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逻辑与商人逻辑
有个怪现象:大量毕业生面临着失业和“低就”的困境,同时许多企业又招不到相应的人才。
为什么?
因为学校里教的和社会需要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按照课表上课,课下完成作业,各种看课、刷题、竞赛、实习,想尽一切办法拿高分,最大化自己的排名。这是典型的“农夫逻辑”。
农夫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按照节气劳作,春夏完成播种,各种浇水、施肥、修剪、除虫,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作物产量。
“农夫逻辑”很好理解,就是努力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大化自己土地的收成。整个过程基本上是独立完成,不需要太多的合作。
但是社会的运转需要合作、需要连接、需要创造。这就需要“商人逻辑”,或者说“企业家逻辑”。
中国教育为什么遭人诟病?因为中国教育只贯彻了“农夫逻辑”,舆论误导,学校鼓励,家长盲从,结果大多数人都被培养成了“农夫”。很多原本有望成为“商人”的苗子被扼杀,只有极少数的商人能够“幸存”。
成为“农夫”其实也不失为一种选择,问题是大家都被培养成“农夫“,那么有限的地就不够大家种了,原本需要商人的地方就缺人了。
原本一个人就能种的地,现在要分给五个人种。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
内卷。大家拼命地修剪农作物,你剪成心型,我剪成玫瑰型。所做的一切只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更适合种地,尽管这些行为本身不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供过于求时,供给方出于劣势,需求方处于优势。经济学还告诉我,资源是稀缺的,使用资源是有机会成本的,一份资源用在这就不能用在那。
于是,开头的怪现象就有了一种解释。一方面,学校大量生产“农夫”,导致人才市场上“农夫”供过于求。大家争抢为数不多的岗位,竞争激烈,收益还少,这方面的就业形势一片黯淡。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又找不到相应的人才。为什么?大家都被培养成“农夫”,“商人”自然就少了。
学校只为自己着想,不顾社会需要,结果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学校逻辑,适应体制内工作的“农夫”,导致“农夫”泛滥,加剧内卷,带来“商人”奇缺,人才比例失衡。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