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司亦古诗创作课堂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古诗创作课堂。创作古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话题,一时半会儿是讲不完的,我没有这么充足的精力,当然也不具备这么丰富的知识,所以只能根据我的认识,浅述一下创作古诗的基本原理,大家可以按照它自行推演出来古诗创作为什么有这些规则,为什么呈现出来的形式是这样的。
首先,要给古诗定位一下。它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文体,类别呢是诗歌。所以这有两大基础认识我们需要理解,第一,汉语,第二,诗歌。也就是说,我们的古诗是在汉语这门语言,当然它涵盖了汉语的发音特点、语法构造,甚至汉字本身的字形等等这些东西,在这些的基础上,按照诗歌的审美需求、应用需求、表达需求等等发展起来的文体。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要理解中国的古诗词,就要重点研究汉语这门语言的属性、规律、特点。至于诗歌本身这一文学体裁的属性、规律、特点,它的重要性就要降一个层次。所以,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这里我先给大家先简单说清楚诗歌是什么样的创作需求,再稍微详细一点介绍汉语本身的属性、规律、特点是如何与之结合,进而产生独具特色的中国古诗这种文学形式的。
根据学术界的官方定义,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总结起来,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语言凝练、形象性强,形式上,结构美、韵律美。诗歌韵律感和音乐是相通的,当然也有明显的区别,简单概括地说就是,诗歌是用来朗诵的,音乐的歌词是用来演唱的,它们的共性和差异,这里我不细讲,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现实中对这两种文学形式的体验思考一下。
任何的创作,内容是核心,形式只是基础的东西。我今天只能把形式这一层的基本逻辑给大家讲清楚,至于内容创作,它是思想层面、情感层面、知识层面的,博大精深的东西,这就不属于我简单的科普性教学能涉及的范畴了。
好的,接下来讲汉语。自从有汉字以来,我们的汉语就是汉字和发音共同进化的,二者一定是相互影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字本身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有的字符是依照语言的发音来编造,比如英语,有的字符是依照语言的含义来编造,比如汉字中的象形字。有的语言只有发音没有文字,也能世世代代传下来,说明文字对于语言并不是必需品。但任何事物都有规范的需要。语言需要规范,它的发音、语法、词汇等等内容都需要规范,而作为记录工具的文字也需要规范。语言的规范会要求它的文字能够准确、便捷地对它进行记录,而文字本身也有规范的需求,它会不断地反过来要求它所属的那门语言被改造得更便于用它来记录。这个逻辑可能有一点点绕,下面我直接讲汉语和汉字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首先,我们的汉字一开始就是以表意为主的象形字,并沿着这个方向一路向前。我们以一个字符为一个基本的语素,就导致单个的汉字有很强的独立性,它不是必须和别的字捆绑在一起才产生含义的。这样就导致了汉字可以具备两个其他语言不容易具备的两个属性。其一是单音节,就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在上古时期,汉语和其他语言一样并不是单音节,和日语一样一个字可能念出来会是一个单词的效果,但是因为汉字的这种独立性,反过来助推了汉字的单音节化。因为汉字书写下来就是一个字一个字齐齐整整地排列下去,它在形式上有这样的规律,如果每个字念出来音节都是参差不齐的,同样字数的两句话,念起来时长完全不同,这对于汉字的这种齐整性就会造成严重影响。如果仿照字母的形式把多音节的字拆开,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字符来表示,这样就把汉字的独立性破坏掉了,这就违背了汉字创造的规律。
所以,这里的逻辑脉络就是,由于汉字的表意属性,决定了单个汉字的独立性,反过来推动了汉语的语音往单音节方向进化。慢慢地,我们所有多音节的汉字全简化为单音节,于是同音字的量越来越大,单个字能够表示的含义相对减少,进一步推动了两个字或多个字的词汇的创造。而中文的词汇就约等于英文的词组,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语素组合起来,它们不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所以如果追根溯源,我们那么多的同音字在初始状态下发音是完全不一样的。而汉语发音从多音节往单音节简化的过程,也导致了汉语非常独特的一个特点,就是声调。声调如果不是很严谨地说,现代普通话是一二三四这四声,古代就简单划分为平仄。当然,这是不严谨的说法,具体为什么我这里不细讲。
那么,关于汉语和汉字相互影响着进化的过程,我根据我的所学所能讲到的就这么多,再细致就要往语言学领域走了,我没有这个能力。而我之所以要讲这些,就是要告诉大家,一门语言的进化,往往与它的文字的创造和进化相互影响着,慢慢地形成了它整个语言的一套规则,包括习惯,而这些呢又对这门语言所应用到的整个文化尤其是文学的基本形式,审美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在汉语里,来和去是一对反义词,它们的词性是动词。那么在英语里,对应的两个单词就是come和go,而这两个词从发音看,一个是双音节,一个是单音节,它们就不具备音节相同,词性对等的这种“成双成对”的平衡感、对称感。基于此理,我们用英文写两句意思相近或者相反的句子,把它们放在一块,想让它们形式上搭得很协调很平衡,这就很难做到。而中文就完全具备这个能力,而且搭配起来趣味十足,无论是字符本身还是发音,都可以有“成双成对”的形式上的美感。这就自然而然地促使汉语的文学艺术对于对称、平衡的美感有强烈的追求,在字符上对应的就是追求词性、字数对仗工整,在发音上对应的就是追求声调、韵律对仗工整。这不单单是在诗歌方面,这对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倾向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说到这里,好像我们古诗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就不是我们原来认知的那么简单了。它是汉语文学对形式美极致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他的汉语文体,在形式架构上多多少少都有它的影子。可以说,掌握了古诗创作的基本规律,当然我说的不只是那些死记硬背的格律,而是它在审美上的那些需求的内在逻辑,掌握好了,基本上就掌握了汉语这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在形式上的精髓,由此应用到其他类别的文学创作上,就能巧妙地根据汉语独特的审美去创造精美的,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字。
所以,我今天不想学着一般的古诗创作启蒙课的形式给大家念一堆格律上的死规矩。格律是基于语言本身的属性、特点人为创制的,你不了解语言本身的属性、特点,就理解不了格律的本质,它随着社会发展、语言进化而需要扬弃,需要转化的东西,就容易刻意地去写一些别人给你规定好了,但是你自己理解不了的审美公式。比如书本上告诉你某两个字押韵,把它们放在相邻的两句话后面,可以体现韵律感,如果你这么做了,却不能直观地念出书上所说的韵律感,那就是书告诉你的理论与你自己的语言使用习惯不符,就脱离了你自己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
所以创作古诗词,要从汉语本身的语言属性、特点、审美入手,借古体诗的壳子创造应用于当代的作品,就要从当代汉语本身的语言属性、特点、审美入手。先不看内容,单从形式来讲,我们无非是掌握古诗字符上的审美需求和语音上的审美需求,当然,这二者在一些层面是相融的。字符上,成对的句子在词性上要对应、字数上要齐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稍微专业一点,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是这样。我们古代启蒙教育都要从对联入手,目的不是培养诗人,而是因为它不仅仅是诗词的基础,更是我国古代文学整体的基础。
发音上,声调要对比起来体现韵律感,这在古代就是我们说的平仄要对应。但跟大家说个好消息就是,当代的普通话没有严格的平仄的属性,与之对应的声调也没有那么严格的对比要求,在这一层面给古诗创作设定严苛的框架其实意义不大。如果你写一首诗,能够直观地感觉到它各句声调的不匹配产生的违和感,那么即便没有那些书本上的规则给你,你也会自觉地给它改掉。就像听音乐一样,一首歌好不好听不在于它合不合乎所谓的理论规范,而首先在于听者的直观感受。如果一首歌严格按照理论编写出来,听者觉得难听,那么它也是废的。古诗创作也是这个道理。至于另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押韵需求,一首诗如何押韵,能不能快速让人识别出它有没有押韵,这都是非常简单的技能,我想我没有必要在这里讲述。
那么,有了以上这些形式上的基础,再细细地去揣摩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古诗创作特色,把汉语和诗歌的这些原理理解透彻,形成直觉,然后就可以深入到内容的钻研里去了。
其实古诗创作没有那么高难度,但是切忌不懂装懂。《红楼梦》里那些大小姐读了一两年的书,就可以写出我们看起来很厉害的诗词,而他们在书中都是特别凡尔赛地说只是初学者的水平。甚至有的从来没学过诗词,甚至字都不怎么认识的人,随便翻翻几本前人的作品就能像模像样地写出来。对于这些文学作品里面的演绎呢,我们不用羡慕他们。这跟仙侠剧里面老师教学生御剑飞行的时候说的“这有什么难的”是一个道理。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里,作者吹牛是正常的,但是读者看了以后当真了,还由此怀疑自己,这就没意思了。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讲这些。可能和大家原本所期待的教学内容不一致,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个人的古诗创作来说,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大家如果有什么需要批评指正的,欢迎给我留言。我们下次再见!谢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