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 | 他们的死去便是意义
这些日子,曾仕强老师总在给我讲《三国演义》的故事。不知不觉间,听到了59集《关公走麦城》。曾老师说,“关公死了,《三国演义》也就没有的好看了。《三国演义》本就在讲忠义的故事,忠义的代表,忠义的灵魂人物,关公死了,后面的事还有什么呢?就是打来打去,死来死去的战争而已。”
老师的这段话,终于开解了我。
初识《三国演义》,还是9岁的时候。幼小的我,因关羽之死,哭的不能自已。漫长的一年时光里,双眼红肿的我,反反复复地翻着厚厚的4大本画册,固执地想找出来关羽不会死的办法。书经不得几十遍,上百遍地翻,很快便残破不堪。翻啊翻啊,关羽还是死了。头颅被砍下来,装在匣子里,从东吴一路送到了北魏,再不能与大哥、三弟相见。
我是多么希望他不会死啊。我怪过关羽自己,已经不是年轻小伙了,为什么要轻敌,几面作战,为什么不向后方求援?也怪过刘封,为什么听信孟达之言,不顾情分,不来救援?还怪过孙权、曹操、吕蒙、陆逊......为什么要迫害这样一个忠义之人。我甚至有些怨恨《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什么要让他在人生高光之后,即刻惨死呢,就不能给他一条生路吗?
好人是否就是战胜不了坏人?为何如此,为何如此?!
那些曾为关羽流过的泪,成为心里的疤,轻易再不肯揭。
已经是38岁的我,历经人生苦难,在曾老师的无私陪伴下,终于鼓起了勇气,再次面对这一切。曾老师治愈了我,我的心结终于烟消云散。
我意识到,恐怕正是关羽之死,方能成全这本书。作者写这本书,本义就是在赞扬忠义,倡导忠义。而忠义若是不经历生死考验,如何能够凸显到极致呢?唉,正因为关羽宁死不降,忠义方得到了证明。关羽的热血,让这本书染上赤红。他的死亡,让后面的一切都失掉了色彩。当然,也不需要再有色彩了。
作者是仁慈的,便是打算写死关羽,还是在其死前,让他水淹七军,达到人生的顶峰。相较于一步步接受自己再不能成功的曹操,从头便知道大几率会失败的孔明,干不过对手自己反倒身死的周瑜等人,关羽已经很好了。前期他是那么一帆风顺,志得意满。他的死亡事件,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突突发情况,他不需多做挣扎也就去了。
我不该为关公难过的。他终于在这本书外,活着了。
《红楼梦》黛玉死了,爱情没有了,还有什么呢?《西游记》孙悟空被镇压了,投降了,剩下什么呢?《水浒传》英雄们被招安了,成为鹰犬,变成什么呢?当故事没有了灵魂人物,没有了灵魂之后,故事便再没有滋味起来。我们只好很无奈地看到战争的真相,家族的倾颓,上层的无敌,底层的悲哀......
或许也就因为如此,那些逝去的鲜活,才更让我们感到他们的不易。我们为之动容,与之交融。我们的灵魂,终于随着他们而升华起来。
很感谢那些赋予人物灵魂的作者们,是你们,让我们在生活的重压下,还能偶尔偷空在小说里,在故事里,找到生活原本的“真”“善”“美”。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