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对财富的几点认识——财富的定义

两年前,我就开始思考什么是“泡沫”,真的会有泡沫产生吗?结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打算从财富的定义、财富的创造、财富的转移、财富的仓储、财富的消费这五个方面出发,用五篇文章分别进行讨论。

什么是财富呢?财富可以是摸得着的有形实物,也可以是被隐含的无形知识;财富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衣食住行生存必须品,也可以是茶余饭饱之后的文学艺术精神慰藉品;财富可以是天然存在的矿产资源,也可以是人造加工出来的书籍影视。那到底什么是财富呢?一言以蔽之:财富就是所有你可以用来进行交换的东西。财富是在交换活动中可用于交换的东西,这种东西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内容或者形式,比如黄金可能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被贬得一文不值,书画也可能在物质富足的生活中被炒成天文数字。

财富的存在得益于人们的两种需求:一个是物质需求,另一个是精神需求。那么财富的形式相应的也就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财富,另一种就是精神财富。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都是源于我们的需求,有了需求才有了交换。衣食住行是我们生存的前提条件,是我们生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或者说这是一种客观需要。在这个需求上我们都能够保持一致,恐怕没有谁会主动说我不需要这些。我们劳动的基本任务就是获得生活的必需品。这里我们还要探讨一下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在我看来,物质就是这个世界的天然造物,精神只是物质的一种形式。比如分子的特定结合才能组成蛋白质,而蛋白质的特定结合才能产生生命,而生命的特定形式才孕育出了人。对于自然界的发展来说,特定并不是带有一种目的,自然是混沌的,其发展演变是多维的。这种特定的结合也是多种演变可能性中的一种,至于这种特定的结合为什么会存在并持续发展下去,我想这种特定的结合本身并不特定,而是大量的偶然存在中的一种。目前我们的认识也只是我们认识到的认识,我们的认识比起这个世界的未知来说还只是冰山一角。也许,这种特定形式的演变发展属于众多演变发展中的一条支线,而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主流。

我们考察事物主要是两个方面:质和量。可以说事物的质决定了财富的有无,而事物的量决定了财富的大小。

比如说当我们提到手机时,它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手机,而是对这一类事物的总称。手机的质决定了手机中是否蕴含财富。我们对食物的需求就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描述的,如果我们没有食物,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自己的生命。可见食物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也会有了民以食为天的古语。所以,事物的质体现出的是人们的某种需求。

在确定了质的情况下,我们再去考察同质事物里某一个具体事物中蕴含财富的大小,这叫就做同质事物的财富考察。人们经常会问:空气是财富吗?从人与空气总体关系上来看,空气是财富,因为人失去空气就意味着失去生命,因此人类必须花一定的代价保护空气不受污染,这是人与自然在做交换。你可能会问:既然你说空气是财富,那为什么空气不值钱呢?我的回答是:考察问题的语境变了。这个时候,作为财富交换到双方变成了具体的两个人,而空气在两个人之间失去了交换的存在,因此空气也就不是财富。在雾霾比较严重的城市,有人在家中安装空气过滤器,出门在外戴口罩。而此时空气又成为了一笔财富,这是因为交换的存在。这里我再补充一点:

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泛泛而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是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去考察问题,那么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我们是仅仅从社会中个人自身出发考察问题,那么就是人与他人的关系。考察问题一定要注重情境、或称假设、或称约束等等。否则,我们对任何问题都难以进行考察。

此外,还有不同质事物的财富考察。这类事物讨论起来比较麻烦一些,一是表面上看不同质的事物很难有可比性,无法进行比较;二是就算做出了合理的比较,在对具体的事物做量的考察时,我们也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比如鸡蛋量的增多会对苹果的价格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尽管这个很难考察,但是我们把握了财富的本质,这个问题还是有研究的可行性。这里先为后面的讨论做一些铺垫:

其实这类问题又引发出我们对生活中各种需求的本质的讨论。在我看来,生活中的全部需求不仅是建立在人类基本生存需求之上,更本质的一点是:一切人类需求都是从基本生存需求中分化衍生出来的。就像树干和树梢的关系。当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一切分化衍生出来的需求都必须向基本生存需求进行让渡收敛。也许你会说,有人因为精神上得不到满足而选择了自杀。这个问题本质上讨论不是生存需求和精神需求之间主次的关系,而是要生与要死的关系。

如今,我们的财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纷繁复杂,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自从有了交易中间物或者媒介的产生,财富的衡量就变得容易了起来,因此像价值连城这样的词语也就消失了。我们可以直接用货币的多少来进行财富的衡量,比如当我们说这件衣服值100块钱,就含意这衣服中蕴含可以用来交换的100块钱的财富。因此,衡量一件物品中所蕴含的财富就可以使用该物品的市价,市价本身就产生于人类的交换活动中,是人们交换意愿程度的反应。

货币或者说钱是交换活动中的一个中间商品,或者说等价物,它的价值就在于政府作出的担保,是出于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托机构。当然政府也不是白做工作当好人,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向政府缴税。关于通货的问题,我举个例子说明货币的一些作用:

A工厂一天可以生产100个椅子,B工厂可以生产10个桌子。假设10张椅子可以换1张桌子,1张椅子计1块钱,一张桌子计10块钱,那么市场上的通货需要100×1+10×10=200块钱。那么当A工厂一天生产的椅子增加100个的时候,通货应该增加100×1=100块钱。如果此时通货不增加,相当于200×X+10×Y=200块钱,即:20X+Y=20。假设10X=Y,即椅子和桌子的换率不变,那么Y≤10,0.5≤X≤1。

如果Y计10块钱不变,那么X=0.5。也就是说,如果保持通货不变,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钱变得更加有钱了,对于工厂来说并没有带来多少利益的增长。那么工厂何必花费心思去增加产量呢?当然在实际情况中,A工厂的增产会在X从1降为0.5过程中停止,此时收益的增长率为0,专业术语叫做边际收益。这种通货保持不变导致的是财富发生了转移,好像财富自动地的从工厂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这样就不会刺激生产者的生产行动。如果A工厂这个时候继续进行生产,就会导致生产过剩,通货紧缩。一种是市场中确实没有这么多需求,供给大于需求;另一种是市场中的通货太少,消费者无法进行购买,本质上也是货币供给过少无法满足增长的供给。

货币的发行也不是凭空多印一些钞票投放到市场中去,而是同时发行与之对应起来的债务,领取钞票的人是要购买相应的债务的。政府就相当于最大的一个债务人或者债务证明人,他负责发行债务,然后其他所有的人来进行购买,货币的流转就是债务的流转,或者代价的流转。

财富如何能与货币划上等号就在于人们对于货币的信任程度。现在有人说钱乱人心,为了钱红了眼,一心奔着钱。在我看来这是好事情,因为钱与财富划上等号本质上也就是说:钱是所有你可以用来进行交换的东西。钱就是你付出的代价等价物。钱也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一种体现。

在钱是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是,但是钱也仅仅只是个人价值通过钱体现出来的价值,个人价值也有不能通过钱体现出来的。我们既要追求钱,也要追求那些通过钱体现不出来的价值。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价值是所谓的精神价值,钱体现不出来不是因为钱真的体现不出来,而是不知道需要多少钱才能体现出来。有时候我们反对用金钱去衡量价值,并不是金钱无法衡量,而是当这些价值一旦进行量化之后,就会马上产生这些价值的交易市场,这样的交易可能与我们人类的主流文明有所冲突。因此,在钱是不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这个问题上的讨论,我们实质上的症结在于:钱要不要成为一个人的价值体现。

钱是交易活动中的一般等价物,统一了价值尺度。凡物的东西统一用货币,因此交易活动本身就迫使人们在对物的衡量上达成了一致共识。对于个人本身来说,都是两条胳膊两条腿,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容易衡量。然而在精神层面,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人类精神层面所谓价值观的东西衡量难就难在人们思想的复杂性、易变性。

既然财富是所有你可以用来进行交换的东西,并且这个东西反映的就是人们的需求,创造财富也就是生产他人需求的东西,财富源于生产,这个不言自明。

生产活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种植水果、文艺创作都是生产。任何一项生产活动都需要代价,就算坐拥地产资源,也必须要花费一定代价去维护资源不被别人拿走,不然何来交换?任何人类无法控制起来据为己有的东西都不会用于交换,比如空气。财富不断地被生产出来,也在不断地被消耗,有的消耗是用于生产,有些消耗是纯粹的消耗。当财富的生产大于消耗时,我们就说社会的财富在增长。那么没有进行实际生产活动,仅用钱生钱的方式有没有创造财富?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好吃懒做的坏风气。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们用钱生钱赚的是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财富。谁让我们会受时空的束缚呢?假设一个工厂受限于当前资本,一天可以生产100个产品,他人投资进来的资本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一天生产了300个产品,那么增加的这部分收入就是投资的回报,具体应该回报多少要看他们的具体约定,或者通过收取租息。有人担心:如果人们都去用钱生钱的话,那谁来进行实际的生产呢?我想问:难道这不就是人们所期望的生活吗?

纵看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历史,我们所做的全部努力从来都是不断创造更多财富,把人类自己从繁重单调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至于为什么现在我们仍旧每天投入在大量的生产劳动中,那是因为随着财富不断的增长人们的不断解放,人们的更多更高的需求也被不断地创造或者释放了出来。一切皆因时空对我们的束缚,而我们一切的需求归根到底皆是对时空的需求。

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多少由心、好坏由心。我们永远无法获得幸福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物外,而在于内心。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529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