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祭无忘告于翁–于北山著作三谱合璧推出
本文原创于2007-01-24 13:51:25,首发于人民网强国博客。
1月23日,是淮阴师院教授、一代硕儒于北山先生辞世二十周年忌日,我院在东校区215会议室召开于先生三谱合璧推出座谈会,重温于先生的治学经历,初论三谱成就、特色,纪念于先生辞世二十周年。淮阴师院副院长张强教授、于北山先生之子——于蕴生同志、《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副主编王荣江、中文系古代文学学科组的教授、博士们参加了座谈会。
于蕴生同志从于老教学、科研、做人三方面特别是于老的治学经历、逸闻趣事娓娓到来:于老的《陆游年谱》《范成大年谱》已分别于1961年、1987年出版,深得学界好评,而早于1959年动笔的《杨万里年谱》却一直未见诸坊间。200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终于将此谱联袂前两谱合壁推出。于蕴生同志介绍了此中原委。于老纂著《杨万里年谱》之时,我读中学。当时,于老亦在中学任教,课务繁忙,白天无暇写作,都是夜深人静之时,一桌一灯,一纸一笔,于古典文学之沃野,聚精会神而耕耘。星期天、寒暑假都到了国学大师汪辟疆、古代文学批评史大师罗根泽、词学泰斗唐圭璋哪里搞学术沙龙去了,都花在了图书馆里了。《杨万里年谱》是在十年劫难之中,被家母投掷于走廊煤炉旁边的火具筐内,覆以破纸杂物,与竹头木屑为伍。几年中,‘造反派’常是不速之客,呼啸而来,从容而取,扬长而去。但贪婪攫夺的目光,却从来不屑扫射这个破筐。1969年底,它又随着家庭的命连之舟来到苏北,伴随父母度过那艰难的岁月。于老善于向农民学习语言,记得一次他反复吟诵农民说的喝棒面稀饭的语言:一吹一个浪头,一吸一个酒窝。 1978年,于老放弃回南京工作的机会,调到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此时,有了较宽松的工作环境,较富裕的科研时间。然苏北地区文献资料匮乏,不得不寻机远赴数百里之外的南京查阅资料。为适应图书馆的作息时间,中午常就近在路边小摊点吃两个菜包、一碗馄饨,下榻条件之简陋,也绝非今日可想像。至家君辞世的十余年间,完成了《陆游年谱》1961年初版书的修订增补和《范成大年谱》书稿的校订(以上两书已分别于1985年和1987年出版)。《杨万里年谱》原稿因搁置二十年之久,字跡已有少许漫漶,故重新誊录一遍,内容也有大量增补。
现为浙江大学教授的刘正伟博士发来电子书信表示了对恩师的怀念:前几天,我在杭州的三联书店,偶然翻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于北山先生的《陆游年谱》。这是于先生60年代的著作,80年代又修订出版。于先生是我的老师,在我上大学时,可以说是最风趣也是我们最喜欢的先生。他的三大年谱《陆游年谱》《范成大年谱》《杨万里年谱》在学术界久负盛名。先生的著作填补了这一领域许多空白。我记得作为陆游研究会会长,他在绍兴参加首届年会时,上海《文汇报》发了报道。时在1985年前后吧,到1992年我赴绍兴沈园参观时,看到先生笑容可掬的挥锹奠基,我又仿佛回到了老师的课堂。那时先生已离开人世五年之久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于先生著“三大年谱”序言中说,于先生做年谱一改从前客观记述谱主的方法,在文中有自己的评论,此是年谱撰写中一大变革。看到厚厚的三种著作,以及典雅清致的装帧,不禁感慨万分。先生系自学成才,可以说毕其一身撰写此巨著。而在告别人世间二十余年,还有出版社将他的著作出版,足可以说明此书的价值之大。
副院长张强教授是最早拿到三谱合壁样书的,他说,三谱尽可能全的网罗与谱主相关的材料;三谱的考证文章力透纸背;三谱带有诗文系年性质。
出版过《张九龄年谱》、没有参加座谈会的组织部部长顾建国教授告诉记者,我不会忘记一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的一句话:小地方同样能出大成果,淮阴师专的于北山由于倦翼思奋,壮心不已,勤奋耕耘,被推选为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一九八五年,陆游研究专家于北山先生的《陆游年谱》修订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之时候,我“结识”了张九龄。我的年谱得益于于先生多矣。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