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模糊】为什么语言中一点小模糊,可能带来大争议?

为什么语言中一点小模糊,可能带来大争议?

你好!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概念是【模糊】。

模糊形容不清晰、难辨别。一个人近视,如果不戴眼镜,对面走来一个熟人,因为视野模糊可能就难以辨别,导致视而不见。

日常我们所用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相比,天然就不够精准。这就容易造成表意模糊,有时可能带来巨大争议和利益纠葛。

美国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事件中,被撞毁的世贸中心大楼里,有一个租户在灾难发生前签订过一个保单。

保单中有个条款,约定“每一桩事故”承保范围限制。对于条款中的“每一桩事故”,租户和保险公司理解产生巨大分歧。

租户要求的赔付额高达百亿美元,因为租户的理解是,在恐怖袭击中死亡的每一个员工,就是一桩事故;有多少员工死亡,就有多少桩事故,就要多少份赔偿。

保险公司的理解是,这次只发生一桩恐怖袭击事故,也就是世贸中心大灾难,要基于“每桩事故最高赔付35亿美元”这个约定来理赔。

“一桩事故”这个表述,看起来很明确,细究起来却模糊。利益双方因此产生争议和纠葛,最终只能对簿公堂,通过法院裁决。

应对表意模糊可能产生的问题,我们要注重培养精准表达的思维习惯。

以自由为例,这个概念有200多种定义。当我们谈自由时,要明确双方谈的是哪一种自由。否则,你说的是这种自由,我说的是那种自由,容易导致鸡同鸭讲,产生误解和矛盾。

有很多表意模糊,是因为语言本身模糊特征,是无意为之。我们只要具体追问指的是什么,就容易澄清。以责任为例,这个概念抽象模糊,如果界定为“直接引起某件事发生”,就比较具体明确。

有些表意模糊,带有特殊利益目的,是有意为之。我们要警惕,进一步细究。某一品牌催眠药广告说“30分钟见效”。见效这个表述模糊,可能是暗示药效很强,能让人昏昏欲睡;可能是暗示起效很快,能让人很快有睡意。如果消费者想当然以为,是自己所理解的“见效”,可能就会购买。

也有一些表意模糊,是基于良好动机。以法律条文为例,作为精准表达典范,也会留少数模糊空间,因为法律文本相对固定,只能不定期更新,更新周期相对较长,无法完全涵盖现实的全部可能。在这些模糊空间范围之内,法官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具体裁量。

总的来说,面对模糊表述,我们要注意自我提问:这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是哪一种模糊表述?

每天一个概念,每年一个台阶。我是精读君,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第62个概念【模糊】。谢谢你的陪伴!下期再见。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7716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