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文脉之光

中岳嵩山,历来被称为"天地之中"。在岁月的长河里,嵩山为华夏文明生生不息提供着丰厚滋养。

辞别少林,便直奔嵩阳书院,行走在中原大地上,时时刻刻会有一种中华文化厚重无比的感觉。而嵩阳书院是不可不去之处。嵩阳书院作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登封市境内,中岳嵩山的入口处。背靠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流水不绝的双溪河,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理学发源地而闻名于世。“嵩阳”二字,得名自其位于嵩山之南。古称山之南与水为“阳”,如洛阳在洛水之北,嵩阳就是嵩山之南。

中国古人讲究诗礼传家,无论什么年代都把读书看作头等大事。于是在千百年前,书院教育即应运而生。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起初叫嵩阳寺,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重修太室书院时赐名嵩阳书院。北宋时期,理学大师程颢、程颐曾在此聚众讲学,使书院名声大振,成为北宋四大书院(四大书院是指:河南睢州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之一。司马光、范仲淹、吕诲等人都曾在此讲学。由此嵩阳书院也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现在的嵩阳书院基本保持了清代的建筑布局,其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为先圣殿、讲堂、泮池、道统祠、藏书楼。

先圣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东西有孔子四大弟子的画像石碑,东为颜回和曾子,西为子思和孟子。

讲堂是书院的主要建筑,正房三间,是理学大师程颢、程颐讲学的地方。内部陈列的有教学用具、二程(程颢、程颐)讲学图等。这里也是著名的“程门立雪”故事的发生地。

讲堂后面是泮池,池上有一座青石拱桥。这是因孔子故乡在山东曲阜泮水之滨,于是泮池的建筑便成了古代高等学府的象征,儒生考中秀才后才称“入泮”,要举行绕池一周的仪式,然后再去先圣殿拜孔子圣像。

道统祠内陈列有帝尧、大禹和周公的半身塑像,像后悬挂“帝尧巡狩嵩山”“大禹嵩山治水”“周公阳城测景(影)”三幅大型彩色图画。

道统祠和先圣殿都是供祭祀用的。古人通过祭祀活动,表达对圣贤的敬意和纪念,激发师生忠君爱国的情感。

藏书楼是嵩阳书院现存最后一进建筑,是书院珍藏书籍之所。透过门锁,见楼内已经空空如也,尘封已久。

书院的两处令我印象颇深。

一是素有“嵩山碑王”之称的大唐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宏大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那么,以古人的建造技术,当时的人们是怎样将这么重的碑帽放上去的呢?这也成了许多来嵩阳书院的游人所感兴趣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智立唐碑"的传说。相传立这座唐碑的时候,碑立起后碑帽始终戴不上,登封县的地方官和工匠们急得团团转,却迟迟想不出好的办法。眼看工期就要到了,朝廷监工大臣一怒杀了几个登封地方官和工匠,下令务必按期完成立碑。正在工匠们束手无策之际,来了一个老头,走到碑前,东瞅西看的,有一个石匠对老头说:“你还是快些走吧!免得在这里惹了灾祸”,老头笑眯眯地说:“我这半辈子入土的人了,还怕个啥,啥时候土圆到脖子上,也就算完事了”,说完转身人就不见了。“土圆脖子”四个字点醒了众位石匠,于是,工匠们堆土圈住大石碑,顺着土堆把碑帽滚了上去,顺利完成竖碑安装。

二是书院内拥有我国树龄最高的柏树——汉封“将军柏”,其树龄在4000年以上。相传汉武帝刘彻登上嵩山时,曾经来过嵩阳书院游览。他一进门,就看见一颗柏树身材高大,枝叶茂密,于是赞叹不已,便立马赐封它为“大将军”。封完大将军,汉武帝一行人便朝院内走去,来到正中院的时候,迎面又看见一棵比“大将军”还要大几倍的柏树,汉武帝心中颇为懊悔,但已开了金口又无法更改,只得将这棵柏树封为“二将军”。而到了内院以后,一颗更大的柏树立在了汉武帝的面前,汉武帝只好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加封这棵最大的柏树为“三将军”。三颗受封的柏树因为汉武帝封的不合理,而心志各异,“三将军”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枝萎叶枯,最终在明朝末年死掉了;“二将军”心中不服,气炸了心肺,树杆裂开了一个大窟窿;而“大将军”则高兴的笑弯了腰。这遗存的两颗将军柏树也一直是这个样子生生不息的生长着。传说终究为传说,为旅行增添了几分乐趣。

嵩阳书院的整体建筑布局,均与它的三个职责“讲学、供祀、藏书”是密切相关的,环境清幽,非常适合讲学读书。嵩阳书院在我国古代儒家历史上是一座不可小觑的丰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耀眼夺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嵩阳书院将永载史册。

纵观历朝历代,宋代应该是文人最幸福的一个朝代,所以宋朝文学大家辈出,文化也灿烂无比,而这座嵩阳书院,在当时的天下士子心目中,或许就好比今天北大、清华的地位,令人无限向往。虽然这次时间匆忙,走马观花,但书院的历史和意境,却使我遥想当年盛况,不由心驰神往。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440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