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

共读第255天  《被讨厌的勇气》第3天

主要内容: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2)

1. 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也就是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大家都在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2.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

3.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你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

而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正在呵斥女儿的母亲突然接到班主任电话的例子)。

曾有一段阴暗时刻,我也把自己陷入到“原因论”里去,觉得一切都与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关,现在所呈现的“我”,都是由过去所处的环境所接收到的各种讯息和合而成。所以,我也与本书中的青年一样,认为人是无法轻易被改变的。

而今天的第二部分:“心理创伤并不存在”里摘录的内容,有种被当头浇下一盆水的感受,立马清醒过来。

的确,不愿意做改变,一定是因为不改变的“好处”,只是这个“好处”隐藏的比较深,或者说是不愿意承认从中得到了好处。

如果能从中体会自己深层的需求,将会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活的也更加通透与轻松。

关于愤怒的部分,真的是:嫌讲道理太麻烦,想用更快捷的方式使对方屈服。而这种方法的杀伤力极强,损人不利己,还是在情绪起来时,学会让子弹飞一会儿吧,适时调节情绪,再用更加智慧的语言达到双方的互赢。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035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