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鲁迅的“铁屋的呐喊”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这样写到:“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并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几个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人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来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这是鲁迅对这个时代最为清醒又绝望的认知和控诉,在闭关自守的中国,所有人都在浑浑噩噩埋头走路,只有以鲁迅为代表的这类人他们用睿智而又坚决的目光洞察世界,看向未来,这才有他所指中国的未来,然而这条路他走的艰辛又勇敢,布满鲜血的道路更是他们戴着镣铐走完的,可以想象做一个与时代背道而驰的人多么困难,忍受着另类的旗号过活,但他们心中对五星红旗的坚定信念支撑着他们走向光明而又闪耀的未来
鲁迅的呐喊是绝望而不泯灭希望,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治华小栓, 但却治不好病。它的绝望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来寻求中国的希望。
鲁迅的呐喊是对过去封建文化的批判。如《狂人日记》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狂人”还有一个名字叫“束手无策的清醒者”。他觉得谁都想要吃他,他一边吃惊又一边不安。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发出:“你们立刻改了,从真心改起!你们要晓得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愤怒呐喊。可是,却无一人看待他为正常人。就如同铁屋子里清醒过来的人们,但他是迷茫的,他不知道自己为何站在这里,也不明白为何只有自己一人醒了。他试图唤醒身边的人却没有得到答复,最后也只能闭上眼睛假装和身边的人一起昏睡了。狂人在最后喊出“救救孩子”吧,这也正是鲁迅先生愤懑的呐喊。救救孩子,鲁迅先生一直的愿望便是救救那些青少年们,让他们的思想不再禁锢。他们这一代人不一样,只有他们才可改变这一切,解放中国。
鲁迅的呐喊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如《阿Q正传》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的背景下,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鲁迅的“看”与“被看”在此充分体现,看者皆为愚众它悲剧在于被看者体会不到自己的悲哀、孤寂和绝望,看者也不知道自己的麻木、混沌与残忍,文中的阿Q爱凑热闹看革命者砍头,最后却被大众围观枪毙,众人麻木“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描写了一个底层典型的麻木愚昧民众的悲剧,而阿Q认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也深刻体现预示着带有“贫民革命”特征、混杂着农民原始的报复性,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必然失败。
鲁迅的呐喊是知识分子内心的写照。如《孤独者》,魏连殳的结局无疑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他的经历和这本小说集和这篇小说的名字十分契合。他在五四退潮和祖母去世的双重打击之下,从原来的孤独前行转变成了一个彷徨、失去理想的空壳,这也正是鲁迅想警醒青年人的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警惕,要保持着战斗姿态。小说不仅表现出了前行者的精神状态--他们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首先觉醒去寻找光明的道路,然而最终从前进的道路上败退下来,同时也展现出了那个时代庸众的麻木和前行者不被理解的悲哀,小说具有强烈的自我色彩,寄托了鲁迅个人在绝望中的情绪,但也有着深刻的自省意识,可以说,《彷徨》是那个阶段先驱者们的内心真实写照。
呐喊,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呐喊?是为了唤醒思想禁锢的人们,是为了表达鲁迅先生心中的愤懑。是因为 “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土,使他不惮于前驱”。这是呼应五四启蒙先驱的呐喊,这更是从鲁迅自己的“寂寞”中发出的呐喊。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