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不小杜家村

——运城市盐湖区西城办杜家村村名的故事。

运城市盐湖区杜家村,是以家族姓氏命名的村庄。从村名可见,"杜"家在杜家村的始端,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只可惜,家道中落,遗留下来的痕迹不那么清晰了。

六七十年代,村里曾经有一座很完整的"城堡",夯土结构,砖砌门垛,虽横竖尺寸规模皆无比于昔年的运城城墙,却它方方正正,长宽二三百米,高也有二三层楼之擎。

这,是不是当时杜家的"家院"呢?

竟一时不可考证,却小时记忆里的"巍峨"二字,当从中来。也可见小村虽小,却历史悠久到漫漶了至初的胎记。

后来居上的家族,一个是康家,明代进士康四海,官居江西按察使;一个是姚家,姚如松和姚诚立,这祖孙两代不仅勤政清廉,青史留名,而且在任职的地方留下了显赫的政绩和良好的口碑,成为不可多得的家风家教、立德励志、勤政廉明的典范。

康四海的家族轨迹,目前尚待考证。倒是"姚"家有着清晰较详实的记载。

姚如松  山西安邑人,岁贡,嘉靖间任"洋丞",(即陕西汉中市洋州县的"县丞"。)其间他"规画溢水堰,封植蔡侯墓,摄邑篆。廉明刚直,有惠政,民德之。",后"擢通渭(今属甘肃省定西市)令去。祀名宦。"

姚诚立  山西安邑人,进士,如松之孙。"万历二十九年(1601)来令洋(即洋州县令)。慈祥恺悌,正直公廉,建尊经阁,创蔡伦祠,刊《谕洋民家训》,著《作民要诀》,德惠所征,瑞麦嘉禾叠见。历官广西按察使司。"(摘自《光绪洋县志》卷八《官吏传》)

原来,明代时期杜家村的姚如松、姚诚立祖孙二人,"科举"而学业有成之后,皆异地为官于陕西洋县,且均为官清廉正直,勤政亲民爱,搏得很好的口碑。难怪洋县政协的同志那天见了我们会说:在古代,书香门第中祖孙皆为官十分寻常,但两人先后在同一地为官且都留下清名却不常见。

不只"令洋″,之后的姚诚立再官任刑部郎中、吏部考功、广西廉访使等职务。这些《崇祯实录》《万历实录》《泰昌实录》《天启实录》均有记载。

暮年的姚诚立,告老而还乡,卒于崇祯十二年春,去世后葬于杜家村东。乾隆版的《解州安邑县志》有"四川按察使姚诚立墓在运城西五里杜家村东。"之记载。所谓荣归故里,叶落归根。

那么,如今的姚家、姚家人之踪迹呢?

巧的是,日前在杜家村一村民中意外发现了纸质的"地契"旁证显示:姚家后裔″姚长盛"于民国时期将在杜家村的院宅财产作最后一次变卖,举家迁出了杜家村。家道中落?或者战乱。

可庆幸的是,其故宅尚有遗存,即坐落于现今杜家村的南北大巷七条巷的"姚家绣楼"。这栋现存的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两椽,系单椽两层悬山顶结构。屋内结构,三间设置,横檩竖梁,两边间有阁楼层的残存,部分有坍塌痕迹。

珍贵的梁记仍清晰可见一一旹:大清道光叁年囗囗癸未年丙辰月甲子日壬申重建。

据走访本村老住户村民与知情人交流提供:此建筑为明朝官宦望族姚姓姚诚立故居之"姚家花园"仅存部分,名为绣楼。人民公社时期,尚为占地数亩,数十间房舍的完整独立院落。时主屋前(南)尚有宽一丈三尺六,宽(深)一丈O六寸的飞廊,文革时被毁掉。后院落整体被占用,成村集体牲口饲养的地方,时称"马号"。至农村改革开放七八十年代,公共的"马号"功能退化,遂被村民作院宅分占,渐渐中部分损毁。奈何。

也还记得,杜家村的一农田地块被叫"双碑楼"。双碑楼?姚家之碑么?以及存疑的是,明清时期运城雏形的"潞村","四街三巷"中的姚家巷,与杜家村的姚家是否有着关联?

最惊喜的发现是,崇祯年间姚诚立为家乡盐池所作的《河东盐池赋》之石碑被挖掘重现。

千年的石头会说话,在姚诚立的笔墨下,大量的盐池记忆被展开,精美的词章连同饱满的感情恣意汪洋,甚至"大河东"的概貌,洋洋洒洒于这篇二千余字的文化散文中。可以说,为我们今天开发弘扬运城"池盐文化"之主题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正如歌词里所唱,从"杜"家浓郁的农耕文化气息开始,继之以"如松"、"诚立"姚家的"耕读"文化,甚至修身、齐家、治国的胸襟与抱负,可以看出小小杜家村在历史迭代中,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的奋发之"辙"。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作为姚诚立的故乡,当务之急的是深入挖掘和整理姚诚立的廉政文化史料,展示他当年爱百姓、兴教化、修水利、严吏治、除弊政、传家风、廉洁奉公的情操,并通过梳理、还原他的一生,以升华姚诚立廉政文化的当代价值,也为今天倡导的廉政文化注入现实意义。

为此,2023年年初,运城市政协牵头对汉中市洋县进行了《姚诚立廉政文化》专题实地调研。随之,洋县政协也进行了回访,专程赴运对姚诚立故里杜家村进行调研。这些,无不显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日前,《关于将明代廉吏四川按察使姚诚立运城故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已被运城市政协第五届二次会议通过并立项。

可以预见,随着姚诚立一系列廉政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传承,这些杜家村的"过去式",一定会以新的面貌,新的使命呈现给河东人民。以及待考证的姚诚立墓、双碑楼等,必将续写杜家村故事的新篇章。

(或者题目:家族兴留名,飞雁过留声)

版权声明:
作者:cc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344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