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500多年前油画中的3D技术

文/阿斌  【原创,首发于《美少年》杂志】

油画《大使们》

您了解3D技术吗?

您见过500多年前的3D技术吗?

您想象过16世纪的画家如何运用3D技术作画吗?

请跟随我走近油画《大使们》,让我们一起探究其中的奥秘。

一、 什么是3D技术

所谓“3D”里的“D”,是英文单词Dimensions的首字母,英文原意是“尺寸”(线度、维),3D指三维、三个坐标X、Y、Z三个轴组成的空间,就是三维空间,即立体空间概念。3D,是相对于只有长和宽的平面(2D)而言的。

3D技术的原理:人们的两只眼睛之间的距离,一般为60毫米左右。人们在看物体时,是两只眼睛将物体成像落于视网膜相应的位置上。这时如果将两眼网膜重叠起来,它们的视像重合在一起,这时就看到了清晰的物体。这也是为什么射击时,运动员会闭上一只眼睛的原因。

3D成像技术正是利用了人眼成像的特点和人的两眼之间的视觉差,有意让成像不重合而产生两幅成像。

一般人的两眼(瞳孔)之间产生会有80毫米的视觉差。当两眼成像的网膜部位相差较大时,人们看到的成像将是双像。

3D技术,就是让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成像,使两副画面产生一定差距,3D的立体感觉由此而产生。

3D技术可以分为眼镜式和裸眼式两大类。眼镜式3D可以通过特制的眼镜,在显示器、投影仪、电视等设备上观看。裸眼3D主要用于公用商务场合,将来还会应用到手机等便携式设备上。

近年来3D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开发出更多的3D产品,如3D打印技术,3D扫描技术和3D全息技术等。

3D技术的广泛应用于过程控制、CAD设计、工业检测、远程监视、危险产品生产、医疗卫生领域,以及安装远程机器人视觉显示等各个方面。此外,3D技术还能在在教育、服饰、广告、建筑、工业制造、原型开发、模具、文物修复等众多行业应用。

3D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在全球电影市场中,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应用,与普通2D画面显示相比,3D技术可以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图像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上,仿佛能够走出屏幕外面,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么,油画《大使们》其中又有哪些奥妙呢?

二、《大使们》告诉我们的秘密

汉斯·霍尔拜因是油画《大使们》的作者,这幅画创作于1533年。这是小汉斯·霍尔拜因的一幅名作,现藏英国国家美术馆。

这是一幅双人肖像,画作的主要部分是两个平行站立的人物,主体人物处于光线较为强烈的室内正前方。这幅画高约2米,画中人物接近真实大小。

在这幅画中,除了人物外,摆放了许多物品,在正中部的台案上,上层从左至右分别是,星象仪、日晷、测星航海仪、扇形追日器;在台案的下层摆放着地球仪,地球仪上边的法国被标成了黄色。从左到右,一本数学书中夹着一把矩尺,一副半隐在阴影中的圆规,紧挨着矩尺和圆规的是一把断了弦的鲁特琴,在琴的前边还有一本打开的琴谱。

在两个人物脚下铺着地毯和一幅斜立30度角的画作。

这幅作品,画家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秘密呢?

第一,人物关系。

画作中的两个人物,都是从法国来到伦敦进行访问的使者。画面左边的是法国贵族让·丹特维尔,他是法王派驻都铎朝廷的大使,也是当时法国最有权势的圣米歇尔骑士团的成员之一,他的服饰富丽堂皇,可以看出他家族的显赫和富有,右边是他的朋友乔治·塞尔夫。

他们两人都是法国国王派来的大使,这正是这幅画名的来由。

两个大使都很年轻,让·丹特维尔29岁,乔治·塞尔夫25岁,这个秘密被画家画在不起点的地方,向人们透露了出来。让·丹特维尔的年龄刻在了他右手持的短剑上,塞尔夫的年龄留在了他右手臂压着的德国数学书上。

《大使们》局部

第二,画家的内心冲突

整个房间铺着地毯,墙上挂满丝绸制品,所用物品做工考究精良。

画家通过对这些看似日常物品细致入微的刻画,彰显出两位法国大使学者的身份,折射出从古希腊时期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对于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几大科学的崇尚,体现出西方哲学中“理性接近于上帝的真理”的观念,并将那个时代英国和法国贵族的奢华生活展露无遗。

在画面左上角有耶稣受难的多半身像,隐藏在绿色幕布的后边。画家小霍尔拜因曾在朋友的推荐下为马丁·路德翻译的德语版《圣经》绘制插图,因此他接受了宗教思想。

在这幅画作中,也表现出画家内心的冲突:一是处于画作左上角隐藏的基督像,隐喻了当时宗教改革与基督教的冲突;二是在桌子上摆放的众多科学器具,隐喻了科学与宗教的冲突;那个断了弦的鲁特琴隐喻了文化与宗教的冲突。

第三,最大的秘密

在这幅作品中,除了上述内容外,最神奇的是地上的抽象画。

地面上的这幅画,是在一个呈30度角的斜面上完成的,这幅画中画向右斜立,仿佛在一个3D的立体空间中。

如果我们从整幅画的正面去看,地面上仅仅是一幅抽象画。但是,如果当观者移至整幅画的左侧,从画的左边向右看这个斜面,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妙。

原来,这个斜面上画了一个人类头骨,俗称骷髅头。

早在16世纪,那时还没有3D技术,画家是如何完成这幅作品的呢?

通常画画,都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中完成的。

如果要在一个二维平面中斜立起一幅三维的图画,就要求画家观察、判断其作品在30度角斜面上的变化,即想要画的这幅画变形后是什么样子,这就需要画家拥有反向思维能力,将这个反向思维抽象成一幅画,再把它绘画出来。同时设置特定的观察视角。

由于构图角度的特殊性,观者只能从左下方向右看,才能看到骷髅头本来的面貌。

这正是这幅画最神奇的地方。

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骷髅的认识有较大的差异。中国人认为,骷髅是死亡的象征,是恐惧的象征,是不吉利的东西。但在西方,西方人并不像中国人那样忌讳。西方人认为,骷髅一方面表示世事无常,另一方面象征着战胜邪恶、战胜死亡和永恒的生命。例如,西方的海盗,在旗帜上标出骷髅头,意思是,他们称霸一方,战无不胜。西方还有许多骷髅头的玩具,或是将骷髅头装饰在丝巾、服装等饰品上。

《大使们》局部
3D转换后的局部

三、画家其人

小汉斯·霍尔拜因,1493年出生于巴伐利亚,德国画家,擅长油画和版画,最著名的作品是版画《死神之舞》。小汉斯一生致力于肖像创作,并富有独创性。

小汉斯向父亲老汉斯·霍尔拜因学习绘画,1514年前往瑞士巴塞尔,受到新思想的熏陶,画技也大有长进。两年后为新当选的巴塞尔市长迈尔夫妇画像,因此一举成名。小霍尔拜因的绘画天才也引起英国上流社会的重视,最终成为都铎王朝的宫廷画家。

《大使们》体现了画家小汉斯·霍尔拜因文艺复兴思想,同时也有对宗教的崇拜。

我们再来看小汉斯·霍尔拜因的《大使们》,画家巧妙地利用了将二维图像变形,想象它在三维空间成像的结果,再把它画下来,这才让我们看到目前在这个倾斜30度角斜面上的骷髅头。

是不是很有趣吗?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198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