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元《昨夜星辰》读书笔记(一)
第一讲:当时与此刻
(这一讲谈的是人生中物是人非的体验,以及这种无常感对于诗歌写作的推动。)
这本书和唐诗有关。诗是语言的艺术,读诗其实就是在词语的空隙中行走。在读诗的过程中,了解作者固然重要,但阅读始终和我们自己有关,从诗中读到了怎样的自己?在其中找到了哪些共通的情感?用以疗慰我们孤独的人生旅途更为重要。
诗把生活酿成了酒
我们先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看起: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如果我们只是把这首诗简单的进行翻译:我去年的今天来到这个地方,一位姑娘站在那里。她旁边盛开着桃花,她和桃花一样漂亮。等我今年再来,桃花还是那样的桃花,她依旧盛开在春风里,但从前那个姑娘己经不知道去哪里了。翻译结束了,但是对于我们理解这首诗并没有什么帮助。
清代的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把人的意比喻成“米”,这个米是是创作的原材料,文章是把米变成了饭,而诗歌是把米变成了酒。米变饭只需要蒸,米变酒则需要复杂的程序。因此,读文章只能“饱”,读诗才会“醉”。按照常理,理解诗好像还要看一看这首诗的背景。唐代孟桀的《本事诗》里记载了和这首诗有关的故事:崔护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清明时去郊外散步,遇到了一位漂亮姑娘。两人互有情义,但那层窗户纸却没有桶破。第二年清明,崔护再次想起那个姑娘忍不住去找她,却再未相见。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后来姑娘看到此诗,悲痛欲绝,若有所失,食不下咽,直至去世。崔护得知后前去吊唁,姑娘竟死灰复燃,两人感情圆满。这虽然是唐人记载的故事,但并不可信,反而给人一种编造之感。因此很多时候,所谓的背景也并不能帮我们理解一首诗。-是很多背景是后人编造的并无依据,二是背景过于宏大,不能精准的与诗歌产生的“那一刻”对应起来。诗歌往往产生于瞬间,是多种情绪混合的结果。太依赖背景反而会破坏读诗时的美感以及多种可能的设想。
诗直面的是人生本身,人生是变幻的,是不圆满的,诗也应是如此。
未完成的爱
当我们抛开背景、翻译。再来读这首诗时,读到了什么呢?人生的一种常态-一缺失与遗憾。我在无意中邂逅了你,我在无意中错过了你。这首诗里有桃花这个意向。联系《诗经》“桃之夭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花开的这么茂盛,女子要出嫁了,她会给她嫁的家庭带来幸福和喜乐。不难发现桃花其实是和婚姻联系在一起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婚姻的期待,可期待终究是落空的。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交的变化,唯一的常态是无常,唯一的己知是未知。这种不确定性,恰恰是诗歌发生的时刻。诗意来源于哪里呢?诗意来源于物是人非,来源于对无常的感慨,来源于遗憾与缺失。如果樱花常开,生命常在,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如果崔护故地再遇到这个姑娘,可能不会有如此情愫,也就没有这首诗了。
爱很多时候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这种未完成,这种遗憾和缺失,恰恰是人生本身。这里面有哀伤,同时也有美的成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