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随笔: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经常觉得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好似修道。

一开始机缘巧合找到一种法门,前期勇猛精进,成长飞速。

可一但到了瓶颈期,之前的积累反而变成了枷锁,越用力走的越偏,最终大部分人只能沉沦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而真正的跃迁,反而是放下执念,重构自己,才能发现天地广阔、自身渺小。唯有和世界融为一体,目光离开自己,仰望星空,才能进一步突破,获得无尽力量。

这可能就是“觉醒”的感觉。

我每十年会做一次总结。上一次是30岁,下一次是40岁,今天是35岁的生日,算是中继点,这里简单总结一下这5年的主要思想变化,打个前站。

一. 世界观:三千世界

重构了这么多年这个体系终于日趋完善,虽然名字有点中二,但是自己还算满意。直到今年上半年才围绕四个问题碎碎叨叨写出来,预计再实践几年会更完善。这四个问题是:

  1. 如何升级认知
  2. 如何解决外部世界的问题
  3. 如何解决内心世界的问题
  4. 如何找到价值追求

感兴趣可以入:
四个人生问题(序)

二. 方法论:方法的方法

所幸掌握了方法的方法,有了它,从此再也不为缺少解决问题的手段而犯愁。

PS:什么是方法?方法就是用了两次及以上的手段嘛。

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 实践:让观念影响现实

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来打磨,用产品思维把世界观&方法论切实运用到实践中,一般来说都不会太差。

当然,这个话题很庞杂,暂时没有系统整理,只有一些以前的学习笔记,廖胜于无:

产品思维专题

四. 几点心得

相比前两年,简单总结我观念中几个典型的变化。(之前在朋友圈或文章中提过,这里汇总一下)

1. 功夫在诗外

对于偏向实践、应用层面的领域,要想做到极致,其实“功夫在诗外”。

你做管理,只读管理学;做数据只读数据科学;做产品只读产品方法论;那就只能做一些拙劣的模仿。理解人,需要心理学。理解商业、组织,需要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微观经济学。理解你是如何理解的,需要思维科学。把这知识模型带入到每天扑面而来的经验中,才会发现,弱水三千,结果只取了一瓢。

庄子说“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一个小小的老鼠,打洞过河,饮满了一肚子水,很是得意,以为自己喝光了大河,实际只是肚子太小。

2. 超越理性

由于惯性,平时想的很多东西都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它像一个精密计算过的方案,必然包含某种实用性的目标、结构化且符合逻辑的内容、某个不言而喻的价值观假设。

可惜这些东西的本质都是“假”是“空”,只是用来登高的梯子,渡河的小舟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少量是游戏的东西,如果有时间,可以好好研究攻略好好打。大量不是游戏的东西,说不清就不用说,算不准就不用算,如果一定想要攻略,这句话本身就是。

我自己常常能轻松处理大部分人认为“复杂”的事情。在一些很“简单”的事情上反而常有挫败感。直到有一天忽然顿悟,如果一件重要且你认为简单的事情,你却总做不到,那到底是你把一件复杂的事情想简单了呢,还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呢?

3. 活在当下

我曾迷恋那些精密的规划,追求明确的目标、确定的路线、理性的执行。但相对的,也放弃了不确定性带来的乐趣,注意不到过程中的曼妙风景、难以真正体会结果带来的喜悦。

其实,只要做到“方向大致正确”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回过头看,选择一样方向的人,最终都会通往差不多的终点,只是路上风景有些许不同。真正的差别,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收获的那些体验、经验、感悟、顿悟。

记得2018年七夕,刚看过电影《无问东西》,把里面的金句改造成我的版本记录了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什么是真实,无论在哪里、做什么、和谁在一起、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愿你在被打击时、在迷茫时,记起你的珍贵,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东西。”

4. 不再追求“优秀”,而是“卓越”

也许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世俗间所谓的“优秀”,不过都是一种精致一点的“”平庸”而已,和我们曾渴望的人之所以为人的那种“卓越”完全不同。

仔细想想,在大部分成年人语境里,“优秀”,其实是一种没追求的人的追求、不清楚自己诉求的人的诉求。所谓“成熟”,则是被世俗符号驯化之后,沦为平庸而不感到惊讶,反而洋洋自得。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粗略把人划分为两类。

一类人,持续优化平庸,直至“优秀”。最终说服自己需要进行一次双重自欺——先自己骗自己,然后再骗自己没有骗自己。

一类人,想要打破自欺,但是需要否定自己的诚实和勇气。

如果把镜头拉开、时间拉长,其实这个世界是暗中惩罚前者,奖赏后者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正好相反。

5. 发挥时间的力量

这里直接引用薛兆丰讲过的一段话,我很喜欢,觉得很有穿透力:

“人们常常会高估了一年所能做的事情,而低估了十年能做的事情。很多人每年都立一个目标,结果一事无成。

你天天在岸边打渔,打到的都是小鱼。你要往回走,回家去造船,才能打到大鱼。你要造船,那不是一年的事儿。

你看到别人打渔,你也打渔,你没看见人家织网,就最后打渔的那一下子让你看到了,你也跟着玩命的打渔。你有网吗?可知这个网要织多久。”

最后

今年、明年都没有写新专题的想法。主要是希望在专业领域和内心修炼上有进一步的突破,所以,属于观念塑造现实的阶段。

过几年说不定会有新的“思想产品”出炉。

我们这几代人思想匮乏,被植入的都是像八缸发动机一样硬的世界观,文字其实不一定是最好的药,除了理性思辨,更多的也许还是继续实践体悟吧。夜深了,睡了,祝我们都好。

单虓晗,写于2021年10月23日(写在35岁这一天)

相关随笔

《2021年随笔: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022年随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022年随笔:真正的BUFF》
《2023年随笔:问心问情问道》
《2023年随笔:“黑客”之路》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354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