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天上飞
——“见”与“观”与“亲见”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无心运化。【常有欲以观其徼】徼,音叫。有意操持【此两者】于不见中亲见,于亲见中不见。
——《道德会元》
李道纯综合南北宗教义,援引禅宗心性说而成为内丹道中派宗师。
他在序言中说:
“诸家解义,所见不同,各执一端。得之于治道者执于治道,得之于丹道者执于丹道,得之于兵机者执 于兵机,得之于禅机者执于禅机。或言理而不言事,或言事而不言理,堕于偏枯,皆失圣人的本意。”
李道纯在注解《道德经》时,援禅说道,用到了大颠注《心经》中的“于不见中亲见,于亲见中不见。”是否合乎“圣人的本意”,不知道。但是他把“见”与“观”的关联,实在妙哉!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楞严经》
这句话表达了《楞严经》的一个重要的世界观,所以佛陀不惜口舌之劳,在此话前面,打着比喻,反复说明: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写诗:“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来筛石灰?
此诗全文无一那字,先置读者于大惑不解中,废寝忘食、坐卧不宁,及至蓦然回首,看“标题”处,乃恍然大悟,《咏雪》也,若千钧重担,一时脱落。将军别有一偈:
天上突然一火炼,想是玉帝要抽烟。
玉帝如果不抽烟,怎么又是一火炼?
以童心满满、稚趣十足起承,所谓愚夫愚妇也有佛性,大帅岂无?
以科学之态度和朴素的唯物观为转合,所谓疑情起兮,道不远人!
啧啧,般剌密谛任译主,北印度弥伽释迦译音,怀迪证译,那亲自做笔录和润饰文采者何许人?太宗朝明相房玄龄之孙房融,“则天时为相”——《楞严经》能不译得十分典雅优美么?
但是初学往往常常被这十分典雅优美搞得大脑痉挛。
一位唐僧说得好,“闲吟莫学汤从事,抛却袈裟负本师。”
他的意思是:
“文以载道”才是“文”的本职,若文辞太过优美而自耽、迷人,只怕会丢失了修行人的根本。
呵呵,一位宋僧表示理解了:
西来祖意问重重,禅板蒲团用处同。
休把虚空增粉饰,他家肯重似盲聋。
——枯木
简注:“肯重”,在禅宗里是觉悟的意思。盲聋者,庄曰“呆若木鸡”。
好了,不参与译经高僧与鸿儒们的“文字游戏”了。
把李道纯关联的“观”字换上,在义理上是不是清晰得多了?
见见之时,见非是观。观犹离见,见不能及。
嗯嗯,好的,把《楞严经》原句复粘过来,好看多了: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观”为内观为见性为观自在,即大颠所谓“亲见”者。
共有 0 条评论