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需要融入这个世界

我的朋友,疏离感因为彼此没有靠近的欲望,人因为距离而变得更加陌生,希望不了解而相安无事,这是缺乏温度的生活。

善良有危险的,很多善良的人成为他人工具,自以为的好人落入了生活的陷阱。成长的过程中,可以看见了太多悲伤的好人,不在乎他人的人最后走上了领奖台。

这是残酷的人生真相。对那些善良的人确实要说一声,拼命奔跑啊,有太多的人拉着你,以为从你这里能够赢得一份先机,如果偶尔有所机会,一定要告诉自己,我们绝对是因为幸运,从而没有跌入命运的悬崖。

罗素认为,很多人的不幸福是因为沉湎自我,而放弃了更多对他人的兴趣。所以,我们都要找到自己的关注点,至于克服了自我沉溺之后会出现什么客观兴趣,这要由天性和外部环境自发作用来决定。不要给自己建议“如果我集邮,我一定会很快乐”,然后就开始集邮,因为你可能会发现它一点都没意思。只有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才会对你有用,但你要相信,一旦停止了自我沉溺,你真正的兴趣就会出现。

他的思想和斯多葛相通,认为很大程度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善的生活。只是他认为,职业道德家们过于强调自我克制,这是搞错了重点。

有意识的自我克制导致自我沉溺,敏感于自己做出的栖牲,因而往往不能实现眼前的目标,通常也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人需要的不是自我克制,而是对外界的某种兴趣,它能让人率性而为做出某种行动,而专注于追求自己美德的人却只能在有意识地自我克制时才能做出同样的行动。

罗素作为一个快乐主义者来写作的,认为幸福就是善,然而,就所倡导的行为而言,他认为,快乐主义者与理智的道德家并无二致。

传统的道德家所提倡的生活态度与他所提倡的还有一点更微妙的区别。比如,传统的道德家会说爱应该是无私的。这在一定意义上没错,就是说,爱的自利性必须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但它无疑还是具有自利这样一种性质,一个人因此才会为爱情的成功而幸福。

如果一个男人向一个女人求婚是裹心为了她的幸福,同时,认为这是她给了自己一个自我栖性的最好机会,那这女人不会感到满意。我们当然衷心希望所爱的人幸福,但是不能用别人的幸福代替我们自身的幸福。实际上,一旦我们对自我之外的人和事产生了真实的兴趣,隐藏在自我克制信条里的自我与世界的对立就消失了。

他有一句经典的话语。所有的不幸福都是由分裂或缺乏整合导致的,心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缺乏协调造成了自我的分裂,客观兴趣与情爱不能提供联结的力量,自我与社会就失去了整合。

幸福的人不必承受这些整合失败的痛苦,他们既不必为对抗自己而分裂,也不必为对抗世界而斗争。这样的人会感觉自己是宇宙的公民,自由地享受着它创造的景象,它提供的快乐,不为死亡而困惑,因为人感到自己并没有与后来者真正分离。在与生命之流自然而深刻的结合中,他找到了最大的快乐。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219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