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故我在

“我感故我在”是我读完《情绪辞典》朱建军老师的自序后,冒上心头的一句话。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想机器人也会思考,但它不是人,因为它没有情感。区分人与机器的关键所在就是人有感受感觉,而机器没有。

朱老师说:“能感受,是判断一个人活着的根本标准和重要标准之一。人死了,就什么也感受不到了,就一定不能动了。”这些话对我有种冲击感。体悟到生命的核心是感受,而不是思考,我们是基于自己的感受在思考

可对我们的生命素材:感受,我们又了解多少呢?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关注都放在了外部,极少去关注我们内心的感受。而且感受往往在没有被我意识到的情况下一晃而过了,而且往往是多种感受杂糅在一起,我很难分辨。现代教育注重的逻辑思维,注重理性思考,对感受持一种压抑和否定的状态,让我们与我们的感受产生了隔离。所以我们常常有一种“我都不了解我自己”的感叹。我常常被自己头脑的念头带跑,对自己的感受往往缺乏觉知。

朱老师认为熟悉和了解人类的感受包括:感受的命名,感受的体验,感受产生的缘由,感受的识别,以及感受的心理转化。他按下列框架对书中所列的情绪进行了解释:

这种感受叫什么名字?
哪种内在或外在情景会引起这种感受?
这种感受的体验是什么样子的?
这种感受在身体上会有什么表现?
当产生这种感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意象?
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哪个阶段容易产生这种感受?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发生什么事情会影响这个人,使其更容易在这种感受上不同于其他人?
这种感受对人的行为及性格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种感受会受什么影响而转变?
现实生活或文学作品是如何体现这种感受的?

我使用这本书方法是:先不看感受词条的解释,自己按朱老师书中的下列步骤体验情绪。

第一步:在过去的生活中,找到一个曾经激起我产生这种感受(或情绪)的事件。
第二步:放松身体并想象这个事件,让这个想象尽可能清晰,让自己尽可能感到身临其境。我还可以想象一个在现实中没有发生过但是的确会激发这种感受的情景。
第三步:在感受或情绪被激发出来之后,内省观察这个心理能量在身体中的起点、运动的方向、运动的速度和形态,内省观察这个心理能量如果有颜色的话,会是什么颜色,以及它的声音、温度、气味、味道、触感等。
第四步:看看这个感受会不会唤醒一个意象。
第五步:回忆过去体验过的这种感受,并把它的特点描述出来。

完了,把我自己的体验书写与书中的描述比对。这样做有点像是在玩游戏,读词条释义时,有点像揭谜底,增加了我的乐趣,尤其出现与书中相同或类似的描述或意象时,会有一种强烈的兴奋和快乐感,也会感叹人性的共通。其次,有了情绪的体验之后,再看情绪词的解释时,对文字的内容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再去看朱老师对情绪产生缘由的解释和推荐的转化方法,往往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样的一个练习,我感觉自己除了对练习了的这个情绪更了解之外,还有一种对它的熟悉感和亲近感。比如我做过“烦”的练习,之后我对它能比之前更敏锐地识别,它在我身体的感受,同时也会去觉察在那个当下是什么激发了我的“烦”,以及我在它的激发下,做了什么行动。这让我对自己的烦躁情绪,有了更好的理解,与它有一个更缓和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抗拒。

此外,我还新发现了两个点可以去践行:首先,在文学作品里看作家如何描述这种情绪,用了什么意象,如何描写人物的言行,如何刻画激发人物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等等。

其次,在意象对话小组体验中,去观察、总结、书写记录小伙伴产生某种感受情绪时的动作、姿势、表情、声音、语言等。目前为止,小伙伴做体验时,我基本注意力涣散,没有把小组体验的宝贵机会很好地利用起来。

最后用朱老师几句话结尾:

说到底,人一生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在选择中——选择那些愉悦的感受,回避那些痛苦的感受。
有些人非常高尚,一生为道义而活,其实也是因为他更喜欢正义感等高级的好感受,
感受是人生的核心。弄懂人的感受,按理说是人最需要做的事情。

曾经以理性思维为上的我,需要去多与感受连接,重建与自己的亲密。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637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