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在影视剧中的应用(下)
弹幕,对于电视剧静观的打破,实际上是对于接受美学之静观审美的破坏。相较于篇幅较短的戏剧与电影,电视剧虽然在情节编织与人物塑造上更趋向于生活化与通俗化,但也毕竟是以镜头展现故事的戏剧艺术变体,依然追求意象生成与意境体悟,二者的生成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弹幕的阻碍。
弹幕的信息较为驳杂,内容水准参差不齐,整体缺乏文学美感难以令人沉浸于故事世界,更难以体味意象的生成。一个意象世界的生成不能依靠弹幕,进行解读,尤其是一些过于直白的解读反而破坏了意象世界的构建。
诸多不合情境、不合情绪以及相对流俗的留言破坏了静心的状态,从而破坏了心与境的契合以及意境的生成。
近年来,电视剧在各种影像科技的助力下也在获得视觉的优化,从画面清晰度、色彩分辨率,到网络科技的融入,都体现着创作者对视觉美的不断追求。
但是,弹幕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对视觉美造成多重消解,影响着着视觉的构图之美、节奏之美、色彩之美。应当本着审美引领之旨归,对电视剧弹幕,展开审美优化,实行甄别。应当实行约束,个别优质弹幕,可以长期保留,其他弹幕,以一次性弹出为主。
概言之,面对弹幕,我们既要承认其在媒介职能中的优势,也要从美学高度审视其对接受美学范畴的消极影响,从而实现优化,让它能够助力电视剧跨媒介传播的美学升华。
综上所述,20世界的西方文艺批评大致经历了作者-文本-读者的三个阶段,呈现出的是侧重不同的文艺理论的发展过程。
事实上,这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并存在交叉的,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将其分别孤立开来,从作者逐渐过渡到读者中心是认识论的发展变化,是受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发展至今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越来越多的文学批评家投入其中,其内涵也是日趋完善系统起来。
对我国在文学研究领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和批评方法,不仅指出了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还是对过去传统文学研究的新的挑战,强调阅读过程的同时还肯定了读者的能动作用,是一种灵活机动的、开放性思维方式。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向“特权阶层读者”也就是权威评论家的评论提出挑战。过去他们对文本的读解和评估具有特权,他们的个人意见往往具有权威性,强调不同阶层的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和评估与评论家拥有同等的权利,也使传统的文学经典受到了怀疑。
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影响和地位是由作品自身的力量和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没有绝对的,独立的文本,也没有不变的接受意识,文学作品只有被接受并产生影响才能流传下来。一部文学史应该是文学接受的效果史,决定作品历史地位和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读者的接受意识。
而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对传统的文学课教学法的改革也具有启示意义。以往大学、中学文学课教学只讲授少数权威评论家对文本的读解和评价。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要求教员在课堂上不仅要介绍各阶层读者对文本的反应,而且还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活跃学生思维,让他们发表自己对作品的意见,通过学习和讨论形成启示的文学价值观,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全部接纳权威评论家的文学价值观。
当然,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在中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视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存在的问题。在反对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视文本为封闭的自足体、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多义性、强调阅读方法的多样性、强调读者在文本意义的建构中的积极作用、强调批评主体的主动性等观点上都是可取的。
但是读者反应批评,因为过于强调读者的中心论调,与传统文学史以作者和作品为中心展开对峙,忽略了作家与作品的内在联系,把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一个框架、一种功能,又走向了作品取消论。
如果依照文学史是读者的接受史,且仅仅是读者接受史,文学史的科学性将无法得到保证。事实上,文本首先是作者的创造物,读者可以从新的不同角度建构出与作者的创造物看似不同的文本,但作者在文本中的影子却是抹杀不掉的事实,因而读者建构出来的文本事实上总是带有作者的烙印。
换句话说,读者对于文本及其意义的建构是读者与作者和文本三方之间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而不单纯是读者与文本双方之间的互动结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