。

b. "破唱片"技巧

这是一个防止老好人们因顶不住压力而败下阵来,在应当拒绝时说了"好"的技巧。在上一步的试图拖延时间中,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对方会坚持让你立刻答复Ta,甚至软磨硬泡,毕竟之前的你从不会拒绝。

在这种压力下,你需要做的是尽量准确地复述你所感受到的对方的情绪("我知道你现在很着急"),不吝啬地表达同情("我非常理解你的处境"),让对方明白你听清了Ta的诉求。接着,你要做的就是像一张破唱片一般重复你准备好的拖延时间的措辞--"但我现在真不确定,晚点我一定给你答复"。

使用这个技巧的关键点在于,你要避免对对方施压的实际内容作出回应。否则,对话的发展会容易脱离你的掌控。

c. 利用"折中方案"练习说"不"

为自己争取了思考时间的你,接下来可以试着将给对方诉求的回应分成三种:答应,拒绝和折中方案。

比如,朋友要外出旅行,想让你帮Ta照顾一个星期的宠物,那么你的折中方案可以是:"我可以帮你照顾它,但我只能看周末两天"。

要明白的是,中止取悦的循环不是要让你达到另一个极端--对所有要求都说"不"。而是让你能够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更加谨慎地思考,将自己也放入考虑范围内,从而作出更理智的选择。

d. "三明治技巧"帮你学会拒绝

很多并非取悦者的人也难以的做到果断且直接的拒绝,对讨好者来说就更加困难了。但有一个有效说"不"的方法,能够帮你传达一个更加友善但依然坚定的"不"。那就是,将拒绝的话像一个三明治一样,夹在两句恭维或肯定的话之间。比如,"我打电话是想跟你说之前你找我帮忙的事情,谢谢你能想到我。但很抱歉,这次我是去不了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吧,祝你进展顺利"。这样的措辞能够为你对请求或邀约的拒绝起到缓冲的作用。

2. 去掉那些"应该"、"必须"。

上面有提到,取悦者会有很多带有"应该"、"必须"这样字眼的思维定式。比如:"我必须努力满足每个人对我的期待和要求","我为别人做了这么多事,他们应该感激我、喜欢我。"你需要做的是将你心中类似于此的信念和思维都写下来,有时,只有当这些不理性的思维被一条条呈现在你的面前,你才能意识到它们逻辑上的错误。

然后,你可以拿出另外一张纸,将这些错误思维进行改写。比如:"我不必总是满足他人的期待或要求,如果我愿意,我可以选择帮助某些人","我并不希望别人喜欢我只是因为我帮他们做了很多事,我希望大家认可的是我这个人。如果我帮助了别人,我会希望他们会感激我的努力。"你可以将这两张纸贴在抬眼可见的地方,甚至照下来,当作手机壁纸,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3. 重新重视"照顾自己"这件事情。

对于长期把自己放在他人之后的取悦者,你需要明白一件事:只有在你能先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去照顾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

取悦者们可以列出一个"我的娱乐活动"表单,其中包括至少十项能让你真正感到快乐的活动。每当你想到或是发觉更多,都可以扩展你的表单。它们可以是一切让你愉悦的、照顾你身心的事情。接下来的每天,你可以规定自己至少做两件清单上的让你快乐的事,可以小到做个按摩散个步,大到海外旅行。这个过程中,你学会的事情是像你从前对他人那般照顾自己、取悦自己。

4. 学会认可你自己。

取悦者们需要知道,要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认可自己是不可能的,但对你来说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是你对自己的认可。为此,你可以在每晚入睡前可以做这样一件小事:记下今天你认可自己的一件事情。比如:"今天,我会自己感到自豪,因为我提前完成了任务"。尤其是当你那天做了一件与"取悦"相反的事情,就更加应该褒奖自己的进步。

最后,愿每一个"老好人"都能尝试着去思考,去探索,在去除了"好人"这个身份之后,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不是"好人",那你是什么人?然后,你要相信无论这个你是什么样子,都值得被自己温柔相待。

我不希望你是一个"好人",我只希望你是你。

今日电影推荐:《三傻大闹宝莱坞》阿米尔汗自编自导自演 豆瓣评分9.1

9月28日读书心得

《树王》

故事脉络

一群知青被送到农场,他们接受到的命令是砍树:砍掉“无用”的树,种上有用的树。树那么多,砍树的过程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它们遇到了“树王”——那种不知什么年月长出的老树,根茎牢牢地抓紧大地,树枝与树枝之间被藤蔓紧紧勾连,密不可分。

太老了,这么老的树,基本不可能被砍断吧!而记工分的标准可是面积,砍不断可浪费时间呢…有的人这样想着,去砍其他好砍的树了。

听说老树是有灵的,尤其是树王,砍不得,砍了会出大事的…有的人这样想着,绝口不提大树,仿佛没看见它。

然而新来的知青可不怕!他们是国家的生命和希望,主张打破一切陈旧迷信的东西,不破不立嘛…于是砍倒老树的心愿就埋在了心底。直到周围的树被砍的差不多,直到同行人砍树和磨刀的本事越来越厉害,直到…遇到树王!

原来树王不是树,树王是一个人。

树王

树王的经历比较奇特,他本是背负战功的军人,因为“犯错”被撤销一等功,赌气复员来到农场,从此对山林越来越熟。

他砍树很快,磨刀也很有一套,但渐渐疑惑:为什么要砍掉无用的树,种上有用的树?什么叫有用?劈柴?做桌椅?盖房子?但它长这么大不容易啊,对种它的人来说,肯定很有用,舍不得砍掉啊。

学生们一心想一张白纸重画美好江山,整个世界都这么想啊。他其实是拦不住的。

他教学生娃如何磨刀,如何砍树,学生娃们学得快啊,用他教的技术砍倒了一棵又一棵。他也越来越沉默,直到最后一棵树王。

他告诉他们:娃儿呀,你砍的地方不对啊,你朝这儿砍。他指指自己的心口:你先砍这儿。

他拦不住了,砍老树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他让学生娃们靠后,运用他精湛的砍树技术,一点点砍掉大树上无数的藤蔓,没有任何人被古树伤到。

树王,砍倒了树王!

后续

树王倒了,人们点燃了山火,整个山都在燃烧,一只失了家的鳧子在火中拼命的跑,终于慢慢不动了。有人说这是凤凰涅槃,也有人说毁灭后才有新生,我不知毁灭,更未见新生。

树王也倒了,这个强悍而沉默的汉子,从这以后便失了强悍,一日日病情加重,临死前嘱托我:昔日战友在部队上残废了,自己每个月寄15块钱给他,现在自己不行了,捎个信过去,说自己先走一步,对不住老哥了。

树王最终被葬于树王旁边,这个他守护了半辈子的老树,仰翻在这里一动不动,枝叶枯萎却不脱落,仍有鸟儿飞来老树栖息。下葬的当天便下了大雨,烧黑的木炭被雨水冲下来,终日弥漫酸酸的味道,熏得眼睛流泪。

而树王的坟居然胀开了,原本放棺材的地方狠狠长出许多密密的短枝,大雨过后便发了新芽。后来那个地方生出很多白色的小花,树身也一直伤痕累累的存在着,与村民们相安无事。

是人定胜天?还是顺应天意?你会不会期待那个结局呢…

艺术性方面:独特的叙述视角——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

无疑,《棋王》的叙述视角是第一人称叙述,通篇所写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但是在《孩子王》中,“我”就是孩子王,“孩子王”就是“我”,也就是说“我”就是孩子王的主人公。

而在《树王》中,“我”虽然从头到尾参与了整个事件,但“我”不是人间的“树王”,不是自然界的“树王”,也不是砍倒自然界“树王”和气死人间“树王”的主要凶犯。“我”只是个参与者或旁观者。因此,《树王》的叙述视角可称“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但这似乎太简单,不是阿城乐意做的。

在《树王》中,“我”在有些段落几乎成为主人公或者竟然就是主人公。

第三部分开始不久,有一段关于“我”磨菜刀的文字,其中写道:在城里时,父亲好厨,他常指点我:若做得好菜,一要刀,二要火。他又常常亲自磨刀,之后立起刃来微微动着看,刃上无亮线即是锋利了。这样的刀可切极薄的肉与极细的菜丝。有父亲的同事来做饕客,热心的就来帮厨,总是被割去指甲还不知道,待白菜渗红,才感叹着离开。后来磨刀的事自然落在我身上,竞使我磨刀成癖。又学了书上,将头发放在刃上吹,总也不断,才知道增加吹的力量,也是一种功夫。

这种文字,有如明清高手的绝妙小品,穿插在腥风血雨的整体叙事当中,让读者伸个懒腰舒一口气,解除一下神经的紧张、阅读的疲劳。

正如小说中写到肖六爪看连环画“宋江杀惜”时“我”的感想:“我忽然觉得革命的几年中原来是极累的,这样一个古老的杀人故事竟如缓缓的歌谣,令人从头到脚松懈下来。”但真的能够松懈下来吗?我们知道,宋江杀惜用的是刀,引文中“又学了书上,将头发放在刃上吹”,也是学的“杨志卖刀”。这时隐时现的“刀”字,让读者既放松又紧张,睡觉也得睁着一只眼。

在这一段里,“我”就是主人公。这种叙述视角就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

在上段引文之后隔开数段,就有很长的文字描述肖疙瘩教“我”磨刀并展示其武艺以及“我”答应给肖六爪买糖等。两大用刀高手凑到一起,通过较量刀功交流了心得,并建立了相当的情感基础。肖疙瘩是主人公,“我”略居客位。这是“第一人称见证人叙述”和“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的结合运用。这种时而以“我”为主,时而略居客位的叙述视角,在小说第六部分也有很好的体现。

这还不是最主要和最可贵的,在《树王》叙述视角方面,阿城的最大贡献是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的有机结合。

先看小说开头一段:运知青的拖拉机进了山沟,终于在一小片平地中停下来。知青们正赞叹着一路野景,这时知道是目的地,都十分兴奋,纷纷跳下车来。在这里,读者感觉到是叙述者在小说之外的第三人称叙述,知青、拖拉机、山沟、平地、野景、兴奋、跳车等人物、景物和动作,都尽收其眼底。

可是等看到下一段中“我见与他握过手的人脸上都有些异样,心里正不明白,就轮到我了”时,读者才知道叙述者“我”就在小说之中,也才明白小说开头所说的“知青”中就有“我”在,第三人称叙述者在小说之外看着大家,第一人称叙述的“我”也在小说之内看着同伴。

小说后文又写:大家正说不出话,肖疙瘩已走回车厢边,拍一拍车板,望着歇手的知青们,略略有些疑惑。知青们回过神,慌忙推一排行李到车厢边……当看到“大家”时,读者有了前文“我”的铺垫,知道“我”身在其中,“大家”就相当于“我们”,只是不够亲切自然而已。可是当看到“知青们”时,读者又被这不动声色的纯客观的称谓搞懵了:到底是谁在叙述?是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若是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称自己为“知青们”,总觉有些别扭。

我们知道,第三人称叙述,叙述者尽管能够运用全知视角进行叙述,故事却不免显得疏远失真,所以现代以来很多小说家不用此法。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虽然显得亲切逼真,却往往因“我”的视角限制了读者的视角,叙述视野不免有限而欠开阔。

怎样解决这对矛盾呢?“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在此可以大显神通。通常来说,第一人称叙述的事件总是以前发生的,正如《孩子王》中“我”教导王福时所说,“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因此,第一人称叙述往往是回顾性叙述。这就决定了“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两种不同视角:一为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二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的眼光”。

阿城在小说《树王》中正是发挥了第一人称叙述的这种特殊功效。尽管在第一人称叙述中,叙述者以正在经历事件时的视角来观察是常规视角,可是“在回忆时,往事常常历历在目,一幅幅的情景呈现在脑海中。回忆的过程,往往就是用现在的眼光来观察往事的过程”。

阿城创作《树王》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回忆往事的过程。往事已经过去了多年,现在返回头来看,就像演员观看自己演出的电影,当然就是站在圈外看当年的那些人和事了,所以当时的“我”既身在其中,现在的“我”又立于局外,既看得真切自然,又看得明白周全。如此,《树王》就有了一种独特而奇妙的叙述视角,因此也就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魅力。

思想性方面:蒙昧的良知VS内外的愚痴——现实主义悲剧的延伸

阿城在意大利版自序中说到《树王》里潜在的是蒙昧的良知,不是科学的,是原始的,但它面对的不是科学,而是愚蠢,这就是双方都走向失败。愚蠢没有良知,所以良知即使是蒙昧的,对于中国,也是有价值的。

蒙昧的良知:代表人物——树王肖疙瘩,作者,人民群众,李立

内外的愚痴:代表人物——李立,作者,人民群众,树王肖疙瘩

李泽厚说 :什么叫悲剧?坏人把好人打死了不算悲剧,好人打好人这才算悲剧。”

而《树王》是对这种悲剧的进一步延伸:好坏掺杂的人们相互撕扯,加之外力作用,产生的新现实悲剧。

全篇作品的悲剧结果是:树王之死,人性所暴露出的荒唐。

然而,究其原因,杀死肖疙瘩的仅仅是李立吗?

还有“我”,还有肖疙瘩自己。

李立尽管让读者恨得牙痒痒,毕竟还是可以饶恕的。当肖六爪向“我”要糖而“我”没有,正打算请假到县里去买时,李立把“我”叫出了屋外:李立在月光下走到离草房远些,站住,望着月亮等我。我走近了,李立不看我,说:“你真是为六爪要糖吗?”我觉得脖子粗了一下,慢慢将肚子里的气吐出,脸上开始懒起来,便不开口,返身就走。李立在后面叫:“你回来。”我说:“外面有什么意思?”李立跟上来,拉住我的手,我便觉得手中多了硬硬的两块。

这山村旷野里的融融的月光,这物质极度匮乏年代里的硬硬的两块糖,真能把李立给度化了。他的心是“红”的,同时也是“甜”的,他人性中的灵光和真情还没有完全泯灭。这月光和糖,竟然合奏出美妙的音乐,抽离出李立灵魂深处的纯真来。

在革命年代里苦苦革命的李立,此时沐浴在纯净的月光里,也应该感觉到了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是人性的复活,是神灵的暗示,可惜李立只得到了佛祖片时的惠顾,接着就我行我素,一个用砍刀,一个用黄金的枷角,劈杀了别人,也把自己劈得人格分裂,近乎魔鬼。

“我”呢?“我”的磨刀技术得自父亲,“在城里时,父亲好厨,他常指点我:若做得好菜,一要刀,二要火”。难道世间万物真能冥冥相通?做菜“一要刀,二要火”,砍树毁林也是“一要刀,二要火”。“人有利器,易起杀心”,“我”磨好了刀,也曾“逢物便砍,自觉英雄无比”,也曾“尽量摆出老练的样子,不作拼力状,木片一块块飞起来,大家都喝彩”。尽管在砍树活动中“我”屡屡借磨刀、撒尿等借口躲开或尿遁,并且在砍倒自然界的“树王”时“不去山上参加砍伐,也不与李立说话”。但是李立是用“我”传授的功夫砍倒“树王”的,而“我”的功夫又是人间“树王”肖疙瘩传授的。“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我”。当祥林嫂“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时,“我”的回答是:“也许有罢,——我想。”尽管“吞吞吐吐”,却也结结实实在祥林嫂心上砍了一刀。

《树王》中的“我”,对砍伐大树“吞吞吐吐”,有些“假撇清”。但正如《祝福》中的“我”,其负疚感是轻易撇不掉的。

肖疙瘩呢?“我”自认为是磨刀的高手,可哪里及得上肖疙瘩。在“我”磨刀之时,肖疙瘩无因无由地来了,并且教“我”磨刀,向“我”展示武艺,用自家的上好磨刀石帮“我”磨刀。冥冥之中他忽然问“我”:“磨四把整哪样?”“我将山上的事讲了一遍,肖疙瘩不再磨刀,蹲在地下,叹了一口气”;当大树将被砍倒之时,“我”兴奋地向肖疙瘩报告着消息:“你不信吗?全亏了你的方法呢!”“肖疙瘩目光散掉,仍不说话,蹲下去弄菜”。这都是“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语言。由此令人想到武侠小说中有多少盖世豪杰,因为伤心痛苦而隐姓埋名远离江湖,可是一技在身往往就耐不住寂寞、忍不住技痒,于是重出江湖招徒授艺,最终却死在不肖徒子手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自己的武艺打死自己,这难道也是人生的宿命?

一篇《树王》就像一部人性法典,把人性的犄角旮旯都拷问到了。丑也罢,美也罢,经过了语言文字的蒸馏,都进入了美学的境界。

树王乃对象,人性为炸药,外力为火苗。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43天,今日小理论是:讨好者现象,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767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