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我之所以写故事
我的记忆中,当年老辈人给我讲述的故事,现在几乎都已经残破不全了,但依然还有一些人物和情节,不时在我的记忆深处沉渣泛起,他们依然能够折射出我们之所以为“人”这样一个称号的原因,之所以活在这个世界上原因,以及我们作为一个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所必须遵循的内省的道德规范,以及一撇一捺所支撑起来的“人”之所以能屹立不倒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辉,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着邪恶的世界上,生活给了我们无尽的苦难,我们与生活抗争时,必将发出“自强不息”的人性光芒,这光芒必将映红整个天际。
随着现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日益便捷,讲故事,或者说的更确切些,表达你自己的思想,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网络上充斥着无数的网络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如此新奇的一个世界,尤其对于我这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几乎是在大学时代才真正开始接触网络的一代人(有人称这一代人,或者更早的一代为网络时代的移民)来讲,网络的魅力显得那样的充满着新奇和诱惑。
我毕竟是从非网络时代走过来的人,毕竟属于网络时代的移民,移民毕竟带着原始的烙印,在老人所讲述的故事所折射出来的思想熏陶下,在传统纸质形态的故事熏陶下,我所理解的生活毕竟不同于现在的网络时代的原生土著居民一样,那样的节奏明快。现在的年轻人整日价追求的一个主题就是“快乐”,我不反对这样的追求,但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还是很值得商榷的一件事,到底是感官的享受,还是自我精神的内省,不过这是另外一个主题了。
记得我所读的第一本教材之外的“闲书”是《封神演义》,那怪力乱神的故事,善良与邪恶的神与人之间的较量,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让人在幻想中神往那样一个超越了我所理解的现实世界真实形态的上古时代。其实现在想来《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写的并不好,没有明快而跌宕起伏的叙事节奏,致命的是没有突出的人物性格,但是它毕竟是当时普遍缺乏文学喜好的农村孩童难得能读到的课外书籍,当时读这样的书籍几乎是不被认可的,家长和老师唯一期盼的就是我能好好读书,将来可以不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环境再不好,书籍写的再不具备基本的文学特征,这本书毕竟在我的耳边回响起了难得听到的文学的声响。这声响曾经一度震得我精神恍惚。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游日益的广泛,我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读到了很多很多的书籍。读“闲书”几乎成了我少年时代的唯一乐趣。
记得在某个电视节目中,刘心武曾经说过,好的文学永远都是在写生活。当我读了《悲惨世界》,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它给了我们无限的憧憬和创伤,生活就像一条大河一样将人们裹挟在其中,人们在这河流中奋力的挣扎而又不得不随波逐流。
面对着生活的洪流,我们脆弱的心灵需要一只温柔的手去抚慰,需要黑暗世界中的一点光亮给我们以指引,需要一剂良方给我们以力量,当我读了《约翰克里斯多夫》后,我终于明白了这只手,这一点光,这一剂良方是音乐,面对着这个宇宙的宏大与深不可测,爱因斯坦也同样是用着一把小提琴抚慰着自己那颗脆弱的心。所以我的大学时代一边疯狂阅读的同时,一边沉迷于只有在我们这个嘈杂的时代才会产生的嘈杂的摇滚音乐而不能自拔。那时似乎还曾经有过一点将来成为摇滚明星的梦想,但是梦想毕竟还是破灭了,面对着理想破灭它唯一带给我的还是痛苦,这时抚慰我的心灵的还是文学和文学里的故事。
当我读了《白鹿原》后,我明白生命的价值无论如何要依傍着我们所处的具备民族文化的沃壤,面对着生活的苦难他们奋力挣扎,面对着自己的儿孙他们充满着期盼。但是无论如何他们离不开这片土地,他们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不息,即使有生活无情的捉弄,他们依然挺直了腰杆,笑着面对。《古船》让我更加坚信这一点认知。
文学中的具体描述也同样让我充满着对故乡的渴望,当我读了《老残游记》后,我并没有想到那故事背后深层次的含义,我只是对书中所描述的济南充满着向往。我的祖辈是闯关东从山东老家到了东北,那时候常听老人讲故乡的故事,让我对山东充满着向往,《老残游记》无疑坚定了我的信念。于是大学毕业后我带着祖辈的期盼回到了山东。
不管怎样,是故事让我向往着故乡,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中痛苦的挣扎,让我奋力寻找着抚慰心灵的良方。也许这样的问题祖辈也同样的明白,他们应该明白,而且世世代代在田垄间劳作的祖先应该明白的更加透彻,不过他们是将这深切的体味化作了微笑的面容,化作了温婉的语调讲给自己的后辈听,让他们去体味去寻找。
听得多了,读的多了,就想表达,这里有一个人的天性在作怪,就是表达的欲望,我不敢说我掌握了表达的技巧,这里的我不过是在慢声细语的说而已,谁让“说”是我们为人的本能呢。
同时为了那早已经忘却了的儿时的岁月,我把我所听到的故事记在这里,几乎都是当年老人给我讲述的故事,我想这和当年我听到的故事或多或少会有些许的出入,因为这里不免要掺杂我这许多年对人性和生活的理解,我以我的方式进行讲解,我是在讲故事,同时也是在讲述我自己。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6841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